证券时报记者 靳书阳
忠旺集团偏居东北一隅的小城辽阳,却成为全世界工业铝型材的巨头之一,当家人刘忠田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今日的成功,起源于刘忠田10年前一次力排众议、未雨绸缪的转型。
刘忠田应该是中国“出道”年龄最小的企业家之一。1978年,当改革春风刚刚吹进老工业基地辽宁时,14岁的刘忠田就已经揣着借来的200元钱,到长白山做起了木材贸易。1993年,不到30岁的刘忠田创立辽宁忠旺,专门生产建筑业门窗框用的铝型材,由此开启了日后的首富之路。
豪赌工业铝型材
2002年前后,中国的建筑铝型材行业正在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而快速增长,作为行业前三甲,忠旺以提供高档建筑铝型材闻名。
不过,就在建筑型材的销售市场一片红火之时,2002年底,刘忠田提出要转型做工业型材。此举遭到刘忠田胞弟、时任忠旺总经理的刘忠锁的强烈反对,认为工业铝型材投入太大,风险不可控。“说实话,那时建筑铝型材还供不应求,生产出来的建材不用入库,直接被经销商拉走。”公司人士回忆道,而工业铝型材前途未卜。
刘忠田对工业铝型材市场的信心来自多年对海外市场的走访。1984年第一次出国后,刘忠田拜访过美国、德国、日本大量知名企业。从2002年底到2004年两年间,刘忠田和团队横穿了整个美国,一家一家拜访忠旺的潜力客户,了解工业铝型材未来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刘忠田认为,建筑铝型材生产门槛低,高度依赖市场环境,而市场不可能永远好下去。
从建材转型到工业铝型材,忠旺用了7年时间,投入了几十亿,对于民企来说,这样大规模的投入和漫长的等待可以说是一场豪赌,而且输赢还不能即刻见分晓。
转型成就中国首富
高附加值的工业铝型材对铝合金的材质有很高的要求。辅料按照什么比例放,比例是多少,加的时机如何确定,这才是最核心的工艺。而这些“配方”忠旺集团基本没有。为此,忠旺集团把6个外籍技术专家从美国铝业挖来,投资数亿元在辽阳设立研发中心,积攒技术储备。
在一个高约十层楼的挤压机面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美国几乎所有的卡车车厢都用全铝制造,由于密闭性要求高,必须一次成型,这就是技术门槛。设备调试期就差不多有两年。”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工业铝型材的定价方式,实质上就是成本加上生产商想要的利润。为何如此强势?因为竞争对手太少,而需求甚巨。过去全球市场仅有几家公司可以大规模生产。目前忠旺集团已挤掉美国铝业和挪威海德鲁,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铝型材制造商。
2008年,忠旺的工业铝型材产品年收入一举从2006年的16亿元跃至62亿元,对总收入的贡献超过55%,而毛利率远远高出建筑型材的12%,达到40%,宣告转型成功。而随着中国高铁的蓬勃发展,忠旺铝型材的国内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2009年5月,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募集13亿美元,成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融资规模最大的IPO。持有上市公司74.1%股权的董事长刘忠田由此获得260亿港元的账面身家,一度成为内地首富,而此时的刘忠田刚满45岁。
其实“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拥有了见识和胆量,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丽风景。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