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粮液巷子很深(3)

  向晓卫得到的好处是亚洲证券提取的佣金,尹启胜得到了什么呢?

  向晓卫跟亚洲证券清算组的人交代称,尹启胜提出将部分交易佣金返还给五粮液投资。一直作为成都智溢的操盘手,尹启胜应该非常清楚,这笔资金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也就不可能有交易佣金。

  律师表示,如果向晓卫说的是可信的,那么亚洲证券托管之后发现,成都智溢的资金早已被亚洲证券挪用,难道尹启胜提出返还佣金是知道资金被挪用了?只有亚洲证券挪用操作了资金,才会有交易佣金的出现。

  在8月26日的法庭辩护中,庞玲的辩护律师指出,尹启胜说将资金转入亚洲证券是因为营业部编造丰原可转债项目,事实上丰原生化的3年盈利状况根本达不到发债的标准,在尹启胜跟亚洲证券洽谈资金转移的时候,丰原生化的年报已经公告,按照尹启胜的判断能力,怎么能辨别出丰原可转债项目的真假?

  更为奇怪的是,尹启胜说投资丰原可转债是谢军拍板,自己实施,而这一点在谢军提交证词里面根本没有提及,只是听尹启胜说成都证券服务不好。同时,居间人说冯光兴不同意投资可转债,冯光兴的证词里面也没有可转债的任何信息。

  到底是亚洲证券成都营业部在捏造可转债项目诈骗成都智溢的资金,还是尹启胜在说谎?

  透支五粮液

  既然五粮液投资一直与成都智溢合作进行投资,那么,划入亚洲证券的7500万元是属于成都智溢的还是五粮液投资的?

  《证券市场周刊》获得的一份谢军谈话记录显示:早年在丝绸分公司经营五粮液专卖店时,谢军就与五粮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谢军的说法,五粮液为了扶持大经销商,给予资金支持,主要原因是经销商的资金规模占用太大,大的经销商为了周转资金,就向五粮液借钱。2000年底,成都智溢曾向五粮液借了8000万元资金。

  但本刊记者查阅了五粮液历年来相关的财务报告,并没有发现类似记载。

  刚刚成立一年的成都智溢在2000年成为五粮液旗下品牌五粮春的经销商,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传奇。谢军在后来跟清算组的调查人员坦诚,自己之所以名义上退出成都智溢是因为自己的高干背景。

  知情人士称,成都智溢以借款的名义从五粮液借得8000万元,这笔资金并未用于市场开拓,也未返还给五粮液。成都智溢拿到资金后欲在二级市场投资,但谢军不懂证券业务,于是就找到了五粮液投资,让尹启胜来操盘。

  谢军的说法是成都智溢拿到资金后,就一直是尹启胜在负责运作。尹启胜在给谢军操盘的时候还是五粮液集团的一名员工,两年之后的2002年才成为办公室主任兼公关部部长的。“作为办公室主任,他哪里是专业的二级市场操盘手呢?成都智溢却委托给这样的人来操作,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有律师分析称,成都智溢跟五粮液投资一起出资炒股,无利可图的事情,两家不会合作这么多年。

  成都智溢怎么跟五粮液投资合作投资呢?谢军的说法是:2000年成都智溢拿到8000万元后,尹启胜共向成都证券划款9000万元。即,如果成都智溢没有新增资金的话,五粮液投资应该拿出1000万元跟成都智溢合作投资。

  谢军称,这笔巨额借款一直跟五粮液签协议挂账,每年审计时出具凭证。

  五粮液历年年报显示,2002年末,五粮液账上就有1.39亿元“其他货币资金”;2003年这笔钱增加到1.44亿元;2004年末“其他货币资金”没有增长,仍为1.44亿元。2004年,五粮液在年报中注释,“其他货币资金”是指存放在证券公司的存款。

  历年年报中,五粮液对于五粮液投资公司的资产等状况披露甚少。从2005年起,五粮液对五粮液投资进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最后的拼图

  无独有偶,五粮液投资在中科证券也遭遇到同样问题。

  2009年2月19日,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2楼审判厅座无虚席,被告席上是原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总经理王晓阳,坐在旁听席的是五粮液职工、中科证券职工以及亲属们。王晓阳被起诉的罪名是涉嫌职务侵占罪,原因是擅自将五粮液投资存在营业部账户里的资金上存到总部一年时间。

  起诉书显示,2000年7月5日,五粮液投资在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开设证券账户,主要开展证券股票投资交易业务。截至2003年12月31日,五粮液投资的账户里有8826余万元资金以及价值636余万元的股票。就在这一天,营业部以呈报件的方式将五粮液投资的8600万元上存到中科证券总部一年时间,并于2004年1月14日与居间人肖家容签订了《居间合同》。

  宜宾市翠屏区检察院声称,王晓阳以肖家容的名义向中科证券总部报送《承诺函》,函中说明:“在资金存入的期间内,不得提前支取,如有支取,不支付理财资金中介费。”起诉书显示,2004年4月2日,五粮液投资要求中科证券划转5000万元回公司,当时证监会等正在对中科证券进行现场稽查。中科证券告知暂停支付机构大客户的大额保证金取款,无法给五粮液投资划款。

  当年6月26日,五粮液投资从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划出了1000万元。令人不解的是,根据起诉书的说法,2004年8月23日,五粮液跟中科证券总部签订了《协议书》,承认属于正常经纪业务,账户内资金为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因资金被证券交易和划转受限认定赔偿违约金200万元。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同年的11月22日,五粮液投资又将1000万元资金划转回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

  2006 年2 月24 日,中科证券被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托管,托管清算组口头认定投资公司保证金账户为“非正常客户保证金”,划入“不纳入投资者保证基金收购”之列。五粮液2008年年报中称,此口头认定及不纳入收购,公司及五粮液投资一直不予认同,不予接受。

  2007年经中科证券清算组认定,五粮液投资收取了高额“拓展费”,8600万元资金被视为非正常经纪业务,作为委托理财资金。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的投资依然是操盘手尹启胜,五粮液投资采取了同样的手段,那就是举报证券营业的总经理王晓阳,王晓阳最后被起诉挪用客户资金个人牟利导致客户资金难以归还,这个跟向晓卫以及庞铃的举报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都是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交易结算资金变成了委托理财资金。

  中科证券被清算重组后直到2008年2月,五粮液投资才进行刑事报案,那么在清算组告知为委托理财资金认定的时候,五粮液投资为何不举报呢?2004年五粮液已经发现中科证券出现问题,在跟总部签订协议之后完全可以将资金划走,但在划出1000万元后,又将1000万元资金划回中科证券。

  五粮液投资的行为令人费解,难道五粮液投资为了拓展费而不顾风险?当时的操盘手尹启胜为什么要让五粮液的资金去冒险呢?同向晓卫一样,王晓阳也进行了举报,说五粮液投资的总经理尹启胜收受巨额的现金贿赂。尹启胜说五粮液投资的决策程序很复杂,中科证券的事实证明,五粮液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基本没有。

  无论是亚洲证券还是中科证券,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五粮液投资以及尹启胜操盘的资金,在“问题券商”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资金都被要求存一年,事发之后尹启胜以及五粮液投资都会不遗余力地跟清算组追讨,在万般无奈的时候举报,然后就是居间人以及营业部经理涉嫌伪造协议甚至挪用资金牟利。最后就是执行逮捕审判,结果五粮液投资及相关操盘手没有任何责任,但“失陷”的资金能否取回就是未知之数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