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发挥政府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5日 06:1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发挥政府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李康 张少华

  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能够承担管理和适当干预的责任

  近期的股市下跌不仅让印花税救市的成果毁于一旦,也几乎将股改的成果丧失殆尽。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和纠偏是必要的,同时更要继续完善相应的基础制度建设。

  首先,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支持者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中国的政府不仅是证券市场的创立者和监管者,而且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国有控股公司不仅是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主体,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在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仍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基础制度不健全、风险对冲机制不完善、机构投资者发展不充分和投资理念不成熟尚普遍存在的条件下,要求政府作一个市场的旁观者不作为,不仅是对政府职能的漠视,更是对政府的一种误导。

  其次,由于金融市场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管理和适当干预是正常的。就像各国政府普遍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和熨平经济周期,努力减少经济过热或经济衰退对实体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一样,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出现非理性变动时,许多国家的政府也会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和西方各大央行针对信贷紧缩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连续大幅度降息、拍卖2000亿美元国债、不断拓宽贴现窗口等就是一个明证。

  第三,让我们不得不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事例说明,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一些国际大鳄也开始将其视线伸向中国,利用其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和强大的资本实力,在市场的暴涨暴跌之间,对其他市场参与者进行财富掠夺。远的看1998年的香港,国际投资资本利用当时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投资者对香港未来发展担忧、市场信心不足的特殊环境,在外汇、股票、期货市场同时做空,恒生指数从14000余点一路暴跌至6660点,如果不是特区政府以外汇基金大规模入市干预,不仅香港居民的财富会大量缩水,而且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也将崩溃;近的看2006年至今的中国股市,在市场处于高位的时候,如果对比曾经高唱金砖四国、十年牛市与在市场经过大幅调整达到3000点附近时,却在宣扬A股的价值中枢在2000点甚至更低的观点,是否存在着打压建仓的言行不一的情况呢?须知在证券市场暴涨暴跌之间,就能完成一次巨额财富的转移,而损失的就不仅仅是证券市场的中小股民,甚至像中国石油建设银行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也难以自全。

  在西方国家,证券监管部门经常像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履行最终贷款人的责任一样,履行证券市场最后看护人的责任,对证券市场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干预:

  当社会遭遇突发事件引起证券市场恐慌时,监管部门通常通过披露事件的相关信息、对受影响的公司临时停牌甚至暂停交易等手段,防止恐慌情绪蔓延以及投机者从中牟利,以维护公众的利益。

  当证券市场由于盲目或恐慌情绪蔓延,导致非理性的持续单边行情,市场面临崩溃的危险时,监管部门则会通过风险提示、劝告甚至暂停交易等手段,对市场进行纠偏,对于一些机构通过操纵舆论、操纵价格等手段,诱导投资者进行不当交易,从中非法牟利的,则及时进行调查并查处。1987年美国股灾时,里根总统和财政部长贝克分别发表谈话,并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联邦储备委员会立即向银行系统注入资金;两家主要商业银行马上宣布降低优惠利率;约有650家公司宣布在公开市场上回购本公司的股票,很快遏制了股市的下跌趋势。

  当证券市场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导致投资者或公众利益遭受不当侵害时,监管部门会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涉及其他部门的立即知会相关部门建议纠正。如在安然事件爆发后,美国证监会首先对该公司进行质询,此后又由司法部门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并使有关责任人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了保护。案件的结果导致了美国议会通过了奥萨班斯法案,对在美国上市的公司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和信息披露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市场原教旨主义支持者们的另一些说法则确实不值一驳:美国是救经济不是救股市;下跌超50%、几近全球最大的我国股市现在没有危机;更荒唐的说法是美国应该救而中国不该救,则更近于背离基本事实与逻辑的信口开河,与学者应有的严谨谬之千里,我们宁愿将其理解为故作惊人之语而博取眼球的自我营销手段。

  作为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在产品结构、上市制度、交易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相较成熟资本市场确实存在更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尤其是证券监管部门对市场实施必要的管理和干预,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应该说,2007年4月监管部门相当于“窗口指导”的投资者风险教育以及这次四川汶川地震后沪深交易所对灾区公司采取的临时停牌措施,都是监管部门管理市场很好的实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