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蓝筹引领“派现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5:3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财富论点

  □本报记者 李阳丹

  本周,中国神华中国国航中国船舶中国铝业等大盘蓝筹公司的年报次第亮相,除了动辄十亿以上的骄人业绩之外,蓝筹公司的分配方案也成为投资者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从已经公布的蓝筹公司分配方案看,既有泛海建设华侨城A中信证券保利地产等高达10比10的送转,也不乏驰宏锌锗、中国船舶、贵州茅台双汇发展新安股份等6元以上的高派现。

  相比沪深两市年报披露的整体分配情况,蓝筹公司利润分配有一非常突出的特点,即更加热衷于以派现的方式回报股东。从本报的统计来看,目前已经公布年报的54家蓝筹公司中,除两家没有分配方案外,不论是否有送转计划,均都推出了派现方案。

  近两年来,随着股改对上市公司分红派现的提振作用逐步显现,两市派现的公司数量已经有所增加,但蓝筹公司仍然是其中的绝对主力,根据统计,近两年单上证50成分股的派现总额就占到沪深全体上市公司派现总额的近四成。从今年蓝筹派现方案看,驰宏锌锗以10股派20元的高派现当仁不让地成为“派现王”;而中国船舶也不甘示弱,提出每10股派10元现金的方案。

  派现和送红股都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方式,所不同的是,通过派现,投资者可直接获得现金;送红股,投资者所持股份增加,但除权后总价值并无变化。

  对上市公司来讲,派现对现金流的要求较高,能够高派现的公司,不仅业绩要好,手中的现金流也必然非常充足,很难想象现金流紧张的公司如何能向股东送上真金白银;而送股一方面会增大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另一方面,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也被相应地摊薄,因此,市场对高送转行为的意义一直存在分歧。

  一般而言,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公司,由于扩张的需要,对现金的需求量大,很少采取高派现的策略;而对于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蓝筹公司,由于发展稳定,实力雄厚,则注重派现的方案。

  有学者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主要受公司盈利能力、现金状况、行业特性、投资机会等因素影响,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发展前景是企业能够进行现金分红的先决条件。而蓝筹股集体派现无疑是对蓝筹公司优良业绩的印证。

  本报统计数据显示,派现在5元以上的11家公司平均净利润达到38.86亿元,平均每股收益达到2.3元。最高的中国船舶为5.53元,中信证券、驰宏锌锗、贵州茅台的每股收益也都在3元以上。

  不少蓝筹公司更是多年来坚持以现金向股东分红。今年的“派现王”驰宏锌锗2006年也向投资者送出了10股30元的现金“大红包”;招商地产继2005年派息1237.6万元,2006年派息15468.1万元后,2007年的年报继续向股东每10股派1元现金,共计派现8448.7万元。此外,泸州老窖五粮液浦发银行云天化、中国船舶、华夏银行民生银行、贵州茅台等都是连续至少三年派现。

  我国资本市场的蓝筹公司大多为国际化的大型企业,“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道路”也一直是大蓝筹们的目标,其中部分公司更同时在海外上市。而派现也正是国际上的大蓝筹公司偏好的利润分配方式。

  如今的中国股市,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现金分红当然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而越来越活跃的QFII更是挟国际化背景,也加入到为投资者摇旗呐喊的阵营中来,这都给蓝筹们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与动力。蓝筹公司的派现举动,可以给其股价带来利好,同时又能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留下公司充分考虑投资者利益的印象,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公司也是乐观其成。

  不过,对于我国部分投资者而言,“送红股”的分红方式仍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我国股市存在的“低价股溢价”效应有关。“送股票”除权做低股价后,众多中小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因为更青睐低价股,往往促成了低价股股价的“快速成长”,投资者通过红股也能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