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人民币将进入长期升息阶段?(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15:46 《资本市场》

  投资如何演变?

  于前面对加息趋势的判断之上,利率上升对相关的经济因素,如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股市、金融改革等方面的趋势性变化发生一定作用。

  巴曙松:这次调整了存贷款利率,实际上是调整了中国居民的主要金融资产——储蓄的价格,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会受到储蓄和股票投资、基金投资、银行理财等多种金融产品之间的收益对比的变化所影响,一些低风险偏好的居民可能会由于加息而选择更多的储蓄,但比重有限,并不能从趋势上改变推动市场资金增加的力量,尽管投资者普遍降低了对今年投资收益的预期,但10%或20%的预期收益仍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高于此次利率上调的幅度,所以,认为加息对股市有很大冲击的观点是不对的。

  另外,这次加息只涉及定期存款和贷款利率,并没调整活期

存款利率,对于活期存款比重比较大的银行来说,利差会扩大;加息的比例也是长期大于短期,长期资金比重较大的银行获益会更多;保险资金受加息的影响收益率上调,对利率非常敏感,收益也比较明显。目前金融类
股票
已经占上证综指市值的一半以上,因此,总体上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偏于正面,特别是金融、地产类公司在加息和升值的背景下重新成为了投资的主线。

  我们现在还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第一,此次加息的“宣示效应”,既表明央行紧缩性调控的取向和决心非常明确,市场力量会以此对自己的决策作出调整,这种政策导向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市场的预期与央行的调控方向比较一致,没有出现“出其不意”的调控,实际上有效率的、可信的货币政策,讲究的是与市场预期的一致性和默契,这样的货币政策,实施起来不仅效果会比较好,市场受到的冲击也会比较小,这就是货币政策操作中的所谓“蜜月效应”。如果经常出现出其不意的货币政策操作,市场的波动会比较大,对市场的稳定发展也不利。

  马青: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显得过快,已经是合理的增长。1~2月FAI同比增长23.4%,是2004年以来最低的增长水平。另外,比起去年同期,新开工项目数目下降14%,新开工的金额下降34%。从这组数字看来,目前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去用利率打压固定资产投资。

  显然现在央行是担心过快的信贷增长会最终转化为投资的增长。因此通过抑制当前的信贷,以防止今后的投资反弹。不过由于我国企业的投资主要依赖自有和自筹的资金,再加上能够借到贷款的大型国企对利率不敏感、而对利率敏感的民营企业却借不到贷款,因此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要远远小于对土地和环保政策的敏感程度。

  在目前这种如惊弓之鸟的市场环境下,人们不得不想到升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挤压股市泡沫。

  我们一直认为,流动性存量的过剩只是过去一年多股市上涨所需要的诸多必要条件之一,但绝不是流动性导致资产价格重估。在流动性更为过剩的2004~2005年,A股反而是熊市。这就好比是,一支军队一直有充分的火力弹药,但是他们在2004年打了败仗,在2005年打了败仗,但是在2006年大获全胜。因此充分的弹药只是转败为胜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肯定不是转败为胜的关键。

  由于目前居民和企业资产的配置并不均衡,流动性仍然是股市的一个无效约束。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幅的升息对股市只会有短暂的影响。如果升息真的要达到打压股市的目的的话,那么所需要升息的幅度将足以对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副作用。

  那么对于经济平衡增长和结构优化的长远任务来说,我们仍然是一贯的观点:更好的政策是升值而不是升息。

  从近两个月的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局面愈演愈烈,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对于2月份的巨额顺差,人们过多地关注到出口的增加,而忽视了进口的减速。进口的下降有两种解释,一是过去几年建成的产能开始释放,从而替代了进口(如钢铁)。但是我们注意到了国内投资和进口的减速同时出现,因此不能排除国内总需求减速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加息只是进一步抑制了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加剧了内外失衡的问题,而不是有利于经济平衡增长和结构优化。从长远来说,升息不如升值。

  彭兴韵: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国热”和“中国概念”的推动下,加息无疑会助长更多的游资进入。更多投机资本的进入,会推动

人民币汇率的更进一步上升,但一年多来的事实证明,人民币升值对缓解中国贸易顺差的作用甚微。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加息的结果更可能会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和更加泛滥的流动性。

  不过,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带来过多流动性的一个充分条件,而并不是必要条件。只有当国际收支失衡与央行的资产负债情况联系在一起时,国际收支失衡才会导致国内流动性的扩张。这恰恰是我们现行的结售汇制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中国现在面临的流动性问题,是结售汇制下的一个必然的结果。没有结售汇制与汇率制度的根本改革,要指望通过加息来减轻资产泡沫,无异于隔靴搔痒。

  流动性对冲,

  多大的胃口可以通吃?

  前面的讨论以及我们更大范围的征询意见中发现,目前有很多研究专家并不同意“人民币进入升息周期”的说法。从外部环境看,美国在减息,并且美国经济被市场认为正在软着陆;特别是人民币在加息之后与美元的利差更加缩小(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5.25%),加息会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加剧热钱流入,加息空间不大的理由也很充分。

  为了对冲过多的流动性,央行不仅在去年以来两次小幅加息,更在去年7月以来五次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政策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工具之中的“巨斧”,去年以来却被频频挥舞作为常规的流动性控制工具,不能不看到央行在面对“既需要又不能”加息的窘境时的良苦用心,却也同时表明,面对洪水般涌来的过多游资,货币政策几乎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此次加息后曾预计,近期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再上调50个基点的可能性很大。

  由于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2007年2月25日上调之后目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0%,与世界许多国家正在转向低准备金率或零准备金率的趋势相比,这已经属于比较高的水平;央行票据的发行也陷入了发行和回收数额日渐增大、央行利息负担加重的局面,货币政策显得应付乏力。

  就在央行频频出招应付已有的过剩流动性之际,新的资金仍洪水般涌来。显然,“堵”或者由银行系统“通吃”还不是最好的办法。

  那么,面对依然很紧迫并且严重的流动性过多的现象,在货币政策等调控层面必然需要采取措施改变。在当前情况下,是否有办法逐步缓解和改变这种现象,可能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是不是说,中国经济一直忙于应付的“短缺”一旦消失,面对过剩就真的手足无措了,过剩的资金真像洪水猛兽必须全部被银行体系吸收掉而别无利用办法?央行又需要有多大的“胃口”才能吃掉这些流动性呢?

  这些发人深省的思考只有作为这次讨论的未尽话题,我们也将会邀请更多权威专家在今后的圆桌中进一步探讨。

  1985年: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统一为10%。

  1987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从10%上调为12%。

  1988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上调为13%。

  1998年3月21日: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从13%下调到8%。

  1999年11月21日:由8%下调到6%。

  2003年9月21日:由6%调高至7%。

  2004年4月25日: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其他金融机构仍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2006年7月5日: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现执行7.5%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城市信用社和现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水平同步上调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2006年8月15日,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0.5%,达到8.5%。

  2006年11月15日,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0.5%,达到9.0%。

  2007年01月15日,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0.5%,达到9.5%。

  2007年02月25日,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0.5%,达到10.0%。

[上一页] [1] [2]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