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劳伦斯芬克:擎起巨大的黑石(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 19:17 《资本市场》

  不贪法则

  从职场生涯的第一次跌倒到纵身一跃,芬克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仿佛是财富之神给予了他太多宠爱和机缘。然而,在芬克看来,如果没有失败带来的揪心之痛,他还会在各种光环和赞美之声的包围中迷失自我,不会去深刻的反省,也不可能有日后的再度辉煌。“黑石公司之所以创立,就是因为那次失败,刺激我去彻底了解、研究和认真对待投资风险。”

  周一的例会,成为芬克全面、及时了解和掌握公司投资风险的场合。从债券的买卖到房地产投资,再到私募基金,芬克要求所有汇报者首先进行业务单元的风险分析。一个黑石高管非常熟悉而又十分畏惧的场面是,只要某一个业务负责人大谈自己的经营业绩但缺少风险分析材料,坐在主席位置的芬克就会重重地靠到沙发椅上,闭目养神。这种以坐姿和沉默表示不满的做法让每次例会开得卓有成效,而且构成了对黑石高管团队风险意识的持续刺激和警示。

  在债券投资市场中,谁都知道赚钱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靠揣测利率的走向,这种与不确定性博弈的做法将可能使公司成为最终的失败者。另一种就是深挖市场相关联的每个细节并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黑石要做的就是避免做第一种投资者,且要超越第二种投资行为,这就不得不借助计算机的伟大力量。而今天,在芬克大手笔研发投入支持下,黑石的投资分析软件已经远远胜于市场其他竞争对手,而籍此对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更是令同行们望尘莫及。

  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因素是投资固定收益产品获利的关键所在,而黑石在债券分析方面的软件能将风险评估、交易以及结算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如此严密的方案系统自然可以将风险消弭于无形。来自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克里斯·梅耶尔曾在《商业周刊》上发文说:“黑石的分析工具如此优秀,以至于它甚至能在利率持续上升的时候从债市里获得可观的利润。”

  不仅如此,通过黑石解决方案,客户可以在任何时候直接登录到黑石公司的交易平台,查看自己的资产状况。据悉,黑石依托软件工具提出的解决方案,使得该公司在成功控制风险的同时还创造出了1亿美元的收入,而按照华尔街分析家的估算,黑石解决方案的价值占到黑石公司全部股价的12%。

  当然,芬克十分清楚,控制公司的投资风险,核心是帮助客户如何规避风险。因此,在芬克的黑石公司里,每一位客户都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风险的服务。黑石对客户资金所做的任何投资都不会超过这个风险度,并让顾客获得与风险相对应的收益。芬克设立了一个小组专门负责检查每位客户的资产组合,即便是一个百万美元的小错,也绝不会放过。他对风险严格控制的谨慎姿态使黑石在投资中罕有大的失误,所有承担着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都对此赞不绝口。

  与许多投资经营者在眼花缭乱的利益诱惑面前容易丧失理智完全不同,芬克对于公司投资的每一笔业务都能时刻保持超常的冷静和精准的分析,如果一笔投资有大钱可赚,但却存在着未知风险,芬克会毫不吝啬地从公司的投资清单中将其剔除掉,华尔街分析师们将这种做法称为“芬克不贪法则”。

  事实也确实如此。黑石公司旗下的组合基金,曾经投资于操作天然气与能源的亚玛伦对冲基金,因为这家公司自称是年赚12%的多重策略基金,同时兼顾利润与风险的平衡。并且平均年度绩效可以高达50%以上,一般投资人对此无不喜出望外,甚至加码。

  但芬克却将这家基金从投资组合中剔除。因为芬克经过分析后发现,虽然亚玛伦自我标榜是多重策略基金,实际上却是月赚8%的高杠杆能源基金。其后,亚玛伦基金突然宣布基金净值重挫65%,惨赔近60亿美元,因而宣告清算解散,华尔街知名券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均遭波及,而黑石公司却毫发无伤。

  黑石将严格的风险管理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芬克直言,“黑石的最大秘诀在于我们的开放的企业文化、细腻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我们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做事准则。我们绝不偏离这套准则。”

  建筑在严格防范和控制风险基础之上的黑石投资组合不仅在过去18年中创造了年均收益23%的市场业绩,而且也让黑石公司本身成为投资者竞相追逐的对象。根据彭博的统计数据,自1999年10月黑石lP0以来,其股价如今已经上涨10倍,年收益率高达45.3%。《财富》杂志据此给出了十分罕见的评价:“黑石恐怕是华尔街过去10年中最大的成功”。

  并购扩张

  从曼哈顿开车前往新泽西的回家之路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如果是以往,这点时间应当是喜欢享受驾驶乐趣的芬克最为放松的时候,但是自从当天下午接到摩根士丹利CEO麦晋桁的电话,芬克的大脑似乎一刻也没有停止转动。

  通过并购,实现与出色的股票基金管理公司合作以扩大黑石的规模,一直是芬克重点思考的问题。闻到腥味的大摩CEO麦晋桁提前向芬克抛出了绣球。当时摩根士丹利提出了两套方案:收购或者将基金部与黑石公司合并,成立的新公司由摩根士丹利控制。而且论麦晋桁与芬克之间不错的私交,大摩相信这桩买卖定成无疑。

  芬克合并业务的要求。如果从黑石公司未来股票投资业务和国际业务的发展来看,美林证券在和摩根士丹利的竞争中并不具有压倒性优势。但芬克的最终决定出人意外,选择了与奥尼尔的合作而拒绝了麦晋桁的要求。

  与大摩提出的并购方案不同,美林向黑石提出的并购条件是,以占新黑石60%资产的美林资产管理部,换取新黑石49.8%的股份并且签订3年后降低股权的条款。这就意味着美林只是新黑石的参股股东之一,并没有摩根士丹利一再强调要掌握新公司控股权的霸气,而这恰恰是芬克最反感的地方。“与美林合并的黑石并不是美林的子公司。”这句后来芬克向媒体不断强调的观点无疑是要外界知道:黑石是黑石自己的公司,是芬克和合伙人的公司,不由其他利益集团控制。

  2006年9月,芬克快速实现了与美林的合作。黑石在这场交易中实施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一石三鸟”计划:一方面削减了PNC公司对黑石公司的控制权,使其股份由原来的70%下降到35%(1995年PNC以62%的股权入股黑石公司),而且一旦董事会判决PNC对新黑石不利,它就必须全部出卖所持有的黑石股份;同时,美林证券虽向新公司投入了60%的资产,但却只得到了49.8%的股份。新公司将在黑石的名下运行,芬克出任新公司的执行长兼董事长。

  劳伦斯·芬克终于摆脱了强权股东的威肋,他的投资理念也在新黑石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合并后黑石公司也从美国第三大债券管理公司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公开上市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接近1万亿美元。

  之所以芬克急切与美林这样的华尔街金融巨头牵手合作,完全出于他对黑石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的结果。黑石的两位老对手——西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分别与花旗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展开资产管理业务的深度合作,但黑石却被《商业周刊》嘲弄为“沉默的巨人”,这让芬克听上去十分不快。更要紧的是,黑石在投资组合上一向偏重于固定收益产品,甚至过度偏向债券。相对于固定收益产品3210亿美元的规模,黑石只有440亿股票投资规模。

  利率和债券价格往往反方向波动,中长期债券对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过去两年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7次加息,国际市场上能源和贵金属价格飞涨,原材料短缺现象也将长期持续下去。这种局面极有可能引致美国国内的中长期利率上涨,而与此紧密相关的中长期国债的价格优势就会被无情挤掉。对于十分注重风险的芬克而言,如此潜藏的危机不能不是一块心病。而寻求与股票基金管理公司的合作,就可以在快速提升黑石股票投资比例的过程中,达到分散债券投资风险的目的。

  与黑石公司在美国国内的债券市场颐指气使完全不同,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程度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特别是黑石公司原本擅长的债券投资市场在远东尤其是在中国的发展缓慢,成熟的

资本市场又很难找到极大的利润空间。所以芬克一直都在考虑,借助并购国际知名企业,以得到更大的国际市场平台以及国际营销网络。

  一个外界可能没有注意的细节是,与美林合并后的新黑石在美国本土提供服务时以黑石的名称出现,但在海外市场则使用美林品牌。对此芬克的解释是,“我期待扩展我们在股票领域的版图,变得更加国际化。我们现在确实花了很大的代价,但是过了六七年之后,我们的收益就将成倍猛涨。”目前,新黑石4500名员工中,1/3以上调整到美国以外的地区工作,分别设立于美国、英国、日本和

澳大利亚的投资中心,为来自5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新的阵容凸现了芬克进入国际金融零售市场的勃勃野心。

  就在对股票投资市场频频发力的同时,芬克也在其他领域尤其是实业投资方面屡屡出手。最近一年中,黑石先后动用了400多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温帝汉姆酒店等4处地产项目,并且以54亿美元一口气买下了占地达八十英亩的纽约曼哈顿区公寓住宅。目前,黑石公司名下管理着高达数百亿美元规模的

房地产基金,准备专门用来长期投资酒店业务和其他商业地产。而对于那些已经到手的地产项目,华尔街分析师们众口一辞,芬克肯定会将其全部或部分分拆,再转售给若干买家,因为这种做法在他几年来的投资中屡试屡爽。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上一页] [1] [2]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