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政策不会淡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 05:33 中国证券报 | |||||||||
中信证券 陈济军 马青 刘可 8月份投资和信贷数据均表现出好转,但我们认为紧缩政策不会淡出。投资扩张和调控的相互博弈,仍然会是未来投资领域的主旋律;而有针对性的紧缩措施也仍将是未来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土地收紧 投资增幅跳水 2006年9月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发3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至此,一系列有关土地调控的措施全面登台。 中央将压制投资盲目反弹的重担放在了土地调控的肩上。土地政策一紧再紧,给出了明确的信号: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不解决,绝不收兵。对各种盲目投资冲动,强势土地政策既是一种心理上的震慑,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调控手段。 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已经有明显的回落,8月份,投资增幅跳水仍在继续。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累计增长29.1%,当月投资增幅21.5%,比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从当月情况看,投资增长已经回落到适度水平,过快增长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紧缩调控不仅使当期投资增幅显著回落,还使得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增长具备了适度增长的基础。具体表现是施工项目、新开工项目数量的增长大幅放慢。施工项目的同比增幅从1-7月份的21%降到1-8月份17.5%,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增幅则从21.1%降到15.2%,回落势头更猛。这使得投资形势很难在年内出现反复。 货币信贷将继续从紧 投资增长过快趋势得到初步抑制,得益于强硬的土地调控,也与货币、信贷调控政策的影响有关。央行调升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都起了积极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信贷从紧,给人印象较深的是调控投资过快增长。但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单靠货币信贷政策去实现投资紧缩调控,效果不会太好。原因很简单: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内银行贷款所占比重甚小,2004年以来,皆不足20%。 从8月份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9%,比上月放慢0.5个百分点;当月新增贷款1895亿元,与上年同月持平,改变了前7个月持续大幅增加的趋势。货币供应和新增信贷增长过快的情况双双开始改变,过多流动性在投资过热上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初步得到抑制。但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不会因此而结束。 央行负责人最近强调,是否要有进一步的政策出台,需看物价变动情况。显然,投资调控不是唯一目标,物价调控始终还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而从价格走势看,近几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CPI)一直在温和通胀范围内波动,8月份同比涨幅为1.3%,工业品出厂价格则冲高回落,当月同比上涨3.4%,比7月份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 然而物价形势并非全无隐忧。CPI数据因权重问题,一向为各方所诟病。而给广大居民带来强烈冲击的房价大幅上涨,更是不在CPI之内。假如把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的住宅购买价格计入CPI,相应减少食品、服装的权重,仅此因素,粗略匡算,2005年CPI上涨3%,而非1.8%。 无论如何,以房价上涨过猛为代表的通胀,一定应该是央行考虑应对的问题。更何况,流动性过多、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以此而言,有针对性的紧缩措施仍将是未来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从投资未来的走势来看,我们认为,强势的土地、信贷调控政策,只是暂时压制住了投资的扩张冲动。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投资增幅回落越快,新开工项目受调控影响越显著,说明调控的行政性质就越浓厚,就越是治标不治本,投资出现反弹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2006年来看,投资增长放慢的趋势已经基本确立,但受前期投资高增长的影响,全年增幅仍将保持在高水平。我们维持2006年投资增速超过2005年可能性很大的预期。预计9月份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仍在20%上下波动。预计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