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打造中式LIBOR 优化金融配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 02:3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刘晓忠

  日前,有关方面酝酿一个由不同期限的拆借利率构成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消息,在业界不胫而走。

  据悉,设计中的这个货币市场的利率基准体系主要由7—8个拆借利率品种构成,各
拆借利率品种的定价由十多家国内外一流商业银行组成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报价团,对各期限的拆借品种进行报价,该报价品种的期限最短为1天,最长为9个月。

  粗略地看这一方案,其价格的形成机制和运作流程与伦敦的LIBOR比较接近,也可能该方案就是借鉴了英国的经验。倘若这一消息属实,那么国内利率市场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可能要加快了。如果这一人民币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能够如期推出,笔者认为,其效用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将为中国当前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建设,以及央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执行带来更大的腾挪空间。

  首先,它将为央行提供一个更加市场化的价格传导工具。当前,央行执行利率政策一般主要以

商业银行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来进行利率政策的传导。而实际上,商业银行一年期的存贷款利率是一个非市场化的利率,并不能反映当时市场货币的供需情况和市场的资金价格水平。当前,中国央行以一年期存贷款为基准利率,商业银行一年期的存贷款利率实际上是商业银行直接的负债成本和资产收益,虽然当前的利率政策是存款管上限,而贷款管下限,但这种直接调节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和资产收益的政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能力和空间,并不利于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的提高,同时它也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从而也影响了市场利率的形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问题,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成长和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有效发挥。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一旦成型,央行将拥有了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的价格传导体系,为央行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提供了有效的传导渠道,从而真正厘清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角色和职能边界。

  其次,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形成为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提供了基本的参照系。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一个市场化的基准利率,中国的金融市场一直处于政府指导的阴影之中,其货币市场所形成的利率并不能称为是真正的市场化利率;这不仅影响了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市场是资本收益率曲线形成的主要市场),而且影响了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许多风险管理和避险工具无法有效发展,限制了市场对风险的定价能力。如自去年发展起来的短期融资券市场,虽然到目前为止规模已经比较大,但这个市场同企业债市场等一样,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规避工具。

  同时,仍然是由于缺乏市场化的基准利率,使得金融机构很难在市场上调整其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等问题,也很难产生出健全的风险交易转让市场,使得当前的金融市场显得比较单调,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当前的货币市场仅仅是不同金融机构调剂头寸的市场,而这一功能是货币市场最简单的一项功能。

  基于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将使得金融机构真正成为风险管理和资金定价的主人,为金融机构有效配置风险和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等提供了有效的市场。这将有利于金融市场向纵深发展,为利率互换、远期交易,甚至市场化汇率的形成提供广阔的空间。

  当然,随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形成,使得以前被央行所承担了的部分市场风险,重新回归市场。当前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尚缺乏强烈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水平不高,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的能力也有限,但这并不能成为延迟这一改革的理由,反而应成为其动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