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徐工案里的魔鬼细节(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16:52 《商务周刊》杂志

  谁知情?

  在采访凯雷收购徐工机械股权一案过程中,令记者感到神秘的,不仅只有付健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到达徐州后,徐工集团拒绝了记者从多个渠道发出的采访约请,理由是集团唯一有权接待媒体采访的新闻发言人王庆祝“去市里开会了”。此前记者多次致电王的座机,对方的回答一律是“他在开会”,说完便挂断电话。根据网上的公开报道,徐工集团自6月20日起便不再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试图采访徐州市政府财政局、外经贸局外资处、市计经委、市国资委等所有涉及凯雷收购徐工机械和徐工改制管理权的公务部门,但均遭拒绝。“这个事情现在由国家

商务部和发改委处理,我们已经失去了发言权。”徐州市外经贸局外资处一位工作人员说。而“统管此事”的市国资委一位负责人则干脆对记者说,“这事你只能去找徐工。”

  随后记者先后致电徐工集团数位副总和股份公司总经理,对方都以不了解情况为由拒绝采访,其中一名集团副总在记者再三争取下对记者说,“说实话,我知道的情况也都是从网上得知的,知道的还不如你多呢,真的不能给你提供什么。”

  记者一开始认为这些老总们在搪塞记者,但其后一位知情人士在记者回北京后对记者慨叹到:“他们不是在敷衍你,而是确实不知道。”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描述了徐工集团是如何将《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发给公司骨干听取意见”的:“把厚厚的一沓文件发到你手上,翻都没翻完就收回去了,就等于在手里过一下马上就收回去了,大概也就半个小时,还是在开会讲这讲那的时候。”

  根据公开信息,2005年9月,徐工集团和徐工机械分别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改制方案》,《改制方案》以高票在两个职代会上获得通过。记者在徐工集团总部、徐工重型机械厂和徐工科技的三个大门外,在各个时点随机采访了8位下班回家的徐工普通员工(因为工厂实行轮班制,下午每隔两小时便有部分工人下班),8人中的4个知道开过这么一个会,但“谁去了不知道”。

  “上面什么事情都不公开,职工代表大会形同虚设,我都不知道谁是职工代表。”一名员工对记者说。另一名职工说,“好像开过职工代表大会,但这个大会不一定能代表我们职工,职工代表的评选就有黑箱操作,不能代表我们工人阶级,(职工代表)一般都是班组长、工段长。”

  对于收购他们企业的凯雷投资,他们只限于听说过,但对于“改制”这个词,所有人都耳熟能详。“我们一线员工都希望尽快改制”,因为“目前运营不是太好,有很多国有企业的弊端,希望改制能够把徐工从困境中解放出来”,但当记者问他们是否知道徐工怎么改制,改制将给员工具体带来什么的时候,他们都说不清楚。

  一家国有企业的改制方案,多位徐工员工和它的副总级高管层都不了解,似乎是一件反常的事。

  反常的事还不止于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