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爆炒和与国际接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 02:56 新闻晨报 | |
□开来投资 陆水旗 目前正值足球世界杯赛,我国球迷通宵达旦地看球评球,其热度可与国际球迷接轨。5年前,与中国足球请外教一样,一批“海归”人士开始任职于我国证券市场,从此,“与国际接轨”成为我国股市的一大主题。估值接轨,市盈率接轨,机构接轨,制度接轨,投资品种接轨,以后还要市场规模接轨…… 前一段时间,我们股市随周边股市大跌,有论者以为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表现。现在,中国银行发行并将上市,其A股股价与H股怎样接轨,正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因为此前中工国际上市首日被爆炒至匪夷所思的50元,让接轨论者落了一地的眼镜,所以问起中行上市的首日定位,都会晃现一种迷离的眼神。 确实,市盈率或者其它形式上的接轨,并不代表股市文化上的接轨。中工国际的爆炒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要在股市文化上接轨,很难。因为文化是有民族特性的,是经过了几百年几千年的积淀,要改变它谈何容易。 目前的市场参与者,无论是主管市场的,还是执掌机构的,或者是个人投资者,大多数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经受的教育,因此,我们的股市一直有着政策市的特征,“涨过头浇水,跌过头烧火”。 我国的上市公司有着极强的“圈钱”动机和融资饥渴症,以至于发行上市排队,很多上市公司没有融资成本与时间成本的概念,更没有融资后回报投资者的意识。 “股市如赌场”,“投机风盛行”,这也是我们市场的特点。因此,在沪深股市中,“编故事”操纵行情的现象仍屡禁不绝,而“看故事”做行情的仍不在少数。 以上这些股市文化的特点,说明不论未来我国股市怎样与国际接轨,A股市场中的投机成分一定会比境外市场大。 去年以来,管理层在前所未有地进行股市的制度化建设。其实,我们股市不缺制度,许多制度甚至比境外市场更为严格,缺少的只是执行。 全流通了,但我们可以想到,全流通与股权激励在改善公司治理之外,可能使上市公司内部操控的现象也会大幅度增加。“股改也不是万能的”,股改了并不意味着就能与国际接轨了。 所以,与国际接轨任重而道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