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钢和深发展间游走 单伟建豪言壮语事出有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02:08 每日经济新闻 | |||||||||
不恰当的时机,不恰当的发言,使单伟建成为中国经济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宝钢股份的独立董事,单伟建频频撰文攻击股改对价补偿方式,已引起“公愤”。 单伟建的履历非常漂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曾经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教授,曾任职于世界银行、Graham&JamesLawFirm等机构,目前在“新桥投资”负责大中华区业务。而1999年他作为新桥的首席谈判代表收购韩国第一银行,也取得了韩国金
单伟建一度颇为低调,当初新桥收购深发展,汹涌而至的记者发现找一张他的照片都极为困难。现在他一反常态的高调,似乎违背其个人惯常的行事逻辑。 单伟建的主要观点是,现行股改对价方式不符合市场原则,既有使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也让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共同受损。 作为深受西方市场经济文化浸染的人,单伟建不会不知道美国的股市发展史也是一部股市公平史。而他在新桥收购深发展股权之后,直接否认在他身上存在民族利益与现代市场经济原则的冲突,声称他所做的只是“将资金与最好的运作方式引入亚洲”,从这些发言来看,所谓国资流失等等,应当不在他的考虑之列。 还原单伟建的身份也许更容易理解他的“市场逻辑”,单伟建目前所供职的新桥才是他的衣食根本;新桥在中国市场份额与利润的扩大,才能再次提升单伟建在国际经理人市场的价值。 不幸的是,新桥现在陷入泥淖。作为风险投资公司收购企业股权,无非是给企业“美容”,之后尽快转手以获取差价。对于单伟建而言,要复制韩国第一银行的成功模式,第一要压低深发展的收购价,第二要尽快用市场方法给深发展“易容”,以便找到下个接盘者。 但是,新桥在收购深发展时几度反复,收购后进行资本运作的关键时刻又遭遇股改,“易容”计划屡屡受挫。 为解决资本金不足等问题,深发展早在年初就将再融资列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并制订了包括配股、发行次级债、可转债等融资方案,新桥还拉来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的合作伙伴GE,以高出新桥近一倍的溢价入股深发展———2004年10月,新桥出资12.35亿元人民币收购深发展,每股收购价为3.55元,较深发展当期每股净资产2.18元溢价超过60%。 但一切无奈受制于股改。按照相关规定,除非主管部门特批,否则深发展必须先完成股改,再启动定向增发引入GE,进行再融资。但深发展由于存在非流通股股权分散、大股东持股量小、以溢价受让原始发起人股及股份性质为外资法人股、历史股价过高等难题,被外界称为“股改难题集中营”。作为深发展的第一大股东,新桥被迫在承担溢价后,又成为对价支付者,无端提升了运作成本。 新桥在深发展的“尴尬”主要来自于股改,单伟建一反常态地高调抨击股改对价,在此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过是中国古已有之“声东击西,敲山震虎”的老招术。 但从舆论的反应看,这一招恐怕得不偿失。风险投资者最好老老实实以投资回报为出发点,而不是以道德、国资保护等高帽为皈依。现在单伟建用国资流失说事,只会重新引发人们对当初新桥收购深发展的质疑,而反对宝钢支付对价,也只能让人谴责单伟建这个独立董事不为中小股民说话。单伟建的大帽子套住了自己。 作者:叶檀 每经评论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