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航母:上海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6日 21:1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汪涛 上海报道 近期,一个重大课题在上海国际集团悄然启动。 2005年1月4日,《建立SIG(Shanghai International Group)金融控股协同机制的可行性研究》在上海国际集团内部获得批准立项并启动。
近几年来,上海国际集团关于金融控股基本战略的研究已先后多次向市政府汇报,阐述战略选择,并提出了相关战略步骤的初步设想。 决不仅仅是上海国际集团,建立金融控股集团一直在上海的规划之中。 依托上海浓厚的金融环境,上海国际、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宝钢、申能集团、上实集团等本地金融企业和实业集团,继续金融控股的冲动。 知情人士透露,众多企业一直没有停止与上海金融服务办的沟通,并向上海市有关方面递交了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报告。 SIG:为金控而生 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是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筹码。 从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正式提出,到“十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设想的出台,以及国际金融中心路线图的抛出,金融控股始终都是绕不开的“题眼”。 客观条件使然:大型金融集团和大型商业银行,总部设在上海的屈指可数,而建立金融中心,大型金融企业的支持对上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构建国际金融中心,除了吸引重量级金融机构落户上海,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构建若干家上海本土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推动在金融分业管理框架下实现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相互融通,显得尤为重要。 事关打造金融中心的宏伟计划,对上海而言,建立金融控股企业的意义不言而喻。 因此,不难理解,在2004年的上海政协会议上,民建上海市委提交提案建言:上海应尽快构建若干家本土大型金融控股集团。 在近10家金融控股集团的竞逐者中,上海国际集团的决心无疑最大。 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上国投”)和上海证券为基础,构建于2000年的上海国际集团被认为是“为金融控股而生”。 上海国际集团确定的经营目标就是“逐步发展成为以金融产业为核心,以信托、证券为品牌特色的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团”。 据悉,上海国际集团金融控股课题组将对上海国际各部门、集团各子公司进行调研,甚至将向中信金融控股集团取经。 联合课题组由上海国际研发部会同博士后工作站以及集团有关专业人士组成。 几乎在课题组启动的同一时间,2005年1月初,国资委作出批复,同意上海国际集团受让宁波市金润资产公司所持有的900万股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国有股权。 股权变更完成后,上海国际总计持有18?535万股浦发银行股权,占其总股本比例为4.73%, 加之旗下上国投所持7.01%的浦发股权,上海国际实际持有其股权达11.74%,成为浦发行的第一大股东。 “通过控股浦发银行,在上海的金融控股企业中,上海国际处于领先地位。”该集团内部人士表示。 从上国投、上海证券开始,上海国际集团的触角遍及浦发银行、申银万国(行情 论坛)、交通银行、上海银行、爱建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等金融企业,旗下的金融资产、金融股权,已经分别占到其总资产和直接投资总额的65%以上。 将浦发银行揽入怀中之后,上海国际建立金控的底气无疑又增加了。 一份上海国际集团的内部通知表示,当前内外环境都具备了进一步研究如何推进金融控股战略实施的条件,以最终实现金融控股的本源意义——集团整体的协同效应。 知情人士透露,在批准该课题立项之前,内部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提出了《建立SIG金融控股协同机制的可行性研究》立项报告及其课题总纲和调研计划。 从成立至今,对金融控股的执着追求,在上海国际集团内部一直没变。 券商:第二股冲击力量 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曾表示:整合上海乃至全国的金融资源,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将提升中国金融行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上海应该利用在证券行业的优势,以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证券公司为主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整合行业和金融资源,王认为。 一直以来,上海的三大券商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申银万国都在筹划分拆成立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证券经纪、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等子公司。 2002年实施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券商设立子公司,并对子公司的申请设立做出了详细规定,设立大型的证券控股集团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上海金融控股的竞逐者中,上海国际集团是排头兵,而大型券商则可算作第二股冲击力量。 从国泰君安证券传出消息,该公司香港旗舰——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将于2005年中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第一家采用首次公开发行(IPO)方式在港上市的内地券商。这给国泰君安的金融控股概念平添许多猜想。 此前,包括光大控股、申银万国等多家在港经营的券商已在香港上市。 业内人士认为:国泰君安金控的上市是其母公司战略发展上关键的“一步棋”。面对疲软的内地证券市场,国泰君安利用较早涉足香港的优势,吸收境外投资者资金,提高影响力,从而构建大规模的金融集团。 目前,大型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也相继在香港设立境外旗舰公司,把它们打造成为金融控股平台并上市,比如工行旗下的工银亚洲(行情 论坛)等。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这些机构纷纷以港资身份返回内地投资,从而曲线构建内地的金融控股架构,国泰君安很可能走类似的路线。 实施集团化并购、成立证券控股公司被视作券商迅速做大做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艰难寻梦 据称,成立于1999年的国泰君安金控2004年盈利逾千万人民币,现在旗下拥有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和国泰君安资产管理(亚洲)等7家全资子公司。 从国泰君安证券下一步的总体发展目标中,也可以品出其对涉足多种金融领域的向往。 国泰君安董事长祝幼一表示,在国泰君安证券战略定位上,公司将适时逐步推进规模化、集团化、混业化进程,通过设在香港的国泰君安金融控股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并有选择性地寻求与银行、保险及外资的战略合作。 国泰君安是幸运的,2005年2月,在得到上海各方的支持后,国泰君安顺利争取到创新券商的资格。 相对而言,国泰君安在上海三家券商中底气更足。 上海券商中,成立金融控股或者证券控股的前景并不完全相同。 在混业经营趋势下,通过并购非证券金融机构,组建包含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业混营的金融控股集团是券商并购重组的重要趋势,国泰君安就是其中的典型。 然而受制于糟糕的经营环境,其他雄心勃勃的上海券商在发展“金控”的战略上,不得不选择退而求其次,抑或搁置。 在海通增资扩股基本完成时,海通证券已经初步确定三步走战略,进入2003年,把职能部门独立出来成立若干业务子公司后,海通证券构筑金融控股集团的轮廓更为清晰。 海通如此形式的金融控股路径并没有给公司业务带来实质性改变,仅仅是公司内部业务的延伸。 “在建立保险、证券、银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不现实的情况下,这也只能是海通无奈的选择。”海通某人士表示。 申万最初也是金控的热衷者,如今面对现实,只能是暂时搁置这样的想法,不过这些券商在渡过难关之后,金融控股或者证券控股依然是其不二的选择。 实业的“金控”路径 上海倾向于由金融类企业成为本地的金融控股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在这方面比较符合要求,上海银监局内部人士向外界透露。 正如该人士所言,上海国际已经在政策上抢得先机,而对于上海的实业集团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2004年10月,央行“金融控股调研组”曾光临上海国际集团总部,针对《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与会计制度》——第一个关于金融控股的法规,进行了深入了解。 在央行调研组会议上,上海国际副总经理蒋元真分析了发展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 不过,上海国际仍然存在一个薄弱环节,金融资产分布较广,涉及面比较普及,但资产质量并不是十分理想。据悉,业已启动的金融控股课题组将通过深入的调研,对上海国际战略整合作出研究和设计,为集团的下一步发展起到决策咨询作用。 上海有意金融控股公司的实业集团不在少数,然而由于政策环境不明朗以及市场风险的暴露,逐渐选择了退出这场竞争。 高层对产业控股金融的意向似乎在弱化,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公开表态,由纯粹的投资公司或者非金融企业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未必是走向综合经营的良好模式。 在浦发银行的股权中,上海实业(行情 论坛)一度处于大股东地位,上海实业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公司的主导思想已经发生变化,产业经营为主,对于金融企业,更多的是为产业经营提供服务。 在上海实业制定的中长期规划中,成立金融控股并没有被纳入其中。 上海宝钢与上海实业有点类似,出于集团上市的考虑,宝钢将收缩非主业资产,缩短战线,宝钢的投资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 宝钢对金融产业实际也已涉足颇深,核心企业是宝钢集团财务公司和华宝信托,在保险、商业银行、证券、财务公司及信托等五大金融领域,目前已经投资53亿元。 实业金控梦想在瞬间化为泡影? 事实并不完全如此。 参股本地三大券商的申能集团仍然是上海国际有力的竞争者。 申能集团前身申能电力开发公司于1987年12月成立,其主要职责是在上海市政府领导下,负责统筹,融通和滚动使用上海市集资办电资金。 有接近申能的人士甚至表示,在金融控股的竞争中,上海申能处于优势地位。 据悉,申能集团在金融产业方面投资总额累计达29.86亿元,涉及金融企业15家,包括旗下的申能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申能在上海滩金融产业的触角可观,申能集团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和东方证券的大股东。 总体来说,无论是上海国际集团、几大券商还是极具竞争力的申能集团,要想顺利成立金融控股,其方案必须先得到上海市金融服务办的认可。 从上海各企业提交报告的经历来看,通过这一关并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