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资本市场参与者之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02:25 第一财经日报 | |||||||||
丁羽 2004年12月19日,成都刘纯等35名普通股民在媒体上发表联名书信:“我们把自己的血汗钱、养命钱拿出来投资证券市场,不但没有分享到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反而遭受近乎抢劫一样的巨大损失。”该联名信指出,股市从2001年至今下跌近1000点,股市流通市值损失约8000亿至10000亿元,股民的平均损失在60%以上……
这是一封在无奈和失望后的困惑之信。很多人都在质问,为什么在宏观经济一直向好的前提下,股市却背道而驰、一蹶不振? 当我们面对股市无力拯救甚至痛彻心扉的时候,除了针砭时弊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回顾2004年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都凸显出了太多的问题和矛盾,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其中的“罪”与“罚”。 懒惰之“罪”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憧憬着牛市的降临,千千万万的股民对“国九条”的期望值随之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指数随着信心开始上扬,至4月7日,达1783点,行情持续了近5个月,涨幅达34.6%。然而,4月17日,德隆系的分崩离析,及其后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股市一下子严重失血,上证指数从4月7日最高的1783点,跌跌撞撞到了9月13日收盘的1260点,跌幅近30%。 没办法,所有以前鼓吹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美丽前景的资深股评家、经济学家、发行者、监管部门、股民都偃旗息鼓了,大家都很懒惰,因为大家知道,这时候,他们的身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到底是谁在犯“懒惰”之罪呢?从资本市场开始运作的时候起,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们就已经寻找出并习惯于资本市场的“潜规则”了:总有政策来做资本市场运行的底线,所以我们已经不习惯于认真考虑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运行轨道和方式。 贪婪的佐证 资本市场上的诱惑总是特别多,作为参与者,身在其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为了一个“经济人”的目的而参与,从某种程度上讲,参与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上融资本身就是一个贪婪的举动。 回顾2004年,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归咎于人的贪婪本性。中原高速的童言白、托普软件的宋如华、ST达尔曼的许宗林、ST春都的刘海峰等等,这些在资本市场上响当当的名字如今都是因为某种意义上的贪婪成为了一个时代结束的象征。然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业内对于这样贪婪引发的问题的反应。 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黄宏生涉嫌挪用4000多万元资金投入房地产事件,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内地资本市场顿时哗然,按照内地的经营逻辑和“潜规则”,黄宏生此举算什么呢?同样,郑俊怀这点事情又算什么呢。这种看法凸现了一个事实: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们没有真正的资本市场思想。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同样,贪婪的结局让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不得不贪婪。内地企业的违规成本低廉,有众多企业违规运作,但是少有追查。同样是挪用上市公司资金,黄宏生被强制拘传,曾挪用上市公司资金25亿元的三九集团的有关责任人却光荣退休,甚至在理论上有了“以股抵债”的协助挪用资金的创新。 利益冲突的监管者 2004年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官员王小石被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正式逮捕。外界猜测王小石是由于出售“发行审核委员会”名单,以及介绍拟上市企业贿赂发审委委员而被捕。 企业要上市融资就必须通过发行部的审核,具体行使这一权力的就是发行审核委员会。这个相对独立的委员会设在发行部之下,王小石任副处长的发审委工作处恰好负责发审委的会议组织工作,虽然没有任何审核权,但他却是最早知道审核某家企业的发行审核委员名单的人之一,也跟委员们相识。发审委名单被认为是谋求上市实施行贿的“路线图”。甚至有“××万元就可以搞定一个发审委成员”的传言。 如何杜绝中国资本市场的腐败舞弊行为,是摆在证监会面前的一个最直观也最为棘手的问题,证监会因直接掌握了业务的准入和调查权力而获利,同时也是一个监管者。这样混乱的逻辑关系下,该如何给予证监会一个恰当的评论呢? 证券公司颠覆之年 以前都是上市公司连累券商,现在是券商连累上市公司了。 回想当年,券商是整个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券商行业的稳定被视为证券市场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券商由于涉及民生以及稳定问题成为政府和市场的宠儿,得到了太多的政策倾斜,这样也让券商滋长了太多的骄傲情绪。 而资本市场终究需要竞争和淘汰,证券公司因为他们的骄傲而付出了代价。2003年大连证券、珠海证券、佳木斯证券和新华证券四家证券公司一并关闭,富友证券、海南证券被托管。2004年,先是南方证券正式宣布被深圳市政府行政接管,然后德隆系三家券商被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托管,汉唐证券、辽宁证券被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托管,闽发证券被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托管,甚至一贯形象颇佳的海通证券也被冠上30亿元的争议性巨亏。 2004年券商问题的集中爆发,是整个资本市场积蓄已久的包含了券商在内的资本市场参与者在内的深层次矛盾的逐次显现。证券公司大多采取国债回购等手段来获取资金,再拆借出去炒作股票,这一手段正是券商违规操作的风险集中点。这种风险在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会很快转移到银行,而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多米诺骨牌”一般的冲击。 回顾2004年,中国资本市场暴露了如此多的问题,凸现了如此多的矛盾,但是我们仍然应该对2005年抱有一定的憧憬,因为,这些问题暴露得越早,对资本市场的完善越有利。希望在2006年到来之时,历数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之“罪”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没有这么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