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14:59 新浪综合

  来源: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

  在机构投资者中,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理应对稳定资本市场起到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这一次“敲打”,有关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管理和规范,切勿倒洗澡水也把孩子一倒了之。

  自从上周末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对险资举牌的有些人“集土豪、妖精及害人精于一身”的激烈言辞以来,举牌主题显著承压,周一开盘,被险资举牌的一些标杆公司如中国建筑格力电器、万科等股票纷纷大跌7-10%不等;而此后跌势有所收敛,至本周五,有的如中国建筑等还表现出凌厉涨势。

  市场已经告诉我们,对险资举牌须作具体分析,切不可一棍子打死。

  第一,为什么险资举牌如此引人瞩目?

  就规模而言,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中,老大理所当然属于基金。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我国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管理资产分别为8.74万亿元和9.13万亿元;就算去掉一部分货基和债基,相信基金入市至少在7-8万亿。而据保监会数据,同样截止10月底,在12.9万亿的保险可运用资金余额中,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也就1.86万亿,占比14.42%,离30%的监管上限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包括社保、信托、券商自营等,也有相当的入市规模,那么为什么保险资金如此引人瞩目?原因首先是因为险资频频举牌,而基金出于两个10%的限制(个股持仓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不得超过股票总股本的10%,),一般不会也不可能轻易举牌,社保等更倾向于分散投资。唯独险资,随着近年来投资收益越来越低,不得不通过举牌、入选董事等手段,以将所投资股权按权益法纳入财务报表。即以安邦举牌中国建筑持股30亿股为例,平均持股成本约8元左右,即使以中国建筑去年净利260亿元计算,安邦也可以10%得权益比例,获取投资收益26亿元,收益率达10.83%。正因为如此,险资举牌标的绝大部分是被市场低估的优质公司。这有什么不好呢?

  险资举牌引人瞩目的另一个原因是某几个反面个案。如宝能系逼迫万科董事全体辞职,逼走南玻A的全部董监高管,进而讥笑产业资本不懂资本运作,以及所谓姚老板与董小姐的纠葛等等。但我们不得不说,这同这些公司股票的长期低位走势有关。万科在宝能举牌前股价长期停留在12-13元,格力更是低价优质股的典型;这不是从侧面提醒这类公司应学会做好市值管理吗?好东西老是贱卖,怎不招人觊觎!

  第二, 如何看待险资的杠杆收购?

  对险资举牌的另一个质疑是杠杆收购。前央行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就提到,宝能系用万科股权的收购组织了银证保信各方面的资金,杠杆率高达4.2倍,从资金组织上是不违规的,但是这些组织的方式蕴含了很多风险。笔者对宝能系如何组织银证保信各方面的资金并不了解,好在保监会已派工作组进驻,肯定会有一个详尽的穿透式资金来源报告。但身为专业和权威人士,吴晓灵已经断言“不违规”,既然不违规为什么会“蕴含了很多风险”?可见问题出在我们的法规存在很大漏洞。再则,是不是有杠杆的事就不能干,有杠杆就一定有风险?这也值得商榷。众所周知,凡金融企业就一定有杠杆,例如我们的银行资本充足率8%,就是说有12倍的杠杆。证券公司也规定,“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8%”,杠杆率也不低,银行资金不得投资股票,但券商是可以买卖股票做自营的(当然自营额与净资本之间也有比例)。同样,基金公司的资金绝大部分也来自基金投资人,其参与股票投资也是有杠杆的,如此等等。所以,带着杠杆的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并不违规,这同去年股灾场外配资高杠杆性质不一,不能同日而语。

  第三,如何看待万能险举牌?

  据报道,宝能、恒大、安邦等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资金大部分来自万能险,而“保险姓保”,万能险将保障和投资混为一谈,违背了“保险姓保”的原则。其实,错不在万能险(美国等海外市场也有很多万能险投资股票的呀),而在期限错配。万能险本是寿险的一种,“寿”者自然是长期资金,像恒大寿险那样将万能险资金“快进快出”,当然不行!

  应该说,在机构投资者中,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理应对稳定资本市场起到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这一次“敲打”,有关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管理和规范,切勿倒洗澡水也把孩子一倒了之。

责任编辑:任倩倩 SF018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