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周刊 市场刊》特约作者 胡东辉
突如其来,一年多前被葛文耀[微博]迎进门的平安信托,一举罢免了其上海家化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职务。A股市场立刻炸开了锅,因为平安信托全资拥有的上海家化集团,是A股上海家化的第一大股东,显然葛文耀的上海家化董事长职务也已岌岌可危。从媒体的普遍反应来看,葛文耀获得了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媒体对平安信托则颇多微词,认为其违背了当初竞购上海家化集团时的承诺,有卸磨杀驴之嫌。
葛文耀执掌上海家化28年,树大根深,凭借微博阵地频频发声,展示其一路带大上海家化的功绩,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因此舆论的天平明显偏向了他,很多人为其抱不平。但就事论事,这次平安信托罢黜葛文耀并不是经营方向之争,而是提出了非常严重的指控,因此必须非常严肃地对待。
平安提出的是刑事指控
平安信托向媒体发布的声明显示,罢免葛文耀的具体原因是,“今年3月以来,上海家化集团控股股东平安信托陆续接到上海家化内部员工举报,反映集团管理层在经营管理中存在设立‘账外账、小金库’、个别高管涉嫌私分小金库资金、侵占公司和退休职工利益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涉案金额巨大。目前,相关事项正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这里平安信托提出的实际上是刑事指控,用词是“违法违纪”、“涉案金额巨大”。一旦“涉案金额巨大”,也就触犯了刑律,这就不可能再私下和解,必须向公检机关报案,否则平安信托就是知情不报,涉嫌渎职。
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平安信托不可能公开提出如此严重的指控,否则就变成了诬告。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有内部员工的举报,而且是“陆续接到”,说明有多人举报。在时隔两个月之后,平安信托最终下定决心罢免葛文耀在上海家化集团的一把手职务,应该是在调查之后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如果平安信托的指控是成立的,那么,不管葛文耀过去的功绩有多大,都必须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平安信托的指控是明确的,而葛文耀的回应却是顾左右而言他,有点文不对题。他承认打了“擦边球”,给退休职工建立了“共享费”。这显然不是平安信托指控的内容,如果“共享费”全部用来补贴退休职工,平安信托就没有理由说是“侵占公司和退休职工利益”。平安信托指控的是“个别高管涉嫌私分小金库资金”,葛文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回顾他带领上海家化从400万一路做到300亿的历程,对指控之事则以担责来回避。两相比较,主动权显然已经掌握在平安信托的手里。
资本比国资控制力更强
现在的舆论仍然习惯于从道德的角度来评判是非,民族品牌的宏大叙事为葛文耀加分不少。一年多前平安信托竞购上海家化集团的时候,得到葛文耀的力挺,最终如愿以偿入主上海家化,因此人们将今天平安信托罢黜葛文耀理解为忘恩负义,并且上升到民族品牌存亡的高度。其实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如果平安信托为了“感恩”而对发现的问题放任自流,那才是一种失职行为。丢开感情因素,如果上海家化确实存在平安信托所指控的问题,那么平安信托的所作所为恰恰是负责任的表现,应该得到肯定。葛文耀做大上海家化居功至伟,但这不能成为他可以违法违纪的挡箭牌,如果平安信托的指控属实,那就应该一票否决。
平安信托投入51.09亿元巨资全资拥有上海家化集团,间接控股上海家化,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绝非普通的财务投资者。平安信托所指控的问题,显然不是平安信托入主上海家化以后才出现的,而是在国资控股时期就存在的。过去国资委对这些问题一直没有任何反应,这说明国资委的监管是缺位的。现在反而是平安信托的监管更到位,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恐怕也出乎葛文耀的意料。
一年多前葛文耀欢欢喜喜地把平安信托迎进门,以为产业资本会比国资委更宽松,他要走市场化的道路。现在他领教到了产业资本的厉害,他却不找市场找政府了,直接向国资委求助。其实国资退出以后,国资委已经不能再对上海家化进行干预了。葛文耀身在国资羽翼下时以为受到了过多束缚,现在知道产业资本的控制比国资强得多,他已经失去了强有力的国资靠山。葛文耀现在已经看清了形势,所以在本月16日的股东大会上公开服软,就自己没有搞好与大股东的关系道歉。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怕现在平安信托已经欲罢不能了。
进入【上海家化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