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葛文耀:联手PE推动时尚产业

2013年05月18日 04:3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潘沩 上海报道

  4月16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家化(600315.SH)董事长葛文耀[微博],事后诸葛亮来看,那时葛文耀和平安信托已经开始关系恶化。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时候,临近退休年龄的葛文耀兴致勃勃地大谈他对时尚产业的兴趣,并称他将出任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会长,打造一个大时尚产业生态链;

  但同时,葛文耀举动的背后,显示了他对平安信托的妥协——他放弃了从平安系获得资源,而是另外搭建平台。

  这在当时也让记者有点意外,也曾猜想葛文耀是否在为自己退休后的事业平台做铺垫。但从此后的各种事由回头推想,斯时葛文耀和平安信托的分歧已经无可挽回,葛本人对此也是清楚的。

  公开信息显示,在投资之初,平安信托曾对上海国资委的承诺:“为家化集团提供360度保险支持、银行信贷、债券融资等全方位金融支持,并针对家化集团日化产业链延伸、化妆品专卖店、直销品牌、SPA 汉方店、 精品酒店、旅游项目开发、高端表业等时尚产业拓展承诺追加人民币70亿元投资。”

  在家化集团一些相关人士看来,平安信托的这些承诺,并未兑现,而葛文耀也不得不另造平台,寻求与PE基金合作,来实现他的产业布局蓝图。

  冲突焦点之一:“海鸥”事件的前后

  《21世纪》: 家化2012年的业绩很好,前段高管出售了一小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有人猜测高管是不是为了卖股票而有意释放业绩?

  葛文耀:我现在抛掉的股票,是2007年期权激励的,都持有了6年。我们当时买股票都借钱的,家化是一份工资制度。我借了1000万,其他人借了五六百万,借的钱要给利息。我就抛掉几万股,要还钱。

  去年期权激励的股票,今年一点都没有解禁,不能抛。我后面的股权数量还要多,靠短期行为维持不了。

  《21世纪》:最近家化会有什么大的动作?

  葛文耀:可能会参股几个外资品牌。

  《21世纪》:平安不反对?

  葛文耀:投化妆品它不反对,它只要提意见。

  《21世纪》:您还做天津海鸥(全称是“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吗?

  葛文耀:我会给它当顾问,再招募一个4到5个人的团队过去,这个团队会持有少量股票。这也是避免引发地方品牌归属问题。

  《21世纪》:那天津海鸥谁来出资?为什么您对它这么执着?

  葛文耀:它(天津海鸥)不缺钱,有几家基金都想进去。

  海鸥的核心技术很强,很多方面不亚于瑞士;但高层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有待提高,企业没有市场部,也没有设计师。

  我们家化有40个工业设计师,这还不够用,还要再外聘设计公司。

  别人可能会看到它这是不足,但对于企业家而言,发现问题就是找到机会--天津海鸥只需要建立一个7到10人的市场部,然后根据市场反应来开发、生产、销售、推广产品。很快它就能盈利。

  手表能做好,比化妆品分量重,它可以做成奢侈品。好项目我一定要做好。他们(指平安)不做实业,我比较喜欢做手表。

  联手PE推动时尚产业

  《21世纪》:您对时尚产业一直有强烈的兴趣,包括平安进来前,对国资委承诺的也是出资协助家化集团进行时尚产业拓展。那您如何定义时尚产业?其中有哪些细分行业?

  葛文耀:时尚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介于大众消费品和奢侈品之间。相对于大众消费品,它是高附加值的。

  以前大家理解先进制造业都是造船、钢铁,现在看,高毛利、高附加值的品牌企业可以算做先进制造业。

  具体可以参见我们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未来的会员单位: 第一类是时尚制造业企业,目前已有的会员单位有家化、海鸥、鄂尔多斯等;第二类是时尚服务业企业,主要是一些餐饮、酒店、会所,现在已有的会员有小南国、天天渔港等;第三类是为以上两类会员服务的企业,统称为高智商服务业企业,如猎头公司、模特公司、PE公司、咨询策划公司等,目前已有的会员有红杉资本、上海模特协会、广告界“金投赏”组委会等。

  《21世纪》:那协会跟PE机构是怎么合作的?

  葛文耀:我邀请沈南鹏[微博](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出任副会长。还会引入其他PE机构。

  PE基金需要找项目源,协会会有它们想要的好项目;PE也能为中国的时尚品牌做很多事:PE去收购全国的品牌和国外的品牌来运作。

  像美国的PE,比如(贝恩资本创始人)罗姆尼专门收购濒临倒闭的企业,然后将企业扭亏为盈。

  《21世纪》:可能会有人有疑问,您60多岁了,为何还雄心勃勃去打造时尚产业?

  葛文耀:我2007年向市政府提出上海要打造时尚产业;也是2007年,家化的愿景作了调整,以前是在日化的若干领域打造领导品牌,改成了要成为时尚消费品的中国代表企业。

  其实当时条件不够成熟,现在中国做品牌的时机到了。

  外资品牌光环在退却,它们背后的世界三大经济体都出了问题;中国的制造水平有了很大进步,研发水平和营销能力逐步提升——此消彼长之下,有助于打造本土品牌;其次,中国的80后有2.34亿,加上70后、90后,都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消费的主体,他们对“国货”的接受度不低;最后,近期国家领导人和第一夫人外出访问,身上穿戴的、对外赠送的都是国货,兴起了一股国货热潮。

  《21世纪》:您又做海鸥手表,又做协会,不担心会影响上市公司主业吗?

  葛文耀:做化妆品还是我的重中之重。

  海鸥那边,我一个月去一次就行了;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我在那不会有办公室,主要提供思路和指导,不干涉具体执行和事务。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王岐山:中央巡视组要找出老虎和苍蝇
  • 体育国王杯-C罗进球+红牌 皇马1-2丢冠 视频
  • 娱乐陈好及央视主持张羽卷入刘铁男贪腐案
  • 财经20%个税被指劫贫济富:越没钱交的税越多
  • 科技联想立“军令状”:两年内在华打败三星
  • 博客罗援少将:琉球肯定不属于日本
  • 读书最后逃离大陆的国军:异域孤军沉浮记
  • 教育毕业生爽约创新高:75%雇主遭放鸽子
  • 育儿人贩因小孩聪明卖不出去将其溺死(图)
  • 谢百三:全球股市都在涨 中国股市怎么办
  • 钮文新:日本将把中国当成自动提款机
  • 冉学东:日本经济为何突然雄起
  • 梅新育:CPI和PPI走势背离意味着什么
  • 安邦智库: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增长
  • 叶檀:中国外围经济环境极糟
  • 陈虎:中国房地产崩溃是否已倒计时
  • 徐斌:计划经济时代的通胀记录无意义
  • 丁志杰:五招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 刘杉:家化事件折射金融资本青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