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核查令能否拦住一批万福生科

2013年03月08日 01:32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李隽

  “企业的业绩可以有好有坏,但是业绩必须是真实的。”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

  万福生科(300268.SZ)这家2011年9月27日上市的公司,成为创业板开板以来“被逮”的首家涉嫌欺诈上市公司。此前在2012年半年报公布之后,万福生科即被曝业绩造假。上周五,万福生科更是公开承认,“2008~2011年财务造假,虚增7.4亿元营业收入,虚增1.6亿元净利润。”

  在证监会今年初展开史上“最严核查令”的背景下,潜在的“万福生科”会不会被逼退?分析人士认为,在淡化盈利审核的背景下,主板和中小板拟上市公司需要对过去三年业绩“榨干水分”,但这并不代表未来业绩就能向好。而对创业板而言,相信会“逼退”更大比例的企业,也会有部分企业因为业绩增长不达标而需要转板,或者以其他方式上市。

  榨干主板中小板项目“水分”

  “你公司在目前阶段抗风险能力较弱,无法对你公司的成长性和持续盈利能力作出明确判断”,“上述情况将对你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这是过去几年时间,证监会发审委否决大量公司上市申请的理由。然而在今年2月底,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将修改新股发行条件,逐步淡化对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

  华南一家知名券商投行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证监会的表态可以理解为淡化了对成长性和持续盈利能力的判断,而事实上这恰恰是过去不少拟上市公司被否决上市申请的理由。该负责人称,尽管“核查令”主要是对过去3年的财务数据,但过去不代表未来。事实上,监管层多次公开强调要加大对风险因素的披露,招股书对经营风险都要做出更多提示。

  一位广州投行人士称,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对中小板和主板,只要榨干“水分”就行了,需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也没有什么业绩增长要求。“见到一些资质不是太好的企业,我们会劝他们放弃IPO,因为一旦材料报到会里就没有‘回头路’了,毕竟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他表示。

  上述投行负责人认为,“核查令”主要是针对近三年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这种核查是不能预见未来业绩的,也不需要对未来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风险作相应分析。在专项治理下,一些“包装”过度的项目企业会主动撤走申报材料,而2012年业绩下滑的某些企业,如果财务账目真实性没有太大问题,未来需要登陆中小板理论上依然有一定的机会。

  或逼退更多创业板“劣质公司”

  “创业板有净利润或收入的增长要求,或许会成为撤材料的重灾区,从已经撤材料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上述投行负责人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上述投行人士也表示,去年经营不佳,某些企业给业绩“注水”的冲动会更强烈。此次专项检查行动中,也会有因担心财务包装“露馅”而主动撤材料的项目。此外,如果去年的经营状况不佳,财务指标下滑严重,业绩不达标的企业也会被迫“撤退”。

  深圳一家知名券商高管称,如果投行查出企业有问题,或者是原来就知道企业有各种问题,原本还想“闯一闯”,现在这么严格审核的背景下,投行就只好劝说企业放弃了,毕竟现在投行也都很怕手上的IPO项目出问题。而对创业板来说,相信这次核查令会逼退更大比例的企业。另一方面,如果有些企业因为过去的业绩成长达不到创业板要求,要想转向中小板或其他途径上市的话,需要先从创业板发审委撤材料,然后在主板发审委重新提交,当然也要“重新排队”等候。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案件正在侦查阶段
  • 体育欧联杯-贝尔破门国米0-3热刺 切尔西0-1
  • 娱乐李天一涉嫌强奸罪被检察机关批捕
  • 财经国税总局: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没可能
  • 科技网络发票管理办法公布:4月1日起施行
  • 博客两会代表委员博客 温家宝十年影像记忆
  • 读书朝鲜战争除志愿军外还牺牲了多少人
  • 教育教育部长:取消高考会让有钱人占便宜
  • 育儿3.8女人节-当妈后也做幸福的小女人
  • 朱恒鹏:政府是否应该增加医疗投入
  • 陈永昌:从两会看中国经济的运行走势
  • 金岩石:女权经济 强悍的生产力
  • 罗天昊:中国应开放移民 引进1亿女青年
  • 刘石:谁为李杨代表5年赚300亿的牛皮埋单
  • 叶檀:铁道部改革只有用中国模式
  • 刘杉:中国开始收缩货币政策
  • 章玉贵:房地产调控难见显效的三大症结
  • 王海滨:香港地产高价的悖论
  • 朱恒鹏:以药养医局面为何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