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我国深化改革阶段,我们在1988年以后,曾经实行了治理整顿三年的政策。我们在1993年之后,又实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三年的政策。而在2003年6月之后,又实行了长达五年以上的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国政策收紧的时间就长达十一年以上。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底什么才是“科学发展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国经济总是忽冷忽热,我们之所以老是用收紧的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是在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以简单的规模不断重复扩大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是一种粗放经营式的、外延扩大式的经济增长模式。技术水平不高,必然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能源转化率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的能源转化率只有33%,比国外平均水平低十个百分点左右。而规模的不断扩大,使这一状况进一步加剧。因此,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资源瓶颈的制约,从而产生经济过热。
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就必须改革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走一条在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依靠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道路。这是一种以科技发展为动力,集约化经营,内含扩大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忽冷忽热,以及不断使用从紧的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状况。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推出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投资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政策的放松和扩大投资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改革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我们应当在扩大投资的过程中,注重向有关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将投资重点放在技术创新、节能环保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上。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当前在四万亿全面拉动内需的投资项目中,对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太少,应进一步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
第二,通过政策鼓励节能、环保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条件成熟的节能、环保企业可以考虑优先上市,拓宽节能、环保企业筹资渠道。
第三,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向节能、环保产业投资,从而有效扶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第四,考虑发行有关节能、环保的特种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第五,建立清洁能源基金,鼓励民营经济推动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第六,健全节能、环保企业的贷款担保机制,克服节能、环保企业的融资障碍。
第七,利用项目融资,吸收境外资金,参与国内节能、环保项目建设。
第八,政策上扶持环境交易所建设,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实现节能、环保领域的资源优化。
提案五、将社会保障卡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范畴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关系到社会民生、国家安定。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作为广大受保障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核心凭证,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保卡是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应用于劳动保障各业务领域,存储受保人个人信息的专用卡。社保卡的广泛使用,有利于提高国家社保管理效率,降低社保行政成本。
目前我国社保卡的发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我国当前社会保障的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1、 缺乏统一管理
社保卡目前虽然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归口管理,但在实际项目实施中,多以地级城市为单位实施行政区域规划管理,缺乏全国统一的强有力管理。而各地均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地管理制度,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不同的管理模式导致社保卡在各地不能通用,无法实现社保卡异地转续。
2、 缺乏统一发放
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按照国家标准发放社保卡的地级以上城市为102个,实际持卡人数为4000多万人。从总体情况上来看,我国社保卡发放普及率较低。按地级市统计,社保卡发放普及率不足40%;按总人口统计,发放普及率仅为3%。这与国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差距甚大。
3、 缺乏统一标准
尽管国家已颁布关于社保卡的统一标准,但各地方在发行社保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卡片规格、存储信息、适用范围和功能等方面与国家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磁条卡、存储芯片卡、非标CPU芯片卡、社保本(纸质)和标准社保卡混用现象比较突出。
以上问题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合理解决社保卡的问题,对于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借鉴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立法后顺利统一发放的成功经验,将社保卡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范畴中,增订包括社会保障卡的概念、管理、发放、标准等内容。
通过法律途径来规范、约束社保卡的发放、使用和功能,在全国范围内树立社保卡认可度和可识别度,由政府统一管理监督,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群众消费信心,增加居民当前和长久的消费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增长。
提案六、协调市政规划与高校园区建设矛盾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化和规模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北部规划开辟了沙河高校园区。按照计划,将有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国家重点大学搬迁入内。
但在沙河高校园区的建设中,还存在着市政规划设计与校区建设不协调的问题,甚至出现将城市铁路和公路规划在学校校区内部的情况,矛盾比较突出的是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作为中国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科领域的重要科研创新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学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学校内共有师生19,000余人,而位于学院南路的老校区占地面积仅有220亩,远远低于教育部制订的生均占地面积的标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校的发展建设,原有校区已经无法继续满足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因此,中央财经大学于2007年9月开始施工建设位于沙河的新校区。
但是,在迁址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发现新校区建设与市政规划存在着矛盾:在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内,按照市政规划将有一条城市铁路(北京地铁昌平线)以及一条公路(南丰路)横穿学校校区。这样的规划,将直接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造成学校校区的严重分割。城铁与市政公路穿行校区内部,将完整的校区切割为几块,不仅直接占用了有限的校区建设用地,而且破坏了校区的环境和整体布局,使学校建设和教学设施的安排难以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第二,严重影响师生的学习生活。学校宿舍区与教室、食堂被城铁和市政公路分离,给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
第三,有可能产生很大的噪音污染。城铁和公路穿过校区内部,机车通行时产生很大的噪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
第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城铁和公路穿行校区内,会大幅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对师生的人身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第五,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穿行校内的城铁与公路的保养和管理问题,会涉及到一系列相关部门,这样就带来了高校园区在管理上的复杂性。同时,城铁与市政公路通过校区,将导致社会闲杂人员随意通过校区内部,给学校的校区管理和学校安全稳定带来很多问题。
为解决这种市政规划与高校园区建设存在矛盾的问题,我们建议:
市政规划部门应重新考虑和调整设计规划方案,改变穿越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的城市铁路和公路的设计规划。把城市铁路、公路规划在学校园区外侧,或者将经过校区的铁路线路改走地下,将公路做好封闭工作并加装隔音墙等降低噪音的设施。这样,可以保证学校园区的相对独立,有利于学校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校对校区内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管理,有利于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为学校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学习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