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券时报:建设一个强大的A股主场(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07:1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此外,综观全球金融强国演进的历史,我们发现,但凡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较强话语权的国家,无一不拥有强大的国际化的本土市场。本土市场伴随本国综合实力的崛起而崛起,进而成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这是英、美、日、德、法等老牌帝国夺取国际金融话语权的基本路径。我们认为,中国角逐国际金融话语权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的前提下,做大做强A股市场和人民币债券市场,然后通过扩大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使中国资本市场逐渐融合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下大力气发展本土资本市场,不下大力气推进本土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扩大中国国际金融话语权必将流于空谈。

  惨痛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短期内仍不具备挑战美元霸权的实力,也无力改变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国一股独大的局面。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企业、中国资本出海,仍将面临客场作战、在别人的地盘上刀口舔血的种种不利因素。对此,我们既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也要增强建设A股主场的紧迫感。

  基于A股主场发展战略,我们认为,应该只争朝夕,加快优势资源向A股市场集中的进程:优秀的本土公司,优先在A股市场上市;优秀的红筹公司,抓紧时机回归A股市场;大股东优质的资产,抓紧时机注入A股上市公司。应该只争朝夕,拓宽A股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推出创业板,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丰富A股市场产品线。应该只争朝夕,疏通社会资金进入A股市场的渠道,创新外汇储备用途,使之能为建设A股市场所用。应该只争朝夕,缓解当前困扰A股市场的大小非解禁股减持压力,帮助市场走出低谷,走向复苏。

  基于A股主场发展战略,我们认为,应该正确处理好A股市场、香港市场以及其他海外市场的关系。A股市场是主场,应该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发展,适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最终目标是成为国际化大市场。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中国争夺国际金融话语权的重要舞台,应该继续大力支持,同时要谋求改变中资机构在香港市场话语权旁落的局面。其他海外市场,哪怕繁花照眼,对中国企业、中国资本来说,也始终不改其客场本质,我们可以大胆利用,但一定要提防其中的风险和陷阱。

  我们相信,新的一年里,任凭国际金融危机惊涛拍岸,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重重,只要我们站在建设A股主场的战略高度,就一定能找到办法,帮助证券市场走出低迷,实现稳定健康发展。而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A股市场,本身就是对中国经济、和谐社会和全球金融市场最大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