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尹中立:对政策救市不要寄予太高希望(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 03:20  每日经济新闻

尹中立:对政策救市不要寄予太高希望(2)


  要使深处“囚徒困境”的基金经理摆脱“困境”,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外在环境,光靠几道政策或几篇文章是难以奏效的。那么,在“囚徒困境”的背景下,什么因素对市场起关键的作用?答案是“趋势”。只有当市场发出明确的上涨的趋势时,基金经理们才会倾向于增加仓位,出现买股票的从众行为。

  第二个因素是市场容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股市总市值与金融总量及GDP总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历史数据看,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的比例应该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为合理的速度,超过该速度可能会出问题。

  从1991年到1998年间,我国股市流通市值占GDP比例大致保持了年均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1999年,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不切实际的“超常规”增长,2000年和2001年流通市值占GDP比例迅速地提高到10%和18%左右。而2007年底,沪深流通市值占GDP总值的比例曾高达50%,总市值占GDP的比例则超过120%!这必将带来极端的市场调整。

  笔者认为,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体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比例关系,我们无法知道这个比例究竟多少合理,但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它们之间应该是有关系的。

  当前股市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股市的总流通市值在迅速增加,而我国金融资源的总量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增加,储蓄存款的总量在2005年以前一直是股市流通市值的10倍左右,到2007年末储蓄存款只有股市流通市值的2倍,按照目前的股价计算,到2009年末股市流通市值与储蓄存款之间差不多是1比1的关系。因此,市场对大小非产生恐惧是可以理解的。

  从估值的角度看,我们股市的价格水平已经很接近国际成熟市场的水平,但由于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偏高,股价有可能跌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

  要修正股票市场与GDP之间比例的失调,有三条途径:一是股价下跌,将市值缩水,这意味着股市将继续大幅度下跌;二是将股市冻结(将部分大小非停止流通,或将流通的时间拉长),停止新股发行,等待GDP的增加;第三种方法是对大小非征收有差别的资本利得税,锁定时间越长税率越低,用税收手段调节大小非的减持速度,从而控制股市流通市值的增长速度。

  无论如何,是该认真重视和研究股市规模与GDP规模之间关系的时候了,为了各种各样目的而回避这个矛盾的做法将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在这个矛盾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之前,期待政策救市是不明智的。

  第三个因素是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它将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盈利的预期。

  金融危机通过两条途径影响实体经济:一是信用环境恶化,导致金融体系的信用收缩,所有经济实体都会感到资金短缺;二是消费与投资的预期改变,当危机来临,所有消费者将减少消费,企业家也开始减少投资,使经济急剧进入恶性循环。

  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欧洲大部分国家及美国、日本已经陷入衰退,这些国家的经济从9月份开始都是负增长,全球贸易往来已经陷入严重不景气状态。

  美国和欧洲各国国内消费需求下滑,拖累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国的经济目前对外依存度高达60%,外贸行业对GDP贡献占到20%以上,而国内出口最大的就是欧元区和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如果这些国家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势必影响到我国的出口。

  从已经公布的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报告看,部分行业已经出现明显的业绩下滑的情况,但笔者估计,真正的影响是从9月份才开始的,第四季度的业绩下滑将比第三季度更剧烈,2009年可能会出现很多行业亏损的局面,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下滑至少为50%,这是我国的经济增长特点决定的。

  因此,从静态看,我国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很便宜,但如果将预期的因素考虑进去,情况则完全不同了。这也是当前市场最忧心的问题之一。

  总之,市场已经出现重大变化,无视这些因素的变化,简单地救市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