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人民日报:要保护好投资者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08: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再融资应公开透明

  人民日报:股市怎样走出大起大落

  作者:曲哲涵

  保护好投资者利益,应下大力气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股市的监管;灵活调控,及时沟通信息

  去年10月以来,短短5个月时间,上证综指从6124点的峰值跌至3300多点,面对持续蒸发的市值,股市中恐慌情绪日益蔓延,呼吁政府救市和反对救市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对于尚不成熟的中国证券市场,政府的责任在哪里?

  毋庸置疑,无论是成熟股市,还是我们这样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政府的责任都在于培育和维护市场的成长,在于保护广大投资人的利益。

  近年来,有关部门在下大力气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培育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股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但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新股发行、大小非解禁、券商创设、税制调整以及对违法违规者的惩罚等方面,制度设置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比如,怎样区分企业是合理融资还是恶意圈钱?相关制度尚不明确;大小非解禁已然兵临城下,而缓解套现冲击的制度依然缺位;如何对上市公司的分红形成硬约束,促进市场理性、价值投资?有关规定也无刚性。

  实践证明,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完善制度框架是确保其健康发展、不大起大落的先决条件,而非边走边看的探索性课题。因而,对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抓紧研究,及早完善,避免个别事件蔓延,影响全局。

  进一步加强对股市的监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是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必要保障。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已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国家法律与部门规章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但由于监管机制还不完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还不够强,一些违背市场规则的参与主体没有受到严惩,致使“游戏规则”缺乏威慑力。比如:机构老鼠仓、内幕交易时有发生;信息披露的规范、透明和及时性尚不充分;机构控盘、拉升打压,加剧市场波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股市本就有涨跌,在公平、透明的制度框架内,投资者愿意承受收益的增减。可如果是违法违规者牟取暴利,安分守己者受损埋单,股市的起伏就不仅仅会制造出财富的“黑洞”,还会加大收入差距,影响社会的和谐。

  保护好公众投资者利益,还需要灵活调控,及时沟通信息,澄清各种传言。今年以来,沪深股市振荡加剧,投资者信心受挫,投资行为趋于短期化,各种猜测、传闻铺天盖地,需要相关部门及时阐明政策、披露信息,不给始作俑者以机会。

  在股市出现泡沫风险时,有关部门不断扩大股票供给、引导投资行为、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体现了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如今,在投资者利益严重受损、信心颓败、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动摇的时刻,人们也期待着相关部门有所作为。

    相关报道:

    投资者不需要保护吗

    底在何方:在千万投资者的心底

    马明哲的高薪让投资者弄清了两个问题

    小长假投资者大单抄底实物黄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