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莫认“起点”作“终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11:24  新民周刊

  “损失会是多少,我们甚至还没有触及皮毛。我认为我们根本没有接近终点。相反,我们才刚刚开始。”

  撰稿/刘文越(本刊驻纽约特约记者)

  去年5月,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说:“我们认为,次贷市场不会对其他经济领域或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然而,3个月后次贷危机全面爆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投资者损失惨重。

  2007年最后一期的美国《商业周刊》毫不客气地把伯南克的这句大话列为当年“十大最失败预言”之一。

  危情溯源

  听现在美国政府官员的言语,似乎仍依稀可看到伯南克当时的自信。

  比如,美国总统布什,他在最近多次讲话中就反复强调,美国经济仍有弹性,虽有所困难,但美国肯定会度过难关。

  但事实胜于雄辩,从布什最近一系列举动——紧急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法案,紧急约见国会领导人商讨对策,加之日前美联储紧急大幅降息0.75个百分点救市,都可以看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衰退并非杞人忧天。

  美国经济糟糕,会糟糕到什么程度呢?

  先看次贷危机的直接损失。按照《华尔街日报》的统计,次贷危机已造成全球金融机构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一些赫赫有名的大银行现在都亏损累累。

  在次贷上受损失惨重的,不只是投资于相关理财产品的银行。股市的巨幅下挫,更导致众多机构和散户血本无归。而当初举高贷购买房屋的住户,现在很多则面临无钱还贷、房屋被收的命运。

  IDEA全球研究咨询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乔·布鲁苏埃拉斯坦言,损失之巨大可能令人吃惊。他说:“损失会是多少,我们甚至还没有触及皮毛。我认为我们根本没有接近终点。相反,我们才刚刚开始。”

  他的观察确实不错。至少从目前的状况看,次贷危机还在朝最糟糕方向发展。因为按照放贷时间推算,很多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拖欠还贷高峰尚未出现。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将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资本经济公司的保罗·阿什沃思则认为,即使能度过第二和第三季度,以后的日子仍可能是危机四伏,道理很简单——“各公司会隐瞒或拖延报告损失。因此,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危机外溢

  与中国现在存在流动性过大不同,次贷危机给美国,也给发达经济体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则是损失严重的金融机构惜贷成风,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信贷之于经济,犹如血液之于生命。信贷不足,消费和投资就难以持续,整个经济体自然就无法正常运行。

  次贷危机源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

  2006年初美国房市急转直下,至今新房开工量已下跌40%左右。在旧房方面,2007单户住宅旧房销售量出现25年来最大降幅,销售平均价则出现美国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首次全年平均房价负增长。

  在美国住房市场上,旧房销售是主力军,其销售量占到了整个房市销售量的约85%。一些专家认为,房价可能还要下跌15%至20%,然后才会触底反弹。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他预测,抵押房屋被没收在今年将会加速,银行会遭受更大的损失。这就会削弱银行的贷款能力,从而进一步减慢经济活动的速度。最终的结果就是,美国经济走向严重衰退。

  鲁比尼说:“我们正面临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这不仅是次级抵押市场的问题。在整个金融系统都出现了同样的草率借贷。不仅是抵押贷款,现在连信用卡和汽车贷款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到处都是有毒垃圾。”

  与伯南克当初预言的恰恰相反,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其消极影响正向美国经济基本面扩散,美国近来消费不振、失业上升,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其中,12月美国失业率跃升到2005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5%,当月0.3个百分点升幅也创下“9·11”事件以来的最大单月升幅。

  在楼市降温、次贷危机恶化、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低失业率已成为美国经济强健的心理支撑,但近来失业率的突然上升,则成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的最直接证据。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就认为,美国经济正在呈螺旋型下降,每则负面新闻都会引发新的负面新闻。房价下跌削弱了房主抵押贷款的能力,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能力。对消费开支紧缩的担忧促使企业放慢雇用,限制工资增长,从而进一步限制消费开支。

  按照美联储费城分行最近的一份报告,美国已有约一半州的经济活动收缩,换言之,这些州经济可能已陷入衰退。

  面对严峻的形势,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可能事实上美国经济已经处于衰退状态。

  滞后之患

  应该说,在次贷危机并引发美国经济衰退问题上,布什政府和美联储也早有预感,且各有应对。

  以布什政府为例,除了反复强调美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以安抚人心外,布什提出刺激经济的退税一揽子方案。整个一揽子计划耗资1400亿-15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GDP的1%,按照布什的说法,救助方案有足够的规模和效力,一旦实施,将能使本来就稳健的美国经济获得新动力,并能确保美国工人和小企业主避免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好布什的政策,一揽子方案公布后,美国和全球股市不涨反跌,就显示投资者对该方案可行性和力度的担忧。

  首先,一揽子方案何时才能出台?

  按照美国的相关程序,布什的一揽子方案还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尽管国会领导人已就此达成协议,财政部长保尔森也表示,将加快退税支票的寄发。但由于整个程序需要时间,美国民众最终接到退税支票,可能必须要等到5月底或6月初。

  2001年“9·11”事件后,为刺激当时的经济,布什也提出了类似的经济振兴计划,该计划也最终被拖延至2002年3月才出台。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时间滞后可能也是这个方案最致命的弱点。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主任皮特·奥斯泽格(Peter Orszag)就认为,刺激经济的时机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在经济缓慢增长或是衰退时政策不能鼓励消费增长,这个方案将不会给经济带来帮助。”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像美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即使是有意义的政策也要几个月后才能见效,而“到政策见效时,美国可能已经陷入经济衰退”。

  其次,该法案规模是否已经足够?

  在美国经济暴跌后,白宫也暗示,布什可能加大救市力度,这意味着其最终规模可能超过1500亿美元。一些经济学家就担心,过于庞大的方案最终可能会事与愿违,引发通货膨胀或使财政赤字变得难以收拾。

  让许多美国经济学家不满的是,布什政府是最会花钱的政府,布什上台后,不仅花光了克林顿时期积累的大量财政盈余,而且让美国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赤字包袱,加上美国的外贸赤字,这就是布什政府备受外界诟病的“双赤字”。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就直言不讳地批评,布什提出的方案目光短浅,当经济开始走向低谷的时候,政府希望通过减税挽救经济,实际上是“吃掉玉米种子而不去担心下一年的收成”。

  布隆伯格认为,目前布什政府最根本的,不是大规模退税,而是阻止住房市场继续下滑。“当一个家庭即将失去自己的房子时,减税又能有什么用呢?”

  在他看来,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建立预算对长期基础建设开支进行监督;向那些还贷有困难的家庭提供金融咨询服务以及贷款补贴等帮助;修改移民法以引入更多劳动力等。

  鲁比尼也认为,布什主张的退税却似乎能鼓励开支并增加就业机会,但是,要确保经济增长回弹至少需要退税3000亿美元或4000亿美元,政府可能承担不起这么大数量的退税。他说:“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措施,那都是做做样子而已。” 

  伯南克的困境

  在应对次贷危机和经济衰退问题上,身为美国中央银行的美联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想过去20年经历的多次经济危机,美国经济最终能恢复生机,白宫的决策固然重要,但更多的人则将功劳归于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

  与中国央行决策体系不同,美联储主席虽由总统提名,但其具体决策不受政府影响。一般情况下,降息提息等重大决策都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决定,该委员会一年8次例会,因此美国的降息提息日期基本也都固定。

  布什的一揽子计划没有奏效,全球股市因美国经济衰退恐慌出现暴跌,彻底打乱了美联储的救市步骤。1月22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在伯南克的召集下紧急行动起来,通过电话会议达成一致,并赶在当天美国股市开盘前降息0.75个百分点。

  降息作为美联储的撒手锏影响深远。伯南克此举也果然不同凡响,紧急降息使全球股市止跌回升,一度欲哭无泪的投资者终于可以暂时舒一口气。

  美联储的紧急举动目的大概有二:近则担心1月22日美国出现股市暴跌,使局势一发而不可收拾;远则希望大幅降息避免经济衰退,重拾投资者信心。

  近期目标是达到了,但美联储的果断出招也遭到外界的批评,因为此前的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月底的例会上降息至少0.5个百分点。

  英国《经济学家》网站就发表文章说,美联储提前一周突然降息,确实显得过于惊慌,“在人们对经济越来越忧虑的情况下做出这样大的反应可能是对的,但是选择的时机让人迷惑”。

  持同样看法的英国《金融时报》也表示,大幅降息是有道理的,但是伯南克明显是对市场做出反应,这是危险的。该报说:“这种‘紧急’降息有可能给人造成美联储惊慌失措的印象。”

  美联储前官员文森特·莱因哈特(Vincent Reinhart)则认为,美联储现在处境艰难,因为它的最新举动完全是受市场推动的无奈之举,“假如市场接着下降,你这样做是否会破坏自己的可信度?我想他们正这样做”。

  一些经济学家则担心,降息是以牺牲经济的长期健康为代价的,只能起到短期促进作用,因为廉价货币会鼓励愚蠢的投资,美国此前的科技股泡沫就是一个例子,导致此次次贷危机的房地产泡沫更是一个直接的教训。

  在当前通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持续降息在增加市场流通性的同时,也会促使通胀进一步加剧,而如果应对不慎,美国有可能重复上世纪80年代初经历的“滞胀”局面。

  对于最新一轮全球股市的暴跌,一些分析人士则认为,原因可能不过是市场对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违规操作巨额亏损做出了过度反应,伯南克也许出现了判断错误。

  伯南克无疑正面临着其上任美联储主席以来的最严峻考验,对于他的果断出招,喝彩者少,批评者多。

  倒是他的前任格林斯潘,虽对布什批评有加,对伯南克却颇多维护。在去年次贷危机突然恶化、伯南克果断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后,格老就公开表示,伯南克的决定非常不易,因为人们很难对未来进行预测。

  可以说,现在的伯南克表面果断,其实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并努力在通胀上升和经济衰退的两大风险夹击下小心应对。对于当前高度敏感的市场来说,伯南克一招不慎,其带来的影响将可能是灾难性的。

  但换个角度看,按照索罗斯的说法——现在美国正经历二战后最严重经济危机——但美国股市至少到目前尚未崩盘,那么也可以说,伯南克并非一无是处,误判虽偶尔有之,但其总体应对之策还是颇为高明的。

  经济危机也往往造就传奇。想当初,格林斯潘刚接掌美联储,也曾碰到股市崩盘危机,他沉着应对,最终让美国经济化险为夷。正是资本市场的大风大浪,奠定了格老“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的威望。

  以含糊其辞为特点的“格林斯潘式风格”,更成为格老安抚市场的有效手段,遗憾的是,一贯表情严肃的伯南克,并不具有这种政治表演天赋。

  伯南克在进入美联储前,曾被誉为“神童”,是一个造诣深厚的经济学家,他能否力挽狂澜,在次贷危机中续写格老的传奇,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假如他真能做到这一步,用一些经济学家的话,他的历史成就将可能超越格林斯潘,成为美央行行长中的“世纪人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