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布局跨年度行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13:22 《私人理财》杂志

  近半个月来,股市有如过山车一样,挑战着股民们的心理承受力。11月14日,上证综指还大涨4.94%,创下了历史最大单日涨幅。仅过了一星期,11月22日,上证综指急剧下挫,跌穿了5000点的铁底,并在随后的几天里打破熊牛分界线至4881点。股市猛一回头,股市就缩水了近百亿。

  回头看,指数每一次的调整目标往往会打破看多者的心理支撑却止步于看空者的认可点之上。中石油在11月19日正式计入指数前,其股价调整得越充分越好,将有益于大盘指数后续的平稳上升。而从非权重股角度看,目前已有近两百家的二线蓝筹股静态和动态市盈率均在30倍之下,一旦中石油带动指数回升还能有这些超跌二线蓝筹予以响应配合,届时人气会大大得以提升。而在11月初大盘迭创年内地量之后,目前下跌已开始出现放量迹象,并显示有机构抄底盘逐步进场接货。因此,可以说,当前的宽幅震荡短期阵痛是在为年底走出坚实牢固的跨年度行情作准备。

  而从历年来跨年度的股市行情来看,中国股市有着“年末情结”,即大盘总是在年末期间进行回调。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孕育着新机会,对于股民来说,此时正是“冬播春收”的好时机,投资者应积极加以布局。根据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大格局,以及中期调整行情的行业特点,大金融、大消费和大能源将是触发跨年度行情的三大板块,投资者应尤为关注。

  自管理层出乎意外地使出印花税等组合拳后,股指随着市场上扬曾一度摸顶至6124.04点之巅,而后迅速进入调整期。如今,股市似乎还没从震荡调整中走出来。随着中石油这只巨无霸计入股指,市场的中期调整渐渐定调。近期,对大盘最有影响的因素之一就是证监会限制基金规模的盲目扩张,而另一方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港股直通车依然迟迟未能成行。种种迹象表明,市场中期调整还将持续。有机构认为,近期的熊市不影响长期牛市,从长期来看股市调整过后必定会再创新高。

  大盘进入中期调整

  文/本刊记者 黄惠敏

  进入11月,大盘延续了十月以来的震荡调整。上证指数在三周的时间里从6000点下泻了近千点。11月22日当天,A股市场遭遇“黑色星期四”,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跌破5000点和16000点整数关口。市场风声鹤唳,一片绿肥红瘦。在中石油等权重股的拖累下,沪深股市双双大跌逾4%。上证综合指数下跌230.07点,至4984.16点,市场交投清淡,这是自8月22日以来首次收于5000点之下;深证成指报收15949.36点,下跌798点,跌幅为4.77%。两市共成交1001亿元。

  股市跌破5000点心理关口,大盘中期调整在震荡中蔓延。而外围股市的震荡下挫也给中国内地股市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虽然这是一次大幅且迅速的回调,但是证券人士认为,这并不是熊市的信号,而只是一次市场较为深入的调整。调整过后,股市将重创新高。

  不少人认为,就目前市场走势而言,股市下跌的空间有限,股市仍处在正常调整范围之内,后市大盘能否企稳将取决于中石油等权重股的表现。

  从目前的市场走势看,大盘的中期调整基本上已经确立。现在,大盘在5000点上下摸索;大量的二、三线股票已经开始深幅回调,从已调整的幅度来看,未来想短期恢复元气很难;以中石油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高开低走,使大盘蓝筹持有阵营产生分化,短期内难以持续上涨。因此,从单纯的技术分析来看,大盘进入中期调整,气氛分外凝重。在这凝重的气氛中,不少人仍相信阴霾过后的阳光。

  中石油计入指数挑战大盘

  中石油的上市,最大化地将二级市场的热钱收入囊中。尽管打新资金高达3万多亿,但真正进入二级市场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中石油是目前所有大盘新股中最受青睐的一只,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大众投资者,对其期望值很高。

  11月19日,取代工商银行成为“A股第一权重股”的中石油,计入指数,大盘重新洗牌。中石油的回归不仅使其自身成为A股市场的第一权重股,更改变了行业的格局,上证综指成分股的行业权重也因此而发生重大变化。10月17日开始,大盘指数开始从6124.04顶峰下滑。中石油计入股指后,更加速了前期的下挫,使股指一度下探至4896.99点的低位。

  (图一:10月16日以来大盘走势,截至11月26日)

  计入指数首日,中石油以全天最高价位38.74元开盘后一路震荡下挫,一度跌破38元,收盘报38.0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93%。在开盘第一天的高开低走,公开信息显示,卖出的基本上属于机构持仓。由于该股是目前第一权重股,因此,其下跌走势对大盘的负面影响较大。

  市场的宽幅调整在11月22日得到印证。当日,市场九成个股下跌,上涨个股不到100家。有色金属股、银行股和能源板块成“空军”主力,部分军工股、上海本地股等有所表现。由于近期国际国内期货市场铜、锌等基本金属价格大幅回落,其中铜价一个月内跌去近20%,锌价跌去近50%,有色金属板块拖累A股市场全线大幅走低。当日该板块指数跌幅高达6.82%,位居跌幅第一。在金融股方面,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及工商银行等四大银行股也大幅杀跌。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分别下跌7.02%、7.78%。而“A股第一权重股”中国石油当日创上市以来的新低35元,跌幅达4.64%。中国神华跌幅为4.7%。

  (图二:中石油上市以来走势图)

  中石油的加盟对改变目前沪深股市整体高估的状态将起到积极作用。目前,中石油44倍的市盈率处于估值较高的状态,但相对于整个A股市场而言,包括与上证综指64倍、沪深300指数58倍的市盈率相比,仍相对偏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石油计入指数将有效地降低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

  但是,有不少市场人士对中石油计入指数后加剧股指失真的问题表示担忧。中石油在整个市场中的权重“过于庞大”。单一个股在指数中所占权重过大,会导致指数难以真实反映整个市场的状况,从而令投资者无法根据指数的变化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近期,大盘一度跌破5000点,与中石油这个权重股下跌走势息息相关。

  证监会“限基”严控风险

  自8月份以来,监管层一直没有批准发行新的开放式基金。

  最近一年以来,基金发展的速度之快令很多市场人士始料不及,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投资者教育并没有跟上,盲目的跟风以及对基金市场一知半解,尤其是对风险的考虑严重不足。基金发展越迅速,市场风险也会随之引发。

  中国证监会11月4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基金管理公司坚持长期稳健经营理念,努力保持资产规模扩张与管理能力相匹配,避免公司脱离自身管理能力盲目扩张基金规模。证监会的新政将对沪深股市的资金面供给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基金行业迅猛发展,一方面基金资产净值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基金账户开户数持续增加。随着基金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有的基金管理公司规模不断扩张。基金管理公司的三季报显示,包括博时、华夏、南方、易方达在内的10家基金公司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千亿元,其中博时和华夏等四家基金公司资产合计已经超过2千亿元。而根据二季报披露的信息,上半年资产规模过千亿元的基金公司只有5家。

  表一:2007年三季度基金规模排名前15的基金公司列表

  对此,证监会明确要求基金管理公司要采取比例配售等措施,有效控制基金销售规模,切实履行向基金投资人公告的有关基金销售规模限定承诺。

  假如股市继续下跌,基金净值缩水,将势必引发一些不成熟的基民大量赎回,尤其是前期收益比较丰厚的老基民。一旦这种趋势形成,将会和此前的储蓄搬家一样很难阻挡,而赎回将迫使基金进一步卖出股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层提前下手对基金的营销加以限制,实际上是提前对市场风险布控。

  证监会要求基金避免盲目扩张,大盘中期调整在管理层此举动下进一步蔓延。通过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禁止投机交易、限量集中销售活动半年内须控制规模等要求。这对于目前基金的抱团操作模式影响甚大,且切断了基金的大规模发行渠道,使目前资金推动型市场失去重要的推动力。应该说,该消息是对目前大盘最有影响的因素之一。

  有些人认为,证监会限制基金扩张,会让股市后市的反弹缺乏动力。但是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群航先生则认为,现在资金面倒不成问题,对于后市的反弹,最主要是对后市的信心问题。

  暂缓港股直通车颇具用心

  港股直通车试点计划一再延迟,似乎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线,而曾经冲着这一计划提前赴港的资金也逐步回流,短短两三个月,资金在内地和香港两个市场间的流动方向就开始发生逆转。

  据了解,港股直通车试点计划因可能抵触中国现行外汇管理政策而被停止,目前相关管理部门正在研讨如何妥善处理这一计划,并在适当时机决定该计划的存废。

  港股直通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层也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才迟迟放缓其开通。一方面,开启港股直通车将可扩大资本项目流动,并随之加大汇率制度改革力度;而危险的一面则是,在放开资本项目的同时汇率也可能因此而被人为地控制在热钱聚集地,中国也将面临国际热钱随意进出而造成的严重危机。广发投资总监朱平认为,港股直通车的放缓也不见得是件坏事。

  自从港股直通车政策宣布后,恒指由约20,000点,飙升至逾30,000点。恒指自1964年初有纪录,到冲破10,000点,花了29年;冲破20,000点,再花了13年。但现在由20,000点到冲破30,000点,仅用了两个多月。这种飙升速度,已进入狂热和非理性状态。如果现在开通“直通车”,大量内地股民也许会接获利离场的国际投资者留下的烫手的“热山芋”。从这个层面上讲,管理层放缓港股直通车也是颇具用心。

  对于港股直通车的存废问题,虽然在管理层、学者和一部分经济学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港股近期走势来看,如果允许内地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将可能造成高位接盘的惨况,因此,从近期来看,缓行是必然的。如果港股直通车缓行,一方面对A股资金的分流作用减弱;但另一方面,造成港股中资股的大幅震荡,对境内A股市场的大盘蓝筹股产生价格压力。因此,消息面上进一步显示了本轮行情的中期调整性质。

  未来股市仍然向好

  虽然,目前大盘处于调整阶段,气氛一度低迷,但仍有投资机构指出,大盘调整过后,还会再创新高。

  广发证券投资总监朱平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从长期来看股市还是会好转的。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通胀局面有进一步恶化和长期化的趋势,而目前货币增速维持高位将会使通胀局面持续。而通胀会加强居民的投资热情,促使居民加速资产的重新配置。长期来看,这将支持市场在本轮调整过后再创新高。

  汇丰晋信基金认为,目前的调整将不改整体牛势格局。到目前为止,汇丰晋信仍然认为从宏观经济向好,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盈利持续增长等长期利好依然支持股市的牛市格局,但短期内,资金和筹码的趋于平衡,估值偏高等因素还是会令前期一直上涨的市场产生修正。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牛市中的调整应是难得的买入良机。

  着眼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大格局,我们仍然看好证券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而未来股市将在震荡中逐渐走高。

  近半个月来,大盘在5000点关口多空激烈博杀,“二八”胶着,“二”的蓝筹股回盘乏力;“八”的股票也没有出现持续的上攻,普跌的行情中恐慌气氛开始出现。指数失真以及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性与风险。从另一方面看,上证综指跌破5000点可看作是风险释放,机会来临。因为大盘已经到了跌无可跌之势,接下来强烈反弹的预期高涨。另外,根据历年股市行情运行的季节性特征看,每年年末的时候,大盘都会出现战略性回调。而此次的赶底调整,应是为新年行情奠定能量基础,更是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建仓良机。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