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PK赵勇到底谁冤屈 MBO不二法门早非秘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 08:08 北京现代商报 | |||||||||||
赵勇终于忍不住了。自从当上长虹集团的掌舵人,他在一年半时间里频频遭到“郎大炮”的攻击。上周末,赵勇首次回应郎咸平的质疑,并宣称“郎咸平攻击我搞MBO,我不怕”。 试水员工持股
据本报股市三人行特约嘉宾君临万方索非特透露,勾起郎咸平攻击欲望的是今年4月16日长虹发布的两份财务报告。一份是2004年年度报告,在该年报中长虹披露上一年度共亏损36.81亿元。而仅仅晚两天,长虹又公布了2005年的第一季度报告,报告中显示,2005年前3个月长虹赚了1.74亿元。 经营公司难免赔赔赚赚,但巧合的是,就在长虹公布两份报表后的1个月,长虹又正式宣布,剥离部分业务成立独立子公司——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试水员工及管理层持股机制,5年内使员工持股达20%。 巨亏过后刚有一点起色,就迫不及待地推出了这一举措,自然引起郎咸平的警觉。郎咸平认为,赵勇的这种安排难逃在MBO过程中做低国有资产的嫌疑。 翻起陈年旧账 追涨狂徒吕文军认为,郎咸平的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今年4月,吕文军曾亲自参加了郎咸平在上海举办的一场讲座。在讲座上,郎咸平详细地解剖了赵勇前任——倪润峰在长虹MBO上的努力。 郎咸平指出,倪润峰2001年复出后,长虹当年的存货便开始激增,存货周转倍数与同行相比最低,但是存货跌价准备却维持在很低水平。同时,长虹开始从事大量的短期投资业务(委托理财),但是未对短期投资做任何跌价准备。长虹有大量的应收账款,但是却不计提任何应收账款损失准备,这一切造成长虹账面上的虚假繁荣。后来,计提款项后,长虹股价短期下跌了25%。 郎咸平认为,该计提的款项不计提,正是国企老总MBO的共同特征,其操作手法几乎与哈药、宇通、张裕等如出一辙。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一是储备大量的可计提资产,等待MBO时机,伺机计提;另外还可以造成股价下跌,大幅度降低公司资产和股价,从而便于管理层低价收购,让MBO大功告成。 MBO加速国有资产流失 据吕文军回忆,郎咸平当时就曾指出,复出后的倪润峰想要MBO,必须寻找到像海尔内部职工持股会那样的运作平台,因此才有了2002年6月成立职工持股会的设想,但当时绵阳市政府不允许。这一次,继任者赵勇旧事重提,成立独立子公司——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试水员工及管理层持股,吕文军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倪氏MBO的翻版。 另外,郎咸平对长虹高达100亿元人民币的海外应收款一事仍然耿耿于怀。早在2000年,长虹就有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倪润峰复出后,应收账款更是直线增加。特别是2001年9月份,长虹与APEX合作后,其80%的应收账款都来自APEX。 郎咸平对长虹与APEX的合作提出一系列质疑:为什么倪在复出后要选择与APEX合作?为什么明知APEX早有拖欠货款前科,仍然与之合作?为什么明知高风险仍然进行交易,直至事发? 一位从事资本运作的人士透露,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单凭自己的工资积累去收购总资产上千万甚至十几亿的国有资产,是根本不可能的。企业原有领导者必然会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未来的收购积累资金,靠山吃山是惟一可行的路径。 如先把企业做烂,让价值10亿的企业亏损成几百万,这样买的时候就便宜了许多。另外,通过对外投资,与合作伙伴合谋拖欠企业货款等办法,把本属于企业的资金转到自己的腰包,最后用来支付收购的费用。这几乎是不二法门,倪氏以及赵勇的做法可能是无心之过,只是刚好和这些法门“撞车”,才引起郎咸平的质疑。 商报记者 张景宇 实习记者 王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