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价值投资确立的阵痛期 (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 17:06 新华网 | ||||||||
价值投机———价值投资时代的必经之路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价值投资作为国外成熟的投资理念必将成为中国的主流投资理念,但是,由于中国的证券市场只有短短13年的历史,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太多的制度缺陷有待弥补、投资者的观念需要不断进化、上市公司的质量难以满足价值投资的要求,价值投资的确立需要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在价值投资真正占据主导之前中国证
◇价值投资的困惑和无助 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崇尚价值投资理念的力量在逐步增强。但国际化驱动下接轨论使得市场的定价参照体系发生了混乱,新股询价制度为主的发行制度市场化的改革也造成股票定价的紊乱。投资与投机的冲突,国际化和本土情节的交织使得我们在投资理念上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新旧理念的交锋。“庄股时代”的完结虽然意味着一种盈利模式的谢幕,但由于惯性的作用,市场的思维和理念依然难以在短期内完成转换。即使思维转变,行为也未必就能在短期内实现转变。过去十年来跟庄的操作习惯使得市场中的大多数投资者依然渴求短期的暴利,投机的力量依旧是这个市场中重要的一极,这也是9.14超跌反弹行情存在的原因。价值投资固然逐渐深入市场的每个角落,但投机同样在不少投资者思维中根深蒂固。两种理念的冲突使得我们踯躅难行。 市场功能的错位。中国证券市场从出生就面临着一个市场定位难题。作为一个证券市场应该是个优化资源配置场所,是个投资市场。然而国家却赋予它太多,太重的职责,特别是近年来,嬴弱的市场始终处于不断加重的功能和有限的政策扶持的矛盾之中。一方面,证券市场要承担为国企解困,为银行改革,化解金融风险的历史使命,甚至成为平衡各方利益主体的场所;另一方面,目前的政策扶持力度极为有限。股权分置使流通股东付出过高的成本,也使目前二级市场流通股定价偏高,股票的投资价值难以显现。市场基本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令价值投资进退维谷。 价值投资基石的匮乏。价值投资的基础是有一大批能够稳定成长、持续分红的上市公司,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的市场基石。但遗憾的是短短13年的中国证券市场类似可口可乐、吉利、沃尔玛这种分红能力强的优质百年公司实在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每个行业和企业对资金的渴求十分紧迫,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利润主要用于投入再生产,而不是用于分红,这也是造成中国上市公司分红少的制度原因。同时,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不强,也不注重对股东的回报。据统计,近3年来,上市公司流通股的年平均分红收益率仅为0.9%左右,甚至远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如此低的投资回报是难以吸引机构投资者把红利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的。像佛山照明(资讯 行情 论坛)、格力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等每年都不断分红的价值型公司不过1300家上市公司中的1/10。土壤的贫瘠难以生长价值投资的参天大树。 市场之手与政策之手的摇摆。“新兴+转轨”的特殊阶段使得中国市场经常处于政策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夹缝中。行政调控与市场手段齐出,发行制度市场化与“通道制”的并存是我们这个新兴市场的一大特点。虽然,我们正在向国际化、市场化和规范化迈进,虽然,我们政策市的色彩正在逐步淡化,但毋庸置疑,我们依然是个政策市。两种思维、两种手段的同在使得整个市场无所适从。 二个悖论的存在。无限的扩容和有限的市场承受力、不断增多的机构投资者与相对缩小的优质大盘公司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两个悖论。每一次股市的涨跌都有扩容的身影,扩容成为市场的双刃剑,为了扩容必须活跃市场,增强市场的承受力,活跃的市场却又因扩容陷入低迷,低迷后因融资需要又再度活跃市场。扩容和市场承受力应该相互匹配才能让这个循环不断演绎,但无限的扩容和有限的市场承受力打破了这个平衡,形成市场的一个悖论,结果导致市场的重心不断下移,寻找新的平衡点。另一个悖论源自投资者的增加和合适的投资对象的稀缺。一方面,随着管理层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推进,使得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力量不断增强,他们需要更多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对象,然而,市场本来就较为稀缺的优质、大盘的行业龙头公司在扩容大潮中占比反而不断萎缩,市场要求更多的优质公司上市来打破这个悖论。从市场层面看,就是崇尚价值投资者的基金们用手中大量的资金去追逐市场稀少的筹码,从而出现“二八、一九”现象,同时,由于大量资金的推动,少量公司的股价已经远远超越了其内在价值,价值投资正在走向价值投机。 ◇投资策略彰现价值投机 真正的价值投资在操作策略上多采用买入持有的策略,一旦选好价值被低估的公司就买入并长久持有,不轻易卖出。然而,我们目前打着价值投资大旗的机构投资者在操作策略上却多采用波段操作,通过资本利得而不是上市公司的分红实现自己的收益。在2003———2004年的行情中,基金精心选择、重仓持有的“五朵金花”出现了相当高的换手率,据我们的统计,汽车股在这次行情中的换手率普遍超过200%,银行股的换手率都在200%左右,钢铁、石化股票的换手率也达到150%以上。从这么高的换手率来看,意味着投资者持有这些股票的平均时间不到3个月,通过高抛低吸,获取股票的价格差,这种波段操作的策略明显有悖价值投资的理念,实际就是一种价值投机。 ◇价值投机:中国证券市场现阶段投资理念的必然选择 最近市场关注最多的焦点就是估值的标准,认为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太高,国际化就是中国的估值水平向香港H股(15倍)、美国股市(18倍)看齐。难道国际化就意味着股市的市盈率一定要与香港、美国市场接轨吗?中国目前市场是一个“新兴+转轨”的市场,而欧美国家是一个成熟的发达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的证券市场发展阶段,硬用市盈率这个指标进行强行接轨似乎过于机械化了。 我们认为在估值方法上应该虚心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方法,同时采取拿来主义,在具体使用中注意到不同发展时期和阶段以及不同行业和公司适用不同的方法。但在估值标准和水平上却不应该机械的向H股和美国股市看齐,中国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有自己特殊的历史阶段,中国是一个高速成长的经济体,高成长需要高溢价,只有以成长作为对上市公司的估值偏高的补偿,才能体现出价值投资的真正精髓。对中国股市的估值必须充分体现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特点。而且,目前已经有些人认为H股市场被低估,未来的接轨是在H股市场上扬和A股市场下行中进行动态接轨,而不是目前由A股市场通过单边下跌来完成。决定中国市场估值标准和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估值标准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而且标准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国际化是一个趋势和潮流,但国际化并不意味着中国股市的股价硬性与国外接轨,国际化更多的是指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的接轨。 无论从价值投资的现实基础,还是从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操作策略分析,我们觉得价值投资并没有真正到来,准确的说,我们这个市场盛行的是一种价值投机。比前10年进步的是价值投机本身是真实价值显现的内在动力之一,不是虚无的报表重组和资金操纵,价值投机者是市场在某一平衡区域,投资者通过发现市场价格与价值的不符合来获取利润,也就是发现相对于当时的平衡区域低估的公司,通过低买高卖来实现收益。价值投机是投机和投资的妥协,是投机向价值投资过渡中不可逾越的一个时期,由于中国“新兴+转轨”的现实,价值投机可能会较长时间存在于我们这个市场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