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分析马航失联事件经济影响

2014年03月10日 23:19  新浪财经 微博

  民生宏观:马航失联事件或对市场、经济和国策产生重大转折性影响

  为航班上的乘客祈祷。希望奇迹发生。

  马航失联事件定性是关键,黑天鹅事件或全面降低市场风险偏好,引发避险情绪。马航失联事件,至今原因不明,搜索进展缓慢,假护照信息仍待核查,着实牵动人心,恐致市场急跌。

  情景一:如果与2009年法航事件类似,经搜索后查明是因为飞行员操作失误、技术故障或飞机器件老化等意外因素造成的飞机失联,那么更多的影响将体现在短期人们对于航空、旅游等安全的顾虑上,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影响仅是投石入水,涟漪消失,恢复平静。

  情景二:若事件最终调查结果是恐怖袭击事件,类似于美国911事件,则此事件对市场、经济和国策将产生重大转折性影响。我们认为有必要重视这次事件的长期影响。

  1、反恐将成为近几年国家安全的头等任务。一个基本的判断变化是,我国已经成为恐怖分子有组织有重点的袭击目标,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应对。国家安全委员会将发挥实质性作用。国内一些重大改革或举措会让位于反恐需要。

  2、外交政策或出现改变,要么是敌人,要么是朋友,中国与大国、周边国家的外交格局或有较大变化。

  3、银行部门和非银行部门的风险偏好继续降低,避险情绪继续维持。企业投资谨慎,银行收缩信用,股市全面承压,债市品种分化,资本加大流出,房市面临转折。

  4、政府或择机对当下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暂时告别均衡路线,重新走向宽松,但不至于重新搞四万亿式的刺激。

  5、目前建议做好政策储备,保持政策定力。

  (管清友、张媛)

  银河证券潘向东:关于马航事件和人民币贬值

  马航事件增添不确定性。由于航班几乎是在一瞬间失去了所有联络,且有人持有假护照登机,存在恐怖袭击的可能。而就在一周前,3月1日昆明火车站遭遇恐怖袭击。若马航事件确定是一起针对中国的恐怖袭击,那么连续的恐怖活动将使市场的风险偏好显著下降。因为国际上来华商务的忧虑将会大大增加,就像当年美国9.11一样,当年美国9.11之后美国就已经做出快速判断并采取措施,但我们到现在还依然难以判断。假若最后定性为恐怖活动,我们与全球之间商务活动和旅游都将受到冲击。

  人民币将由过去的单边升值转化为双向波动。今天人民币盘中再度贬值,近期的人民币贬值、贸易逆差等等引发了市场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担忧。2月16号召开了人民币的会议,之前一直担心热钱,2月19号之后人民币就开始贬值,央行对人民币的取向相当明显。这样的事情在同样的月份,2010年和2012年都出现过一波急速贬值,过去人民币在震荡盘整了半年后又回到入了升值轨道,但这一次预计人民币将步入震荡时代。此次快速贬值预计比前两次的时间要长,空间要大,意在弱化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加强人民币的双向波动。

  经济将呈现缓慢出清。经济只有经历改革出清,才有望启动一轮新的增长周期。这一次出清的过程与上世纪90年代不同,当时是快速出清,改革也是快速推进。但这一次由于政局背景不一样,经济的出清是缓慢的,偏稳的一个过程,改革也是渐进式推进,这就决定出清的时间会拉长。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5%左右,体现了经济运行的底线思维。维持我们年报的判断,预计今年GDP增速在7.0%-7.5%之间。

  货币政策稳健。由于今年的经济增速会有些回落,物价偏稳,13%的M2目标仍然显示货币政策将是稳中略有宽松。由于利率市场化仍然在稳步推进,预计中长期资金利率仍将上移(除非经济出现快速回落,导致对资金需急剧下滑)。由于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只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套利产品,即便借互联网金融监管限制他们的发展,也只能暂时放慢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并不能改变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利率市场化最终是以银行提高存款端利率为实质性的迈进,然后以银行提高贷款端利率追求利润平衡,导致实体需求下降,经济出现衰退结束(当然也可能经济提前衰退,导致银行没有提升贷款利率的机会)。

  (作者系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正直播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事件 专题
  • 体育亚冠洛维两球鲁能3-1大阪 国安1-1首尔
  • 娱乐奶茶妹妹起底:5任男友有才又有财(图)
  • 财经楼市夹心层吐槽:没房子北京人也成了北漂
  • 科技打车软件“后补贴”时代:惯出来的市场
  • 博客扫盲:客机为什么不给乘客发降落伞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90后美女高考状元开情趣用品店(图)
  • 未世民:余额宝属于货币空转游戏
  • 褚伟锋:我所经历的五次经济泡沫
  • 叶檀:警惕实体经济破产
  • 刘石:关于庆丰包子与A股的猜想
  • 张明:中国会出现经常账户逆差吗?
  • 刘纪鹏:中国股市雾霾下的认识差距
  • 曹中铭:蓝筹T+0将造就新的不公
  • 叶檀:不要轻信牛市论与崩盘论
  • 董登新:中国经济仍会平稳前行
  • 易宪容:中国房地产崩盘概率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