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题材运行的五大历史规律与投资三条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6:43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慕容爱/文

  鼠年,鼠市,闷。

  如果我们要坦率地描述2008年以后的资本市场环境,应该是这样的:宏观经济开始衰减、地缘政治敏感地带、政策上下其手围追堵截。难以名状的迷茫感弥漫四野。猪年,人人可以坐享其成,鼠年,我们只能到处挖坑打洞,打游击战,农村包围城市。这也就叫做题材战。

  5月之痒:题材与权重之间的密语

  先来描述这个现象。只要有市场,就会有题材,人总是喜欢热闹的。反过来说,价值投资也是题材之一种,我们看到的是,去年下半年大盘蓝筹翻云覆雨与垃圾股鸡犬升天毫无二致,价值投资妖魔化到此种境地,所谓的题材行情到来再顺理成章不过。

  现在是题材股的天下,4个月前是,将来一段时间也注定是。从1月15日起,市场出现暴跌,短期最大调整幅度达到21.587%。但充满题材的农林牧渔、信息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轻工制造等行业板块跌幅相对有限,在-10%以内。98%的概念板块远远把大盘扔在后面,涨幅前20板块中86%是题材板块。抓住机会的人,会在ST长运中粮屯河北大荒复旦复华上改变命运。

  历史的使命就是重复历史。权重股和题材股总是这个大盘保命的两端砝码,他们的配合是天生的。近三年来的牛市,呈现出明显轮动特征。我们研究比较,2005年6月以来行情历经6个阶段:

  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为普涨阶段,并未有明显的龙头驱动板块;2006年5月至2006年10月,题材股大热;2006年10月到2007年2月,两轮共驱,地产金融等权重股抬头;2007年3月至7月为题材股沸腾阶段,在此阶段权重股集体陷于横向震荡调整,体现出明显的“八二”特征;2007年7月至11月呈现明显的“二八”特征,其间有短暂的普涨,但权重股无疑压倒一切;2007年11月至今,题材股当家权重股则陷于调整。

  这说明什么呢?题材股炒人气,权重股扛大盘。但这结论没什么意思。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大盘风格轮动周期基本上是5个月上下。现今的题材股行情已经持续4个月,看看大盘的政策底若隐若现,我们会觉得上帝的安排还是很有逻辑的。

  2008年:题材之年与《论持久战》

  拘泥的人会以5个月把大盘无限量化下去,显然是刻舟求剑。上述结论的前提是:这一轮牛市启动以来。这又涉及到A股市场究竟姓牛还是姓熊的问题。与管理层高压线和利好政策的博弈(包括股指期货)让很多人丧失耐心。年初,我们提出2008年是被动之年,职业高手花荣则祭出《论2008年持久战》,提出今年只能做题材和超跌反弹,忌谈伪价值投资。二者是相通的,不确定性的乱世,变被动为主动,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打持久战,进一步说,是打游击战,抓好题材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其实牛熊之争常常庸人自扰。投资的原始标准只有:成长或拒绝成长。日本牛市的写照可资借鉴:据中金研究所研究,1985-1987年间是普涨行情,大盘和小盘股票都有很大的涨幅,而在1987-1989年期间权重较小的小盘股题材股涨幅更大。

 [1] [2] [3] [下一页]

    相关报道:

    10家机构重点解读6只题材股的基本面密码

    题材股低价股仍将是最大热点

    题材股行情远未结束

    大时代投资:题材股遭到抛售

    大盘心理博弈战进入加时赛 题材股仍会继续上涨

    蓝筹股与题材股玩跷跷板

    尚福林表示将加大监管防止恶意炒作股指期货

    证监会官员称不宜过多炒作奥运概念股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