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解构德隆》:企业危机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21:06 新浪财经

  监控管理

  德隆在监控管理上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跑:指由于决策、计划、管理制度不到位,母公司不约束和控制子分公司,不按决策程序、计划要求、制度规定行事;

  ——冒:指由于决策、计划、管理制度不能随企业内外环境、人员心理和员工队伍素质、结构、技能的变化而变化,该调整的未调整,该严格时未严格,该放宽时未放宽,造成宽严失度;

  ——滴:指由于决策、计划、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关键环节交接、衔接、控制不好,而又责任不清、奖罚不明;

  ——漏:指由于决策、计划、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学、不系统,造成 决策、计划、管理制度方面的漏洞、盲点,不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不能有效发掘德隆内部的人力资源,造成资源很大的显在浪费和隐性浪费。

  不去总结、提升德隆自身的元素和优势资源,盲目求洋、求新、求变,未形成具有持续稳健的管理模式。

  如何紧紧抓住效率、效益和核心

竞争力,把企业做精、做专、做实,这是稳健经营的核心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家最津津乐道的是,在创业初期的大胆冒险或把一、两次的偶然性形而上为必然性,把一次成功的守株待兔形而上为守株必可获利,用刻舟求剑式的思维去求发展,风险可谓极大。

  中国民营企业的历史还是太短,其成功和持续成功还没有经过足够的真正严格的考验,仍然处于“机遇大于管理和本领”的阶段。不少中国民营企业过了自己的10岁或者20岁生日,其中有一些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磨难并付出代价,对于“在九死一生后还好好活着”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们刚刚开始有感性的认识。

  中国民营企业领导者需要对企业强大过程中必然的磨难和起伏,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战略思维,这种准备是否充分,决定了公司陷入麻烦时的心态、招数和能够忍受的时间。从困境到危机再到失败,此为悲剧;从困境到变革到转危为安,此为正剧;如果能够化危机而迎来新的发展,可以算作喜剧。那些正在遭受质疑的公司只是身处困境,离危在旦夕还远。困境是一个不太明显的过程,如何判断公司的问题以及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不像对付危机所惯用的“三板斧”那么容易确定。下一步棋怎么走,多半取决于掌舵者的心态。

  企业的成功基于两个条件:一是企业的发展水平必须与其发展阶段、发展规模相适应;二是必须使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不断保持在有效的配置状态。而这些,都是战略规划、战略思维、战略选择、战略执行、战略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如果说企业形成的第一波成功与积累除创业者的魄力、眼光和商业本能,还依赖某些偶然机遇外;那么,保持企业的稳键、持续发展则必须遵循更多的理性、更多的睿智、更深邃的思考和更具水准的企业资源运作能力。

  自然界里,行动缓慢的动物,往往寿命更长,因为消耗少,代谢慢,节省了能量。鳄鱼吃一只鸟,可以维持一月。而过快的发展,本身就潜伏着危机。

  开车的人都知道车开快了危险,但看到一辆一辆比自己还差的车子超到前面,油门一踩就上去了,越跑越飘然,等到出了意外想处理也来不及了。企业发展顺利了,经不起身边那些超常规发展的榜样的诱惑,头脑一热,放弃了稳健经营,孰不知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再坚固的庞然大物也是脆弱的,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使企业面临灭顶之灾。决策为什么会失误?往往和浮躁心态有关。其实,慢鱼与快鱼,谁比谁强,还真不好一概而论呢。

  “快鱼”吃掉“慢鱼”,突出效率,是有道理的。然而凡事都有个界限,一味求快,走到极端,也可能适得其反。商界不乏眼快、手快的动作敏捷者,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商机,手到擒来,捷足先登;亦有不温不火、沉着应对的性格稳健者,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两种风格各有其优势所在,伯仲之间,难分轩轾。应当切忌的是,把“浮躁”和“冒进”视为“速度”、视为“效率”,把“迟钝”和“优柔寡断”视为“稳健”、视为“冷静”,这两种作风却都是不好。

  大量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足以证明缺乏危机风险监控管理机制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可言的。企业应该建立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预警机制、危机爆发后的危机处理和事后管理的管理机制。有效地开展危机管理,预防、妥善处理危机,把危机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进而化险为夷,甚至将危机化为转机,以提升其综合竞争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