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妙文 > 谁来拯救中国股市 > 正文
 

法律监管灰色地带 监管法律真空-拯救股市(89)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 19:35 新浪财经

  依法规范主要投资于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是个很棘手的问题。目前,形似私募基金的特别多,其作用和效果也很难说清楚。很难说大量形似私募基金的机构、单位或个人代客理财,都比较讲信誉、守信用;很难说它们在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不存在问题;很难说它们没有坐庄、操纵股价;很难说它们的许多做法是合规合法的。比如,许多委托理财单位或个人,向投资人许诺回报率为8%到10%,甚至还与投资人签定了所谓的“保底协议”。这种做法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相关协议也没有法律效力。代客理财者一旦出现不兑现承诺、携款外逃的
事情,股市上就出现一个大窟窿。

  武汉的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说,他管理的基金规模较小,只有近1000万元的资金,其中既有个人资金,也有企业资金。该基金从2000年12月18日才开始正式运作,计划在2002年实现50%的收益。而2001年,该基金已经实现了16%的收益。据他透露,这只私募基金采用了较规范的运作模式,如基金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有合同文本,内容相当详实。更关键的是,它采用的是开放式基金的运作模式,客户拥有相当高的自由度,可以随时进入与退出。

  广东的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则强调,由于当地投资者的信息比较多,都有一定的投资技巧,因此,只能通过规范运作、提高运作业绩才能吸引客户。他透露,基金运作已有好几年了,他从未想过合不合法的问题。

  按照中国现有的法律,私募基金很多行为是违规的。一方面,目前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在工商局领取执照的业务范围内没有代客理财。另一方面,从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角度而言,这样一种集合投资是市场经济发展深入的一种重要金融服务领域,其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只能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私募基金可以做恶庄,也可以通过股票的抵押贷款,不断从银行套取资金。因此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之间应当是共同竞争的伙伴关系,都必须处于有关法规监管之下。为了减少市场风险,防止崩盘的事件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私募基金暴露在阳光之下,因为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目前,中国现有的任何一部法律,均未对私募基金予以制度明确并加以监管。

  如果这些私募基金没有法律规范,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肯定会产生种种消极影响。这笔游资随时有可能冲击我国目前还不太健全的股票市场,容易造成股市不稳定甚至动荡。类似代客理财形式的私募基金目前已产生大量纠纷,吃亏的都是投资者。不对它们进行规范,不足以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也无法维护正常的资本市场秩序。地下私募基金往往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目前地下私募基金的来源十分复杂,有不少是国有资产,如果不加以规范,就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人推测,私募基金一般给委托理财的资金的回报率是20%或者更高,但目前上市公司公告中披露的却一般不到10%,这其中巨额的差价去向令人怀疑。另外,也不排除一些非法收入利用私募基金洗钱。这些消极影响,都会妨害股市的健康发展。

  (注:本文为蔡慎坤先生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严禁转载!)

  谁来拯救中国股市(连载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