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8日15:06 证券时报

  有关乐视网及其关联方(下称“乐视”)的争议从未间断过。乐视实控人贾跃亭通过公开信传递的信息是,此次供应商断供传闻只是乐视面临的众多争议中的插曲之一。或者说,贾跃亭认为,乐视存在诸如过度依赖烧钱模式的战略失误,但并不存在足以摧毁乐视的生态性问题。

  乐视的生态,便是以乐视网为代表的七大板块形成的闭环结构。理想状态下,七大板块协同发展,互为反哺,或将孵化良好的板块注入乐视网,或独立上市,多平台运营。与以往众多的案例相比,乐视所谓的闭环生态与全产业链、多业态等模式除了称谓区别外,其他方面的差别并不大。

  这意味着,乐视若要持续保证至少是表面上的辉煌,将不得不多点开花。相对而言,乐视网是乐视系列较为成熟的业态,此处不予考虑有关方面对乐视网经营模式及财报的质疑,仅从其公开披露的数据观测,乐视网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预期有一定的保障,这是乐视闭环的先决条件之一。

  条件之二则是,乐视闭环其他板块须与乐视网进行必要的隔离,必要性体现在,一旦某业务板块发生不可逆的危局时,不至于伤及乐视网。须知,在乐视闭环中,乐视网不仅仅是业态之一,还是重要的融资工具——乐视网再融资可自我造血,贾跃亭质押股份可输血其他板块。

  目前看来,乐视网实际上已被击伤。其内在逻辑表现为,乐视网上市之后的前几年,估值主要来自于不同于优酷土豆的影视剧版权分销模式;而自2013年开始,乐视网的估值在较大程度上来自于乐视生态的注资预期和贾跃亭本人所谓的企业家情怀。特别是贾跃亭2014年年末回国后,乐视网的估值以更大的斜率蹿升,彼时有人戏称,乐视网千亿估值,“贾布斯”独占半席。

  乐视网蹿升的估值令乐视生态规模更具张力,而乐视生态的扩围则令乐视网更具想象力,二者从未在结构上进行有效划分,以至于乐视诸多业务板块在闭环内的地位迅速提升,大有复制或超越乐视网的态势。极端时段,乐视发布会鳞次栉比,各类产品竞相推出,同样被戏称,“乐视的主业是制作PPT和开发布会”。

  “大公司陷阱”由此产生,乐视并未免俗。这并不是说当一家公司主业趋于成熟而不得再另行扩张,而是说,另行扩张的直接目的是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不是盲目地为了在规模上求大。回溯过往案例会发现,很多公司在寻求多业态发展时的手段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然而在当时,这些公司并不认为全产业链发展有不妥之处,直至最终资金断裂,新业态停滞,原有主业被拖下水。

  现在当然无法准确地判定乐视的结局,只是成功的案例各有千秋,失败的案例往往惊人相似。不妨设想,假如乐视或贾跃亭动用一切资源取得巨额融资,顺利解决坊间流传的有关拖欠供应商货款等问题,则乐视当前面临的危机即时解除,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近日网络有文章将乐视与德隆系作比,推测乐视会否如德隆系一样崩盘,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或者说目前还不明朗。无任何迹象表明,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方债权人已对乐视作出断贷处理。

  大公司陷阱下,企业战略会无限扩张,情怀会逐渐占据上风,在某种程度上,情怀即为资本。所不同的是,成功的案例中,大企业有足够的资本支撑情怀,而失败的案例中,情怀无处安放,失去赖以支撑的基础。

  贾跃亭在公开信中对供应商的“理解、帮助和支持”表示“铭刻于心”,笔者倾向于认为这种心迹表露并不一定是作秀,贾跃亭本人可能希望供应商给予进一步的支持,用情怀获取支持还是用资本获取支持,就是下一步的问题。闭环之下,人人皆一叶障目,包括乐视之外的任何第三方。

责任编辑:张海营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特朗普得胜市场前景堪忧?

尽管这段时间里,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川普得胜的远景描得很灰暗,但是大部分的投资者们对此不以为然,大家的预测是市场的反应多半会与英国脱欧时的类似:大选结果揭晓后的几天市场会震荡几下,接下来市场应该回到先前的轨迹,该干嘛干嘛。

对房地产税别过于功利化想象

财税体制需要系统化改革,房地产法,只是改革中的必备范畴之一。对社会公众而言,纳税人从意识到常识,还需要长时间的涵养。因而,无论是房地产税立法还是个税改革,从公共机构到社会公众,都不能将税收功能工具化、功利化。

市场发育初期产业政策有必要

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阶段,在一些产业实施适当的产业政策非常必要。不过,这并不表明所有的产业都需要产业政策。

大部分规划不是真正产业政策

基于我国能源行业现状,相比于纠正市场失灵,以及更加细致审慎的进行产业政策设计而言,如何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扭曲,特别是限制竞争与组织市场的冲动,还市场主体以独立决策权,仍旧是重要并且迫切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