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9日06:35 华夏时报

  上汽人事再生变 CFO谷峰或将离职

  ■本报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十一之前,上汽集团(600104.SH)高管团队再次出现人事变动,集团副总裁、CFO谷峰递交辞职报告。这是继今年3月原上汽集团副总裁张海亮离职 并加入乐视汽车后,又一高管离职。10月1日当天,上汽集团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董事会以7票全票通过接受了谷峰的辞职申请,目前正等待上海市国资委的审 批。

  与站在台前的副总裁们不同,作为上汽集团的财务总监,谷峰虽然露面的机会并不多,但却是集团内举足轻重的人物——谷主要负责上汽集团金融业务板块的工作,对上汽转型起到了关键作用。有业内人士推测,谷峰或像张海亮一样转型加入新兴汽车企业或从事与汽车金融有关的业务。

  最亮眼的副总裁

  1972年出生的谷峰,是上汽集团高管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样醒目的,还有其专业背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会计师。在近20年的 职业生涯中,谷峰历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财务部副经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经理、资本运营部执行总监、财务总监兼资本运营部执行总 监。谷峰目前的职务是上汽集团CFO,兼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及上汽金融事业部总经理。

  而支撑其在上汽集团地位的还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业绩。资料显示,2001年谷峰调任上汽集团后,领导和参与了上汽集团2004年整体改制三地上市工 作,2006年领导了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整体注入上市公司,2007年领导收购上柴股份,2008年参与巴士股份重组(后更名为“华域汽车”)。同时利用资 本市场平台积极开拓上汽集团融资渠道,谷峰在任期间,通过分离交易和转债,定向增发,中期票据等金融品种融资近400亿,最后又负责牵头组建上汽集团历史 上第一个200亿备用银团贷款,银团贷款的使用范围又开拓了备用银团贷款的新方向。

  正是职业生涯风生水起之时,谷峰为何会选择离开?外界对此最直观的解读即“薪水太低”。有证券分析师直指“这轮国企改革,国企改革的重点是释放企业活力,调动国企核心员工的积极性,但现在红利没有来到,负面影响却已出现”。

  上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执行限薪制度,市管干部年薪出现大幅度调整。一般副总裁的级别为副局级,按照市管干部标准,年薪仅为60万元,和张海亮一样谷峰也 在此列。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上汽集团副总裁的年薪均超过百万元。与其相比,仅自主品牌车企副总裁级别的职业经理人年薪都在百万元以上。根据公开披露 的数据显示,去年吉利总裁、执行董事桂生悦年薪达到864.6万元为业内最高,而执行董事洪少伦年薪735.3万元排名第二;长城汽车有副总经理年薪都在 400万元以上。

  尽管有熟悉谷峰的知情人士驳斥了其离职是因为薪水太低,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为其支付高薪。

  转型中的阵痛

  与薪酬相比,在上汽转型过程中,谷峰既因此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但也同时承受了外界难以想象的压力。

  在上汽集团多次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都被投资者质问“为何上汽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被投资者称为A股‘最具价值投资’标的,但上汽的股价并不 高”。提升市值管理,也被写进陈虹的工作议程。基于此,陈虹希望上汽从主要依赖制造业的传统企业,转向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供应商,成为具 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上汽开始在市值管理上做文章。

  数据显示,2007年谷峰担任集团财务总监时,上汽集团当 年营业总收入是1043.84亿元,到2015年已增长到6704.48亿元,翻了6.4倍。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从2007年的 46.35亿元增长为2015年的297.94亿元,翻了6.4倍;每股收益从2007年的0.71元增长为2015年的2.7元。

  尽 管如此,正处转型关键期的上汽不容有喘息的机会。2015年,上汽集团金融事业部成立,上汽业务也由此整合成整车、零部件、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四大板块, 谷峰被任命为上汽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首年,谷峰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金融业营业收入90.7亿元,营业成本为23亿元,毛利率高达73.63%,奠定 汽车金融业务在上汽产业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此后,上汽制定了新的计划:即将上汽金融业务利润由目前的8%左右提升至15%至20%,这也成为上汽转型金融业务的重点。

  “尽管对于上汽这样的集团公司,一个高管的离职并不能影响其整体发展,但如果国企的改革才刚刚开始,转型也刚制定好方向,高管却开始动荡,短期看还是会对部分业务有一定影响。”有证券分析师表示。

  4月8日在上汽保险成立一周年庆之际,谷峰与人保、太平洋保险、国寿财险和评驾科技与会领导畅谈了通过UBI推动上汽保险销售的构想。可以肯定的是,以 上汽的发展节奏,上汽在金融保险上的庞大计划和后续金融业务不会因此停滞,只是没有了谷峰这员干将,不知道未来谁将撑起这杆大旗。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限购在为下一次暴涨积蓄能量

而今一二线城市,涨幅似沉睡的火山突然的爆发,深圳、苏州、甚至合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房价基本翻倍,这个时候,政府还用限购的老政策意义在哪里?从屡次的限购的结果来看:限购只是在为下一次暴涨积蓄能量。

美联储在制造经济复苏假象?

让央行隔绝政治压力的最佳办法是扩大它们的工具包,允许使用有效的负利率政策,尽管这需要时间。与此同时,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得一直走钢丝,这让它们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幸运的是,美联储现任主席有能力也有决心抵制这一点。

那些炒房的人真不怕泡沫破吗?

人们每一次判断房地产涨疯了,然后选择清空房地产,拿着从没见过的大数额现金去投资不稳定的股市,或者其他金融产品,或者去投资实体经济时,其结果都是一次次失望,因为非房地产的投资,都没有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高。

互联网金融大潮已正式退去

绝大部分的P2P也好,在线理财也好,其实挺难转型的,估计大部分可能就慢慢消失了,而且消失的可能代价还挺高。金融是一场很难停下来的游戏,上去就下不来的游戏,很多事情,一开始可能就决定了结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