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地产界,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万科股权大战都是最好的谈资。
前万科高管们,更是媒体追逐的对象。在刚刚落幕的观点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原北京万科总经理林少洲遭到媒体的堵截。
20年前,他对王石说:“股权分散可能会成为万科发展的隐患”。作为万科的创始元老之一,林少洲的担忧,一语成谶。
作为中国房地产公司的优秀代表,万科正遭遇着自创立以来的最大危机,危机并非来自经营层面,而是股权的纷争。宝能、华润、安邦,和新加入的恒大,令万科股权之争愈演愈烈。
虽然林少洲已离开万科多年,但他依然这间曾经服务九年的公司,并敞开心扉地谈到他与王石的故事,并对万科未来的走向作出自己的预测。
被王石否定的MBO动议
万宝之争,并非万科第一次遭遇资本层面的发难。
在万科初创之时,与王石理念不合的大股东深特发就曾龃龉不断,最终以华润入主万科担任财务投资人的角色才告结束;而包括“君万之争”在内的资本市场,也让万科的控股权问题一直备受质疑。
这样的遭遇,并没有让万科做出改变,因为,在创始人王石的价值观里,万科这样的企业可以基业长青,重要的是团队的文化和价值,资本方更多时候扮演的是退居幕后的角色。王石有自信,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不用股权他也可以掌控公司。
对于此,创始人王石的解释是,在中国社会尤其在80年代,突然很有钱,是很危险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穷,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钱。“在名和利上只能选一个。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选一头,我就选择了名。”
这一说法得到了林少洲的认可,他认同这是王石的价值观。但在林少洲看来,股权分散的万科,并不能完全避免资本方的冲击,而且,这种看起来“谨慎”的做法,是会留下巨大隐患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显露出卓越公司基因的万科地产,接连因为股权问题遭遇狙击后,出于企业稳定发展的诉求,以地产少帅林少洲为代表的万科高管曾至少4次,建议采用很多企业采用的那种管理层持股(MBO)的方式,把管理团队来作为万科的重要股东,来维持万科持续的发展。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王石为这个问题起码争论了4次,但最终都被王石否决了。”林少洲并不认可王石那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可能是出于当时社会政治风向的考虑,王石担心来自政治层面的压力,但是当时包括联想在内的企业都完成了改制,实现了MBO,在有很多成功先例的前提下,为什么万科不能MBO呢?”
直到林少洲离开万科,甚至今天,最终王石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理由,为什么要拒绝MBO。
这种战略分歧的直接影响,是团队发生了裂痕,包括林少洲在内的许多万科高管出走。这个治理结构的先天缺陷,也让时刻准备围猎的资本鲨鱼闻到了血腥味儿。
“那个时候还没有华润,王石这十几年按说是有很多的机会,可能是因为他价值观,他的信念,他的思想,他的判断的问题,后来虽然做了一些期权制度改革,但是力度很小,不足以影响整个治理结构。”
不信姚老板会改弦更张
股权分散的万科,在经历了多场与资本的角斗后,仍然没能缝合治理结构的伤口,终于引来更大的鲨鱼。
在万宝之争最激烈的时刻,王石曾公开表示“不欢迎宝能成为万科的大股东”,原因是宝能的运营风格与万科大相径庭。原话是:“虽然英雄不问出处,未来没准可以当,但你宝能首先要逐步建立起整个系统的信用体系,什么时候你的信用赶上万科了,什么时候我就欢迎你做大股东。”
而在2015年12月19日林少洲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一篇《王维嘉:王石错在哪里?》,文中也表达出宝能是否能够驾驭万科这艘大船的担忧,也侧面表达了林少洲的态度。
在林少洲看来,万科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伟大的公司之一,而这与其股权分散偏重于管理团队的治理架构不无关系,这是中国企业成长史上一个难得的案例,如果任由野蛮资本吞噬万科,这也许是一场灾难,“衷心希望能把万科这样的制度保留下来,给行业和社会留下一个样本和试验田,看能否让企业更伟大。“
林少洲非常直接的表示,作为一个企业家,当然知道需要尊重现有的股权制度,万科这样的公众公司自然需要尊重资本的力量。但是,对于资本的来路,以及资本的运营风格,却应该有足够的警惕。
“宝能企业时间也不短了,姚老板也将近50岁了,我不相信人到50岁的时候,还能改弦更张,一改过去的做法和手段。”林少洲和王石对于宝能有着共同的担心,担心不惜高杠杆的姚老板和宝能,在万科身上复制以前的资本手段,那对于万科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这也是万宝之争的焦点:在资本的游戏规则里,有钱就可以控股,但同理,能买股就有可能卖股,一旦资本把企业当做一个游戏工具,企业的运营价值该如何保障?这个企业行为会不会扭曲?
双方目前都没有答案,这需要看监管层的态度。但就目前而言,监管层各打五十大板的态度,着实值得玩味。
“一切还得听上面的”
在博鳌论坛上,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在谈及万宝之争时不解的问道:“大家争万科争的是什么?如果万科没有了王石,没有了郁亮,没有了他们的团队,万科还是万科吗?那你们要买什么东西?前海人寿到底在买他的土地储备,品牌,还是买什么东西?”
这也是林少洲要问的问题。作为万科的创始人之一,林少洲深知,万科最宝贵的财富是团队和文化,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团队和文化,才造就了世界级的万科。
而林少洲本人也曾多次声称,关于房地产的专业积累,大多是在万科的10年时间攒下的。而让林少洲名满天下,同时又是他最为得意的,则是《万科周刊》从一本企业内刊,野蛮生长为一本现象级的财经杂志。
但这些万科最宝贵的东西,在资本的冲击之下,如今正摇摇欲坠。林少洲虽然因为万科离职事件与王石闹得非常不愉快——王石对林少洲有知遇之恩,林少洲也多次临危救火,为万科立下汗马功劳,但双方分手后,内心都有怨气,十几年里再没有互通音讯——但对于王石和万科的价值观,他还是选择力挺。
在去年“万宝之争”最为激烈的时刻,2015年12月17日~19日,林少洲一连三天转发了四条关于万宝之争的文章,虽无直接评论,但文章大多是力挺王石和管理团队,这也正应了他自己说的:“我和王石本质上是一类人,相通的,虽然理念相左,但价值观相同。”
王石的价值观是求名不求财,但对于企业家而言,面对资本的冲击,财富堆积的股权控制力仍然是重要的筹码。其实,无论是王石还是林少洲,都曾在不同场合表达了“我很难成为资本的工具”这样的观点,但不同的是,林少洲明白,你如果不想成为资本的奴隶,前提是你要掌握资本的力量,但王石却忽略了这一点,直至酿成大祸。
对于愈演愈烈的万科股权之争,各路资本“你方唱罢我登场”,颇有些连续剧的味道,但在林少洲心里,他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好比自己养大的孩子,最终被别人吆来喝去,感觉很糟糕。”
他呼吁各方都能克制,资本方和管理层都需要克制,只有克制才能妥协。但林少洲心里也明白,这只是美好的愿望,愈演愈烈的纷争已经很难再回到理性的状态,最终的解决可能需要更强大的外力,“也许都要看更高层面意志了,一切还得听上面的”。
林少洲简介: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广东社科院工作
1991年,加入号称地产业第一品牌的万科公司,担任《万科周刊》主编,是万科最早的创始人团队之一
1994年底,赴上海万科,开始房地产生涯
1995年,任上海万科副总经理
1996年,临危受命,任北京万科总经理,几年间,以其出色的业绩和富于建设性的思想,在业界赢得“地产少帅”的美誉
2000年,离开其工作九年的万科,在业界引起轰动。之后曾担任一家房地产集团董事总经理,一年半后卸任
2002年,其筹办的以房地产开发、投资顾问、传媒业务等为一体的厚土机构挂牌。
此后,林少洲又转战文创产业和天使投资,2016年年初,受易小迪之邀,任职阳光100集团首席运营官。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