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系玩坏*ST国恒:无法审计面临退市

2014年07月08日 14:03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由于公司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三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ST国恒可能被暂停上市,并于7月7日起停牌。

  对于公司业绩表现如此之差,*ST国恒方面向21世纪网表示:“我们也很无奈,公司现在要死不活,内控基本处于失守状态。”

  对于这份姗姗来迟的年报,审计机构不仅判定“无法表述意见”,而且指出按照持续经营的前提编制年报可能不恰当。

  公开资料显示,*ST国恒是资本玩家成清波掌控的“中技系”入主的第二家上市公司,自从“中技系”入主后,*ST国恒就沦为成清波套现工具,从优道投资多桩非法集资被曝光之后,被榨干吃尽的*ST国恒也成为中技系坍塌的一撮炮灰。

  审计机构都看不下去

  一份年报,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ST国恒2013年的年报披露时间,从原计划的4月30日一直推迟至7月5日,迟到了两个月,从而成为沪深两市最后一份年报出炉。

  戏剧性的一幕是,*ST国恒的年报出现了严重纰漏,年报文件竟然有169页的空白内容,甚至多处将公司名称误为“国恨”。

  虽说是不小心为之,但不少投资者戏谑,似乎“*ST国恨”更能表现当下投资者的愤懑情绪。

  *ST国恒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为4.2亿元,同比减少51.83%,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07.3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263.09%,基本每股收益-0.151元,同比下滑403.33%。

  从经营活动产生的流量净额为-8.1亿元看出,*ST国恒通过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几乎忽略不计,而公司产生的4.2亿元营业收入基本上依靠出售固定资产或外部融资等弥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缺口。

  对于公司业绩表现如此之差,*ST国恒方面向21世纪网表示:“我们也很无奈,公司现在要死不活,内控基本处于失守状态,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市场行情及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大宗贸易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80%以上,但是大宗贸易额在2013年度出现大幅下降。”

  Wind资讯提供数据显示,大宗商品贸易2013年度营业收入为3.9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达到92.41%。而公司的主营业务铁路运费在营业成本比重中占据较小,只有3278.97万元。

  图:*ST国恒公告

  这样的报表,连见惯奇葩的审计机构也表示没眼看: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一份无法表示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指出首先指出“对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与函证的银行回函结果有着高达8.54亿元差额,并且由于审计范围的限制,审计机构无法实施其他审计程序。”其次,根据证监会[微博]2013年11月处罚决定,*ST国恒累计约13亿元资金与定期报告所披露不一致,并没有投入罗岑铁路项目。 ”

  再次,*ST国恒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截至报告日,*ST国恒亦未能就改善财务状况和增强持续经营能力的相关措施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无法判断*ST国恒继续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2013年年度财务报表是否适当。

  对此,国海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向21世纪网分析:“无法审计的意见报告在上市公司财报出炉间很少出现,而会计师事务所都无法判断*ST国恒2013年年报财务数据是否真实,这说明公司2013年度财务情况可能比实际公布出来的更糟糕。”

  暂停上市几成定局

  7月5日,*ST国恒发布暂停上市风险警示公告称,公司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三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股票可能被暂停上市,并于7月7日起停牌。

  深圳证券交易所[微博]将在公司股票停牌后十五个交易日内做出是否暂停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待深交所[微博]做出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后,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

  根据*ST国恒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仅为203万元,同比减少99.18%,净利润为-1050万元,同比大幅下挫719.5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7.96万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883.82%。

  而对于如何保壳,*ST国恒方面称:“公司目前这种状况说实话我们也不是很了解,如果有进一步动作的话,我们会以公告发出。”

  21世纪网查看*ST国恒2013年年报,公司深陷多达31宗官司,包括借贷纠纷案、票据追索案、合同纠纷案等,涉及资金10.83亿元。而截至2014年3月31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余额仅有1336.2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因多起官司在身,*ST国恒旗下已有相关资产遭到查封,而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国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1.95亿股已经全部遭冻结,公司已无法再从银行得到借款。

  对此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表示,*ST国恒存在大量逾期未偿还债务及已经法院判决须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对外担保,但可供经营活动支出的货币资金严重短缺,且很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ST国恒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更为糟糕的是,*ST国恒主要控股、参股子公司有6家,据21世纪网调查得知,目前生产经营处于停滞状态的分别有天津巨翼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铁路物资有限公司、中铁(罗定岑溪)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而剩下3家子公司分别处于亏损状态,分别是江西国恒铁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7807元,广东国恒铁路物资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45914元,中铁(罗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9455210.23元,甘肃酒航铁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38918.48元。

  至于债务重组,*ST国恒在2014年1月29日发布的一则债务重组公告,依据公告内容,该笔债务重组将增加公司2013年合并报表中税前利润5500万元,但后来该债务重组遭到否决,重组期望落空。

  以往ST板块个股主要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卖壳、利用财务手段扮靓业绩等,延续A股市场“不死鸟”神话,然而这些保壳手段对*ST国恒来说已然无望,暂停上市几成定局。

  根据证监会、沪深交易所日前同时发布的完善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称,新增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的有关规定,基本与IPO趋同,重新上市条件较上一版本严苛,上市公司一旦退市,要想重新回到沪深两市难度就增加不少。

  有分析称,目前,*ST凤凰 、*ST国恒 、*ST超日*ST二重 4家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14年再度亏损即有可能被交易所强制退市,而这四家公司2014年一季报仍显示亏损。

  被中技系玩坏了

  有着“民营铁路第一股”之称的*ST国恒,如今面临的命运则是可能被暂停上市甚至是退市,*ST国恒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这般地步。

  *ST国恒是资本玩家成清波掌控的“中技系”入主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从优道投资多桩非法集资被曝光之后,*ST国恒也成为中技系坍塌的一抹炮灰。

  图:成清波来源网络

  公开信息显示,2004年成清波通过深圳国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国恒”)以2.274元/股、总价3.41亿元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经贸委和宏峰集团手中,受让*ST国恒前身天津宏峰1.5亿股。

  2006年,*ST国恒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成清波持股数量下降为1.26亿股。据此测算,成清波的持股成本约为2.46元/股。

  2007年1月23日限售期满,深圳国恒一次性抛售了*ST国恒2805万股,按当时4.26元/股左右的股价计算,成清波一举套现近1.2亿。此后,深圳国恒又在2008年3月20日至4月7日,累计减持1932万股,减持均价在6.7元/股左右,套现近1.3亿元。

  成清波控制*ST国恒后,*ST国恒营业收入开始出现下滑,2008年当年净利润还有3360.2万元,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只剩下441.97万元,从2011年至2014年一季度,净利润已连续出现亏损。

  而当初装入上市公司的中铁(罗定岑溪)、中铁(罗定)、中技酒航等资产全部未能达到盈利预期。

  在股市步入漫长熊市后,成清波减少了抛股套现、资产注入,转而开始挪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利用尚存信用的子公司贷款等手段从市场圈钱。

  公开资料显示, 2009年完成定增后仅一个月,*ST国恒就将1.65亿元募资从中铁(罗定岑溪)的监管账户汇给子公司广东国恒。在保荐机构敦促下,10天后这笔资金重新汇回监管账户。2010年,*ST国恒又有4.28亿元以补充流动资金名义被挪用。

  据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给出的无法审计意见稿中,*ST国恒年报中所述罗岑铁路募投金额与实际投入有显著出入,其中2009年年报所述2.92亿元未投入罗岑铁路项目;2010年、2011年年报共有4.95亿元未投入;2012年半年报所述则有4.96亿元未投入。

  *ST国恒今年5月16日公告称,2012年10月23日至2014年5月12日,公司子公司中铁(罗定岑溪)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不足8900元。按其此前披露数据测算,9亿元资金在此期间耗尽,却缺乏一个合理解释。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技系成为背后掌舵人之后,*ST国恒领罚通知书简直是“拿到手软”。

  Wind统计显示,2014年5月份*ST国恒还因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被深交所公开谴责,包括部分资金未投入情况、股权取得收益纯属虚构、挪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在内,仅上半年,公司就收到27项处罚通知。(21世纪网罗曼邮箱:luoman@21cbh.com)

进入【*ST国恒吧】讨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央巡视组:河南买官卖官问题突出
  • 体育皇马传奇球星迪斯蒂法诺去世 享年88岁
  • 娱乐赵薇发美照撇吸毒传言 王菲方严正否认
  • 财经 人民日报:养老金巨亏说法很片面
  • 科技舌尖上的硅谷:谷歌食堂全球最牛
  • 博客蒋介石最后的日子:透明胶绑住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辅导员与在校男大学生隐婚 放弃留校
  • 金岩石:A股未来三年必有牛市
  • 朱大鸣:房价难免天价茅台腰斩命运
  • 曹中铭:大量绩差公司将会被扫地出门
  • 冉学东:中国低端制造业转型无望
  • 李佐军:我国居民为何不敢消费
  • 张炎夏:别指望会发生美式次贷危机
  • 石麒麟:对投资核爆效应的思考
  • 叶檀:证监会退市制度大方向正确
  • 高善文: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
  • 杨德龙:改革主题将贯穿A股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