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妍
投资时报
上海家化与平安,仅从对花露水成分的理解不同,就奠定了双方不可避免的冲突。融合交汇近三年的战役,既成为原家化管理团队的败军之笔,亦成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交锋中后者全面溃退的经典案例。其间,100亿市值已灰飞烟灭
这是一场花露水式的公司政变。
故事的开头其实极富诗意。“花露”,初见于宋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简短二字,堪称中国文字点石成金、化凡为仙的表率。
也正因此梦幻般意境,极易让人忽略由此衍生而来的花露水之真实构成—香精含量仅1%~3%,酒精却高达70%~75%。如此配比,能达去污、杀菌、防痱、止痒功效;但同时,若使用不当,触明火,则易烧伤。
显然,上海家化(600315.SH)此前的灵魂、原董事长葛文耀[微博]更在意的是前者,寄望借百年品牌香水招徕最好的闻香客。他忘却了,高比例的酒精含量注定它只能是具超强实用性的日化用品,这才是它的本真定位,哪怕或湖蓝或碧绿的液体透着桔玫的芬香。而扑将进来的平安,抛却了品牌的纱幔,不解风情却直截了当的道出了高浓度酒精缔造的是消费品,而非奢侈品的潜台词。
两家企业、两种不同基因,聚焦于此,冲突自不可避免。
6月12日上午,上海家化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议程中的唯一议题,是解除王茁上海家化董事职务。此前的5月12日,董事会已以8票赞同、1票反对,罢去王茁总经理之职。
至此,上海家化的“葛王时代”,以二人在一年左右时间里相继出局告终,实际控制人中国平安[微博]全面接手这家上海国资改革的前哨、同时亦承载着上海人内在骄傲的老企业。
6月10日—12日,《投资时报》记者历时三天,分别在北京、上海对家化新、旧管理层展开采访,层层解开的套环之下,诸多令人熟悉的桥段。这些桥段,让人看到曾经的深发展,看到闪辞平安养老并在微博发炮的张后奇[微博],看到平安这家常相伴咨询公司且挖角西式管理人才从不吝金钱的国际企业的身影,看到上海家化原管理层的自负背后的失策,还看到,“顺昌逆亡”。
“我在家化的最后一天”
一次预先通告的谋杀。
它原本只出现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却在6月12日上午,于上海家化临时股东大会中真实上演。
这一天,是王茁以董事身份留在家化的最后一天。
24年前,夹杂着兴奋、好奇乃至一点小小担心的王茁,以复旦[微博]名校毕业一介实习生身份迈入家化。彼时,他的担心,尚停留在自己能否胜任工作的忐忑。
24年后的今天,已从实习生步步为营,一度升至上海家化总经理一职的王茁,心情斗转星移为一纸悲愤。6月8日,王茁一封长达5500字的公开信,将葛文耀团队与上海家化今日之实际控制人中国平安的矛盾,公之于世。
“现在的心情,在那封信里都表达过了。但和24年前一样,我也有担心,主要是担心这家与自己有24年情感关联的企业,滑向衰落。”
股东大会召开的24小时前,6月11日上午,王茁在接受《投资时报》专访时,对记者问及第二天股东大会是否是一场预先通告的“谋杀”时,坦言“确可这么比喻”。他同时透露,12日离开董事位置时,他会有个简短声明,会说几句作为董事,不方便说的话。
记者注意到,12日股东会上,王茁寥寥数语的告别演讲,开场白即用了本报专访他时所提及的“预先通告谋杀”一说;同时,王茁亦借国学大师马一浮《赠国士》一诗,言志抒情。
这一天,是王在家化的最后一天,他向很多基层员工做了当面道别,但中高层则没去,至于原因,王茁向记者笑言,“你懂的”。自5月14日总经理职务被解除后,王茁已从宽敞的总经理办公室,幽闭于二楼狭小的董事办公室。29天后,这点滴空间,亦与之作别。
而在此期间,王持有即将解锁的31.5万股股权激励股票也遭董事会方面10.94元一股的强性回购。是时,家化市场价为32.47元。
《投资时报》记者在12日股东大会现场注意到,尽管现场气氛紧张,甚至不时发生冲突,但丝毫未影响会议简单化一的主题。最终,96%的股东同意解除王茁董事职务。
6月上旬,记者曾对机构投资者先行“摸底”,多位基金经理断言股东大会不会有“突发”状况发生。6月11日,王茁也向记者预测,“不会有意外发生”。
知情人士透露,“没有意外”,与家化现任管理层不遗余力的沟通密不可分。为确保股东大会通过议案,上海家化早已分层级、分对象展开铺垫。5月31日,上海家化邀请股东前往海南开交流会,主要沟通未来五年发展战略;随后于6月9日、10日,分别召开分析师会及媒体会。
对外工作有条不紊,对内亦未放松。端午节期间,现任董事长谢文坚发表致员工公开信,对员工自其上任以来的工作支持,表示感谢。
诸多烘托下,尽管有6月8日王茁5500字公开信的插曲出现,整个大局已不可能惊涛拍岸,唯有波澜不惊。
当然,这并不是王茁,更非葛文耀团队期待的结果。
王茁向记者透露,离开上海家化的团队仍会在一起,围绕自身的行业、经验和资源再做一些事。“我们有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中国实业的希望,在于把企业家放在资本的前面,而不是相反,这应该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非资本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从满腔溢美到一路溃败
1898年,鸦片战争的溃败令中华大地满目萧杀,但上海家化的前身—香港广生行有限公司,却在此多桀的历史环境中孕育出世。借助曾获巴拿马奖的著名花露水品牌“双妹”,广生行迅速成为民族化妆品业的领头羊。
令人关注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上海家化历次在上海重要企业改革、改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譬如,1956年上海全面实行公私合营,广生行吸收数家化学品厂后更名为“公私合营广生行制造厂”;再如,2001年3月15日,上海家化成为化妆品业首家上市公司。
或许因此遗风,从2008年起,一直觉得国企体制机制障碍如鲠在喉的葛文耀,主动出击,多次向上海市委市政府及主管部门陈述意见,申请改制,力争成为上海国资改制先行先试的样本。
孰料此役,成为葛的败军之笔,亦成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新一轮交锋中,后者溃退的经典案例。
2011年9月7日,上海家化母公司家化集团股东上海市国资委[微博]以公开挂牌方式,出让其持有的家化集团100%股权。彼时,无疑是家化集团的最好时光,各路资本争相竞技。从弘毅投资赵令欢、鼎晖创投吴尚志、联想控股柳传志、阿里巴巴[微博]马云[微博],乃至中信资本、淡马锡、高盛等,均与葛见面过招。
同年10月12日,复星投资、平浦投资(平安信托控股子公司)、海航商业三家竞购方正式浮出水面。
海航资产整合故事的想象力有限,是葛文耀弃其主因。
而主动宣布退出竞购、同样出自上海的复星投资的出局,动因则耐人寻味。由于海航商业入局,复星投资完成了陪平安“太子”读书的“历史使命”。但更核心的因素还在于,复星担忧即使花巨资掌握了相对控股权,他们对这家企业的控制力可能仍然非常有限。毕竟,葛经营家化多年,无人能撼动。
不想,葛虽强硬,新伙伴却更为老辣。
2011年11月7日,家化集团100%股权最终被平浦投资获得,平安由此辗转入市。对于此次竞购结果,外界多怀疑是否系上海国资主导所为,对此,王茁向《投资时报》记者坦言,当时以前董事长为代表的管理层其实有一定的话语权,“因为国资有个原则,是要参考管理层意见的。”
记者注意到,2011年11月交易定盘的短短一个月后,葛文耀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对平安入主后能打开的未来空间,给足溢美之词。
在他看来,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要跟外资竞争的理念与其不谋而合。葛认为,与平安结合,一可利用平安45万名保险销售人员,卖家化集团开发的新品;二能与平安其他投资产业结合发展。此外,平安承诺的数十亿元投资,也有助于葛文耀实现其他梦想。
葛的宏大蓝图中,上市公司上海家化将专注日化主业,非上市公司家化集团将专注大时尚产业,包括SPA、酒店、手表等。后者,极尽高端、奢侈之风。
他未曾想到的是,此张云图,从根子上,即埋下了与平安文化的冲突。
熟知平安的人都清楚,平安文化起于保险业,保险业的典型打法是人海战术,这种基因,与一家化妆品乃至想成为奢侈品公司的基因,背道相驰。平安发展过程中,崇尚对外随时应环境变化而变,对内管理则以不变应万变,崇尚政令通达令行禁止。这和中国经济的走向相似,而奢侈品,讲究的是沉淀,是不变,和上海这座城市气质相匹配的小资文艺,两者大道不同。
此冲突在家化子品牌“双妹”的争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2010年夏,上海家化举公司之力,复兴了已有112年历史的“双妹”,此举宣告,家化进入高端时尚跨界领域。
葛的理想是,即便亏损多年,也要着力扶持这一高端品牌。
可在短期业绩为上的保险文化圈看来,这简直难以理喻。
结果可想而知。记者发现,上海家化的现任管理层,无论是5月31日与投资者,还是6月10日与媒体交流时,都透露已将“双妹”排除在核心战略之外,未来的新战略,将聚集资源在5个核心品牌,分别是超级品牌“六神”和“佰草集”,主力品牌“高夫”和“美加净”,以及新兴品牌“启初”。
现任管理层强调,“双妹”已成为要重新审视和回顾的品牌,这些品牌在过去发展中或多或少碰到了问题,他们需要重新审视,看其是否与家化的核心能力相匹配。
除去定位差异过大导致矛盾激化,在投资界看来,葛文耀在引入新股东时,亦有失策之责。通常而言,任何一次外部资本的进入,与原有体系都会产生排异反应,关键要看,谁占据主导。显然,葛文耀对排异反应评估不当。更何况,此番平安移植进入的还不是一个简单器官,而是大脑。因此,就此角度看,此役错不在平安,在葛。
其实,对葛文耀团队而言,警钟并非未鸣。
平安进入上海家化之前的2010年,就已入主深发展银行。此后很快,深发展剧烈动荡陆续发酵,至今日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一位曾经投资上海家化超过5年、现已离场的基金经理向记者提示,葛团队但凡提前做了调研,也不会没有提防之心。
回溯至此,王茁向《投资时报》坦言,“过往最大的教训是,我们对将要合作的这个大股东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其成功路径、成功方法和成功文化理解得不充分。其次,才是技术层面的其他问题。”
150亿到120亿的蹊跷变动
在王茁看来,平安作为一家左右逢源、能高速发展的超大型企业,应该有一定的自信,有一定的控制权,但万事万物都有度,所谓“过犹不及”。
“现任董事长谢文坚进来之前我跟他谈过,他说,他没听说过深发展和许继电气的故事,说在家化这里不会发生任何‘血洗’,我说那就好,那我们就同舟共济。”王茁虽未明确向记者道出与平安文化的差异,语境之下,实则处处扣题。
熟悉平安的人士向记者指出,平安文化的核心,言简意赅聚焦于两个层面,一是能否迅速出业绩,二是绝对忠诚。
《投资时报》注意到,葛文耀在平安入主家化之后,曾不止一次提到,在给予资源的同时,平安也提出,希望家化集团在2015年销售额突破160亿元。这是一家惯以考核短期业绩的大型保险企业,自然而然要给的经营目标。
上海家化2013年年报显示,当年,上海家化营业收入为44.69亿元。这与160亿元,简直不在一个重量级。
但戏剧性的是,根据谢文坚6月10日披露的上海家化新发展战略,到2018年,上海家化的销售收入将是突破120亿元。
当《投资时报》记者在媒体交流会现场向谢文坚询问160亿元的先前指标时,谢文坚的回复令人惊讶。“没有一个平安的人跟我说,2015年要实现160亿元,至少从我加入到现在,没人跟我说过明年要实现160亿元。”
除了业绩至上,平安的“绝对忠诚”文化同样根深蒂固。但强势到能吓退复星的葛文耀,显然对此并不在意,这也酿造了他的败退。
不过,时至今日,家化员工对此已深有体会。一位家化内部人士向《投资时报》记者透露,员工目前已感觉到了对现任董事长“绝对忠诚”的要求,大家心中都明白,公司进入了一个“顺昌逆亡”的时期。
进入平安时代的上海家化,将会何去何从?
作为曾经靓丽的一匹“白马”,上海家化数年里惹得无数基金垂青,但陷入内斗风波后,其业绩虽还保持增长,机构用脚投票已比比皆是,比如,持有6年的嘉实策略增长,2013年底出清走人。
记者统计显示,上海家化股价由高峰期的76.48元(2013年5月3日)跌至2014年6月13日的33.58元,股价跌去32.91%(已考虑期间分红送股因素),同期,沪指仅下跌6.11%。其市值,则从342.9亿元衰减到239.25亿元,100亿市值灰飞烟灭。
王茁向记者预测,未来的形势发展大概会经历三个阶段:从短期看,拥有近30%股权的大股东,平安一方会赢;从中期看,平安与原家化管理团队双输;放眼长期,将是企业家精神得以恢复和确立的管理层赢,进而使得全体投资者赢。
虽然希区柯克的电影总是充满悬念,出其不意,但其实他本人非常不喜欢意外,哪怕是善意的惊喜,因为,这会令他觉得自己对事情失去了控制力。
葛文耀团队如此,平安更如此。家化的故事,还需要更多时间来书写,它不仅需要准备好更多空白纸页,或许,还在等待一些新的人物。
进入【上海家化吧】讨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