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门口的野蛮人”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刘丹 特约记者 张慧宇
一场国有企业改制成功的典范,“产业+资本”的完美联姻,为何短短一年多就势同水火?
“平安要是让葛总下课,我就抛掉家化所有的股票!”5月16日,大雨淋漓,位于上海保定路527号的上海家化办公大楼前,一位中年女股东对着蜂拥的媒体激动大喊。
这一幕发生在上海家化股东大会门前的“戏码”,背景正是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微博]与大股东平安信托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
“平安进来后,家化集团便名存实亡,只有卖资产,我一直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法人结构决定他们不能为所欲为!”5月13日,执掌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家化集团”)28年的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家化”600315.sh)董事长葛文耀突然在微博上声讨公司大股东平安信托,一时间舆论哗然。
随即,平安信托方面强硬回应,称家化集团个别高管私设小金库,侵吞公司与退休职工利益,涉案金额巨大——此前在5月11日,家化集团召开临时董事会议,罢免葛文耀在家化集团的职务,由平安信托副总经理张礼庆出任家化集团董事长。
这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引起市场一片震惊。在业内人士看来,葛文耀堪称家化集团的灵魂人物,正是他着力推动了家化集团的改制。2011年的11月15日,在葛的强力引荐下,平安信托全资控股的上海平浦投资有限公司打败海航等竞购对手,以51.09亿元的总价受让上海市国资委所持有的家化集团100%股权;通过家化集团,平浦投资持有上海家化26.78%的股权。
这在当时被称为国有企业改制成功的典范,“产业+资本”的完美联姻,为何短短一年多就势同水火?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正在上演。
股东大会“暗战”
按照原定日程,上海家化年度股东大会在5月16日召开。这是葛文耀与平安矛盾爆发后,双方首次共同面对公众。
尽管在国资委的调停下,股东大会上双方的气氛有所缓和,但种种细节不难看出,争斗仍暗流汹涌。
葛文耀首先对矛盾公开化引起股价下跌向投资者致歉,表示将尽力平息事态,包括跟大股东处理好关系。
不过,随后的现场提问开始出现指向性。一位股东首先问及葛在被罢免家化集团职务前几个月,曾减持股票套利超过1400万元。葛文耀回应称,当年买股票是借了近1000万的钱,减持是家里财务上的需要,“家里的财务全交给太太,她跑掉不代表我对公司前景的看法。”
“小金库”的指控也被重新提起。葛文耀此前15日曾发微博表示,根据中纪发(2009)7号文件对小金库的定义,家化不存在小金库。由于事关名誉,为此聘请了律师。对此,现场一名股东称,所指文件是针对党政事业机关,并不适合企业,葛是不是援引有误。葛文耀表示,小金库涉及截留公司的收入,但家化为留住人才搞的员工持股、以及为退休员工提取的“共享费”肯定不属于这类情况。不过,一反原先的态度,他表示律师的问题现在看来也不一定需要,但不管怎样,“这个问题希望给我一个结论。”
在问及为何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时,葛文耀脱口而出:“大股东要求换的”,“要求换我们现在聘的人。”语意所指,显然是针对平安收购家化集团时曾承诺,“将妥善安置职工,并保持原管理团队 和职工队伍的基本稳定。”
作为上海家化董事会成员的平安CEO童恺并未出席股东大会,平安方面只有去年刚当选上海家化监事长的朱倚江在座。
会议过程中,作为平安方代表的朱倚江一直未发一言。直至有股东问及朱倚江对家化现在的管理作何评价时,她也未做正面回答,而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讲稿宣读表示:平安的所有承诺不会变,家化的经营战略不会变。这是自宣布罢免葛文耀家化集团董事长一职后,平安方面首次公开对外表态,其中两次提及“日化主业”一词。
一连串问题下来,葛文耀略显疲惫。不过,他显然赢得了家化管理团队及中小机构、个人股东的一致支持。
一位基金经理代表五家基金机构股东发言时,高度认可葛的工作,直言“你做得很好,公道自在人心。我们希望你干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可能,在家化再工作2、3年,把团队带出来。”葛文耀说。按照上海家化三年一届的管理层任期,葛此届的任期是到2015年12月18日终止。
对此,上海家化总经理王茁也明确表态,新的领导班子还需要历练,“如果葛总再呆个5、6年,我们这个团队可以完全成熟”。王茁在上海家化工作了16年,由葛文耀一手提拔起来。
对王茁的表态,葛文耀马上撇清:“我从来没说过打算5、6年,我要给自己留点空间”他同时还给平安送上一顶“高帽”:“大股东今天并没有罢免我,我认为大股东是顾全大局的。”
机构挺葛
记者采访的基金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几乎都属于“挺葛派”。
在股东大会现场,一位机构投资股东对记者表示,如果葛离任上海家化董事长,肯定会减仓。“我们都不相信平安。”
这样的表态,在一定程度源于对过往平安信托投资风格的不信任。
一位证券分析师指出,“平安信托‘过手’的企业,土著管理者大都被驱逐,能卖了赚钱就绝不压在手里。” 如2008年3月,平安信托通过拍卖方式以9.6亿元的价格受让许继集团100%股权。当时平安信托承诺,至少持有许继集团股权五年,并保持绝对控股。然而此后一年多后,平安就违背承诺退出,所谓实现许继集团整体上市也就更是无从谈起。
除了对平安信托的不信任外,投资者对葛文耀的支持,更主要的来至上海家化多年来稳定增长的业绩。
记者查询上海家化上市后12年来的业绩报告发现,除2004年稍显乏力外,其他年度上海家化均呈现稳步上涨。200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3.06亿元;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已达45亿元,12年来增长244.56%。同时,总资产由2001年的15.04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36.47亿元,增长142.49%。 2005年被定为上海家化业务恢复性增长的第一年,这一年每股收益为0.14元。而2012年为1.41元,7年来增长907.14%。2005年净利润为3857.65万元,而2012年达 6.15亿元,增长近15倍。
相对应地,上海家化的股价也走出稳步上扬的行情。公司于2001 年 3 月 15 日上市,当时发行价为9.18元,相比2013年5月3日76.48元股价历史新高,除去复权,涨幅最高时达逾300倍。
此外,根据上海家化年报,在平安进驻后的2012年,上海家化实施每10股送5股红股,每10股派息7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达3.14亿元(含税),占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1.06%。分红比例之高令人咋舌。以此时家化集团所持有的约1.2亿股计算,平安当年单现金分红一项将获利8404.21万元(含税)。
多年回报丰厚,投资者当然不愿离弃。现在,葛文耀在上海家化上市公司董事长职位是否将不保,已成为机构最关心的问题。毕竟平安通过家化集团在上市公司占有27.59%的股份,是具绝对优势的第一大股东。
QFII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基金韩国未来资产股东向记者表示,从股东大会来看,上海家化与平安方面应该也作出了互相让步和妥协,葛文耀应该会留任,以维持公司管理层和业务的稳定。
不过,上海一位私募总经理认为,“目前双方矛盾没法调节,只能暂时压一压,未来再次爆发的可能性较大。”
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3月31日,共有73只基金持有上海家化,持股数量为1.57亿股,占该公司流通股股本的37.24%。“如果葛文耀得到这些基金机构股东及中小投资者的支持,还尚可与平安一博。”一位业内人士称。
矛盾之始
市场人士透露,2012年4月,葛文耀曾坚持投资海欧手表,但平安以不属于主业为由予以否决,这被认为是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葛文耀则认为,平安未能履行承诺——平安在收购家化集团时曾承诺,针对家化集团的化妆品专卖店、直销品牌、高端表业等产业拓展追加 70 亿元投资。
另外,葛文耀指斥,平安曾意图出售家化金融大厦和位于三亚的万豪酒店。该动议因葛的极力反对未能成行。
不过,平安质疑葛文耀的核心问题——小金库涉及的金额等具体情况至今未明。
机构的看法普遍认为,“平安只是借了员工福利事件把葛文耀搞下台。”国内一家券商研究所的联席总监说。
对于平安方面“小金库”的指控,上海家化官方微博予以严词否认。葛文耀也在其微博上先后陈述,所谓“小金库”,是他为解决公司退休职工的福利设置的具长效机制的“共享费”,以及为留住人才设立的全体员工持股公司。“家化从几百万增加到几百亿,完全没有违法行为,最多是‘擦边球’,但不这么做家化早没了,我为这改革行为负全责。”
5月20日,在事态稍有平息后,又网传有匿名举报邮件称,上海家化体外有一个不经监管的神秘账户,由家化与代工厂“沪江日化”操作,涉及相关利益超过1.5亿元。对此,上海家化立即发布声明反驳,称与这一账户的资金往来“经得起审计检查”。
究竟小金库的说法能否成立?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沈彦炜告诉记者,“这要看是管理者个人的决策,还是公司集体的决定,财务上是不是入帐。另外,平安在收购家化集团前须做尽职调查,当时的股东上海国资委是否向平安披露了有关情况,如果没有,平安可告国资委违约。” 此外,如果平安方面未能履行收购承诺的事项,家化集团方面可按照合同要求平安方实施,否则原股东国资委可以收回转让的股份。“这是要有书面的,规定了具体的实施条款及违约责任的合同,如果没有就不好说了。“沈彦炜说。
到底国资委当时与平安方面签订股权转让书时有无漏洞?记者致电上海国资委,一位负责人员称“目前还在具体了解情况中”。
谁的控制权
从更深层次看,上海家化与平安的内斗,投射出的是中国企业创始人与资本之间控制权之争的缩影。
回溯不久之前的2012年5月,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微博]爆料“被辞职”,股权投资人软银赛富的阎炎接任吴长江接任任雷士照明董事长一职。两个月后,也就是2012年的7月13日,雷士员工开始全范围的罢工,经销商停止向雷士照明供货,公司创始人与资本陷入控制权拉锯战。
今年4月22日,曾经创办健力宝品牌的李经纬逝世,又引发了企业界对那段企业创始人被驱逐的历史的回顾。
曾著有《大败局》的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微博]在其微博上称:“葛文耀若出事,实在可惜。过去二十多年,上海在日用消费品领域少有企业家出现,屈指可数仅二人,前有王佳芬,后有葛文耀,今俱凄凉落幕。”
每当涉及企业创始人或实际管理者与控股股东--不管是政府还是资本之争,似乎无不带有惨淡甚或悲情的色彩。
梳理上海家化的发展历程,自上市以来曾数易其主。2001年至2005年,家化集团全资控股股东为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2006年起,家化集团的股权全部由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接手;2010年,又转给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不过,前后三家控股股东都是上海国资委属下的国有企业。
“家化28年,前五年多赶上改革开放好时期,发展很快。当中14年给政府干预三次,又面临外资竞争,几次差点完了,总算挺过了。”回头看葛文耀这则微博,似乎可以感受到些许数易其主的沧桑。
葛文耀曾冀望市场化运作能给家化带来更好的发展,并一力推动了上海家化的股权改制。他当时的愿景是,“找一个能长久持有家化、让家化有一个宽松发展的环境的投资者”,而对“希图短期博收益的财务投资者”都婉言拒绝。
平安信托控股的平浦投资承诺以战略投资者角色入股,在当时赢得了葛的青睐。未料想,从国有转向资本,上海家化还是走入一条迷途。
进入【上海家化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