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核钛白业绩解密:新会计准则带来巨额利润(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1:08 证券日报

  再对比公司的各项指标可以看出,公司的每年的财务费用高居不下,其同行安纳达仅几十万,而中核钛白每年都高达1000万甚至2000万。

  就此,董秘分析到,安纳达现有的项目就是生产金红石型的钛白粉,所以他们完全可以等到上市融资后对项目的改造。而中核钛白是靠银行贷款来建设该项目的,因此每年的银行利息支出就非常高。这个不能比较。

  但我们在招股说明书上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资主要项目“年产1.5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建成投产,募集资金到位后,原计划用于该项目的投资19905万将用于归还项目建设占用的长短期银行贷款。

  再看半年报和三季度报,2007年7-9月公司的财务费用即高达956万,但2007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也仅比三季度多出100来万。

  而中核钛白是2007年8月3日上市的,如果真如招股说明书而言,上市募集资金用于银行贷款的归还,何以三季度财务费用只多没少?四季度的财务费用何以没有异动——没有大幅度的减少?

  唇齿相依的保荐人亦忧心忡忡

  2008年3月10日晚,记者联系到百忙之中的中核钛白保荐人,信达公司的李卓彦先生。

  还在督导期间的李卓彦对公司上市首年主营业务即出现亏损的状况也表示出无奈之情。他坦言道,今年行业变化太大了,没有想到原材料会上涨得如此猛烈。

  李卓彦继续分析到,2.6吨钛矿可制备1吨钛白粉,同时需要4吨硫酸。硫酸的大需求量决定了其影响力更大。

  而据他了解,2007年初硫酸的价格还在200-300元人民币之间,而现在已经上涨到900-1000元之间了。此外,钛矿的价格也从1000元上涨到1400元了。

  虽然,目前钛白粉的行业趋势是用氯化法制备钛白粉,而且目前国际钛白粉五巨头,如美国杜邦公司都采用了氯化法,但是,目前看来,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看,采用氯化法都是不可行的。

  从技术角度而言,国内的技术还很不成熟,国外也不愿出售该技术,而国内唯一一家采用氯化法制备钛白粉的企业——攀锦钛业也很不成熟,产量不大。

  从经济上看,用氯化法制备钛白粉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四氯化钛(Ticl4)作为反应物,但四氯化钛的价格非常昂贵,达到9000-10000元一吨,由此光生产成本就达到3万元一吨了。但市面上,钛白粉的价格,最高也就1.8-1.9万左右。

  因此,目前国内企业,包括中核钛白还是以硫酸法来制备钛白粉。

  此外,由于生产钛白粉的行业门槛不是很高,最近两年生产钛白粉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一家家地建立起来。虽然目前看来,我国的钛白粉行业需求稳步增长,产品价格上扬,但是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原材料涨幅剧烈,出口退税的取消导致出口无利可图,目前已经到了行业周期的谷底。

  而我们在公司上市前,于2007年7月20日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上可以看到,保荐人提示的风险中,虽然提到了公司今后几年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产品价格竞争是本行业将来面临的较大风险,但依然表示我国钛白粉市场的需求仍然向好,钛白粉工业发展的大环境是良性的。

  招股说明书还提到,中核钛白的主要产品是钛白粉及副产品,存在主营业务过度集中,业务范围较窄的经营风险。

  如果真如保荐人所言,钛白粉行业进入行业周期的谷底了,那么中核钛白未来的发展着实令人担忧。

  此外,值得思索的是,公司在股票上市时的定价只有5.58元/股,而上市当日即以每股32.3元的高价登陆深市中小板块,虽然这与8月份如日中天的股市不无关系,但是,紧随开盘后的暴涨的漫漫下跌,由最高的35.77元/股,最低下跌到14.61元/股,近来一直在15元左右横盘。

  再细查公司的历史可以看到,上市之前,中核钛白是债转股设立的公司,是对国务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重大战略的响应。

  1999年12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核四零四(原“甘肃华原”)、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同签订了债转股协议,2001年1月,由信达、东方等作为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中核钛白。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