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蓝中之蓝(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6:04 第一财经日报

  烟台万华:与跨国巨头同场赛跑的“稀缺化工股”

  王立伟

  在冰箱、热水器、消毒柜、鞋底等很多产品中,需要用到耐磨性好、弹性好、低温柔性好的聚氨酯,它被叫做“第五大塑料”。“大名鼎鼎”的聚氨酯离不开主要原料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后者是一种合成技术壁垒极高的化工原料,其生产一度被欧美国家垄断。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烟台万华从日本引入一套年产万吨的MDI生产装置,这台只相当于欧美上世纪60年代水平的装置是年产两万吨装置的缩小版,投产后长期运转不灵,数年间,这台号称年产万吨的装置只能年产五六千吨。

  直到1988年,这台装置终于年产量达到了8000吨,不过此时国内市场对MDI的需求就已经达到了2万吨。严重的供求失衡,使得跨国化工巨头激动不已,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纷纷厉兵秣马,准备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

  而此时,烟台万华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冲击。烟台万华找到日本方面,希望能够用市场来换取新技术,但日本方面生硬地拒绝了烟台万华的提议,只答应帮助改造原有的装置,使得年产量达到当初的设计水平即年产2万吨。日方旋即开出天价的技术转让费,烟台万华望而却步。

  日方的道路已经堵死,那么欧美跨国公司的道路是不是还有希望?此时,跨国公司已经了解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他们希望独资建厂,根本无意与之合作。

  1993年,屡屡碰壁的烟台万华开始依靠国内力量,全面开发MDI制造技术。

  烟台万华很快取得了突破,当年产量达到1万吨,1996年达到1.5万吨。1999年烟台万华终于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万吨MDI制造技术,随后几年又开发出年产4万吨、8万吨、10万吨MDI制造技术。

  2002年,烟台万华的MDI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跨国公司开始使用倾销手段打压烟台万华;同时跨国公司的MDI项目相继获批。

  不过烟台万华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2003年12月,他们又自主开发出年产16万吨的MDI制造技术,在宁波工业园的MDI工程建设中应用了此项技术。今年这套装置的生产能力将扩大到24万吨,使得其年产能达到28万吨。

  目前,烟台万华和跨国化工巨头在扩大产能上动作频仍。因此,有市场人士担心MDI将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但也有预计认为,2011年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以上。

  ●上市地:上交所

  ●营收: 58.65亿元

  ●净利润:12.44亿元

  ●每股收益:0.64元

  (今年前三季度)

  招商银行:“因您而变”不断修正发展轨迹

  蒋飞

  在众多媒体评选的奖项中,招商银行(600036.SH)最珍视的是“中国最佳零售银行”的称号。而事实上,正是向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的成功转型和先发领先优势,使得招行成为全国经营最为稳健、成长性最好的上市银行。

  在一轮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中,金融行业的增长速度理应快于实体经济;加上利率市场尚未实现完全市场化,存贷利率的剪刀差仍然存在,国内上市银行在今年的业绩普遍大幅增长。然而即使在这一背景下,招行的利润成长性依然能脱颖而出。

  今年上半年,招商银行总资产达到1.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7%,成为国有四大股份制银行之外,第一家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的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半年,净利润达到61.2亿元,同比增长120.38%。刚刚披露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招行前三季度亦保持了高增长,净利润99.7亿元,同比增长128.09%。

  随着金融监管当局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今年的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包括招行在内地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面临相当压力;同时贷款增长也受到严格控制。虽然利息收入仍然是各家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这种业务的增长显然受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的影响相当大,可持续性也最不理想。

  然而招行早在2005年即开始调整业务结构拓展中小企业业务,并向零售业务转型,这一战略举措时至今日收获丰厚。

  中信建投证券的一份报告称,招行实施“以质量为先导,发展价值型客户”的信贷结构调整战略,招商银行对公贷款保持着其一贯的稳健风格。前十大贷款客户中有6家是省级交通厅,同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贷款,6月末中小企业一般贷款客户数达到6962家,较年初增加了1242家,贷款余额达到了1737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3.18%。公司对沿海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和对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在这些沿海信用好的区域建立起新的贷款流程,达成中小企业贷款的批量处理。目前其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在基础利率之上上浮30%,而不良率则从2005年末的8%下降到目前的4%左右。

  零售贷款的增长呈现加速趋势。上半年招行零售贷款大幅增长了34.67%,零售贷款的比重也从年初的18.03%提高到21.82%。值得注意的是,在个人房贷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招行对房地产相关业务十分审慎。根据银河证券的一份调研报告,公司房地产开发放贷的投放客户主要是行业内的龙头公司,贷款风险相对较小。对于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招行采取了适度从紧政策。

  “因您而变”是招行服务客户端的核心理念,事实上,这一理念也推动了其自身发展轨迹的修正。

  招商银行前三季度数据:

  ●主营业务收入:281.7亿元

  ●净利润:99.7亿元

  ●每股收益:0.68元

  振华港机:集装箱起重机大佬

  王佑

  相比“快艇”三一重工(600031.SH),振华港机更像一艘大吨位的船舶,按照原定路线悠然地驶向目的地。从6月起,半年多时间一直徘徊在10元到20元左右的振华港机突然爆发,在今年下半年已经趋缓的牛市中带领整个机械板块通向高速增长的康庄大道。

  振华港机去年创造的主营业务收入168亿元的震撼业绩会再度被自己赶超,而这全凭它一如既往的稳重与大气。振华港机将会在原有业务“集装箱起重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海上重型设备以及散货设备的份额,使一家过于依赖集装箱起重机业务的公司,向多个业务体系不断转型。

  振华港机的岸桥(即集装箱起重机业务)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近年来,这一产品系列的主营业务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90%以上,未来其仍然会有10%到15%以上的增长。今年,振华港机顺利增发,募集资金36亿元以上,为其长兴岛基地扩建、南通齿轮箱工程打开资金瓶颈。长兴岛扩建工程将会为振华港机带来巨大的新利润。由于重型港口机械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充分的场地去建造产品,长兴岛扩建完成之后,振华港机可以每年增加岸桥80台、场桥200台以及海上重型装备数件,销售收入可增加120亿元。南通的年产2万套大型齿轮箱计划也会尽快落实,产值将达16亿元。

  但振华港机集装箱起重机一个业务门类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近70%,公司未来将依靠多个产品的发展提速业绩。

  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如火如荼。BP、埃克森美孚、壳牌和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等都在加紧石油特别是海洋石油的勘探与开发,海上重型机械市场需求在未来几年可达到每年250亿~300亿美元的规模,这为振华港机带来了机遇。

  同时,如上海长兴岛大桥、杭州湾大桥、舟山群岛连岛大桥、粤港澳大桥等项目也会需要大型起重船的协助。海上大型起重机将前景广阔。

  另外,公司散货业务也在快速提升,从2001年占主营业务的1%左右,到今年的10%左右,为公司平衡业务构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市地:上交所

  ●营收:52.69亿元

  ●净利润:5.17亿元

  ●每股收益:0.16元(今年第三季度)

  中国铝业:锐意一体化的行业巨擘

  陈姗姗

  10年前,当中国铝业总公司按有色金属品种从冶金部独立出来的时候,没人会想到,这家当时以氧化铝生产为主的企业,会以如此快的速度成为令国际铝业巨头纷纷“侧目”的高成长性企业。

  自1999年以来,公司的毛利率、盈利能力和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了规模更大的美铝和加铝。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如此庞大规模的企业,公司自1999年以来的销售增长率均达25.29%,高于加铝的18.11%和美铝的9.77%。同时,中国铝业(601600.SH)在各产业链环节和更广阔的金属资源领域进行着扩张。

  作为国内最大的氧化铝和电解铝一体化生产商,中国铝业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和第四大原铝生产商。公司现有巨大的氧化铝生产能力和电解铝生产能力,产能远远高于行业内其他的同类企业。与国内同行比较,中国铝业目前的氧化铝产量、产能和电解铝产量分别是第二名的5.47倍、2.81倍和3.05倍。

  而对资源的控制和产业链的完整程度,中国铝业也都优于国内竞争对手。目前其控制的铝土矿资源达6.3亿吨,可以支持现有氧化铝规模生产30年以上。2006年公司又新增铝土矿资源1.18亿吨,而海外投资的奥鲁昆铝矿项目也进展顺利,为公司在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以来,中国铝业已彰显其“大将之风”,国内外资本动作相当频繁。先是在2006年9月以每股1.774元购入电解铝企业焦作万方29%的股权;接着又整合了兰州铝业和山东铝业等电解铝企业。

  根据公司规划,中国铝业拟在国内建设和发展12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铝工业基地,使氧化铝、原铝的产量和综合实力都保持或进入世界同行业前三。

  ●上市地:上证所

  ●营收:366亿元

  ●净利润:63.97亿元

  ●每股收益:0.53元 (今年上半年)

  中国人寿:保险巨人已成头号“金字招牌”

  陈天翔

  和其形象代言人姚明的大个子一样,中国人寿经过改制和在多地上市后,毫无疑问地成为国内保险行业中最大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但占据着世界人口最多国家一半的寿险市场份额,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保险公司。

  根据中国人寿集团的公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该集团总资产已达8120.52亿元,较2006年年底增长11.69%;股东权益达1368.85亿元,较2006年年底增长18.46%。另外,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统计数据,该集团在今年上半年市场份额为46.86%,较2006年年度上升约1.5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中国寿险市场的领先地位。

  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被认为是保险公司的“两条腿”,因此,在保持保险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寿仍在继续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力度,其投资收益得到了很大提升,盈利能力也获得了增强,而中国人寿也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中国人寿集团在今年上半年,投资资产达7663.23亿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了28.8%,较2006年底增长11.6%;今年前6个月,共实现投资收益344.21亿元,分别较2006年同期增长154.03%和53.82%,推动其2007年上半年的总投资收益率进一步提升至5.66%,较2006年同期提高2.3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目前对一些金融机构的投资项目仍主要是以参股为主,并没有打上十分鲜明的“中国人寿”的印记,而以“中国人寿”字样打头的养老金公司、财险公司等新公司仍处于刚起步阶段,混业经营的框架还没有清晰地展现出来,但这些都将成为中国人寿未来发展的空间,对其股价的表现也将起到直接作用。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数据:

  ●营业收入:193.52亿元

  ●净利润:83.63亿元

  ●每股收益:2.77元

  中信证券:受益资本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蒋飞

  基于实体经济连续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2年中的快速成长举世瞩目,并且其发展还将继续,这为证券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行业龙头中信证券(600030.SH)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积极的并购扩张和各项新业务的开展,从中获益尤甚。

  根据来自彭博社和中银国际的数据,中国内地的证券化率截至2007年7月仅为73.35%,仍大幅低于国际水平。虽然当期股价上涨空间不大,但更多企业上市融资、H股和红筹股的回归,以及对存量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将继续扩大市场规模和中国经济的证券化水平。加上规模扩张基础之上的市场创新,证券市场以及证券行业仍然面临着大片未曾涉足的处女地。

  尽管经营效率仍逊于同业中另几家第一梯队成员,单单净资本规模一项已使中信证券的潜在竞争力稳居榜首。今年8月底中信证券增发之前,其净资本规模为105.78亿元,远远高于排名第二位的招商证券的35.34亿元,以及其后在30亿元左右的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雄厚的资本金优化了公司的财务指标,并为持续进行的业务拓展与战略扩张提供雄厚的资本保证。

  随着市场换手率回归正常,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环比有所下降,但中信证券今年三季度盈利仍然大大超出预期。权证创设这项创新业务贡献突出,公司第三季度权证创设收益18亿元,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认为,中信证券已经进入了资本扩张——业务规模扩大——业绩增厚——估值提升——资本扩张的良性循环,其未来的增长空间“超乎想象”。

[上一页] [1] [2] [3]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