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康IPO暂缓 投行顾虑谨慎询价

2014年01月13日 02:39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静

  “今天早晨证监会已经紧急叫停了奥赛康(300361.SZ)的发行,具体原因不明,但是我们推测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过往已经结束发行的这两三家公司里头老股配售比例所筹集回的资金可能要远远超过募集资金总额,各位高管对公司都是非常有感情的,但的确配售机制也给了各位股东减持股份的机会,请公司各位高管介绍一下,这次发行后,你们对持股的意愿,包括对长期持股的打算。”

  1月10日上午,安硕信息(300380.SZ)在深圳东海朗庭酒店首次进行现场推介会,有基金人士向安硕信息高管如此提问。

  基金人士对安硕信息老股转让的发问,源于当日凌晨的一则紧急公告。

  10日凌晨1时,奥赛康发布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暂缓发行的公告,称考虑到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公司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其同时指,公司和主承销商未来将择机重新启动发行。

  这一突然变动震惊业内,牵动着业内投行人士、IPO发行人、询价机构的神经,监管层亦作出回应。

  10日下午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发言人邓舸表示,奥赛康暂停发行是发行人和承销商出于审慎考虑做出的决定,不是被监管部门叫停。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奥赛康发行暂缓后,投行和询价机构心态,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

  高额套现引关注

  “发行40亿,套现32亿。”市场人士如是形容奥赛康的发行结果。

  1月9日,奥赛康公布发行价为72.99元,发行市盈率67倍,原计划于10日申购的奥赛康总市值已超过200亿元。此次公开发行5546.6万股,其中新股数量为1186.25万股,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南京奥赛康”)转让老股数量为4360.35万股。按照发行价,公司募集资金7.9亿元,南京奥赛康一举套现金额高达31.8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奥赛康事件从10日凌晨发酵到白天,其高发行价、高市盈率以及股东巨额套现,引发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资本圈人士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热烈,剑指发行人及新股发行制度。

  平安证券[微博]一位投顾10日9时多在微博上评价:“行业秘而不宣的规则。有多少公司上市融资是真正为了企业发展创新、壮大的,大都是奔着圈钱套现来的。”

  “发行的结果,让监管部门百口难辩,将监管部门置于空前尴尬的境地。”安信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邱文琰10日上午在微博上表示。

  2013年12月,证监会制定并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暂行规定》,其中配套规定实行了老股转让新规,即当发行人募集资金超过招股计划募集规模时,必须下调新股规模,同时以发售老股替代新股。

  证监会解读:老股转让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抑制“三高”和“炒新”问题,杜绝“超募”。

  也有投行人士对奥赛康“老股转让”持合理的意见。

  国泰君安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中介机构按照监管机构的条文做事,也合情合理吧?所谓市场化的操作,就让市场判断,有人愿意接盘,就表明愿意承担风险,何来合不合理之说?”

  他称,所有操作都是按新股发行指导意见来的。老股转让就是为遏制超募,理论上只发1股新股,其他全部合格的老股转让都行,况且大股东已经持股满3年了。只能说摇摆的政策让人看不懂。

  随着新股路演的推进,热议从“线上”延伸至“线下”。

  10日上午,除了安硕信息,还有金莱特(002723.SZ)、牧原股份(002714.SZ)、金一文化(002721.SZ)、友邦吊顶(002718.SZ)、金轮股份(002722.SZ)等新股进行了首日新股路演推介会。

  “(持股意愿)与公司经营不直接相关,但也表达了对公司长期的看法。”前述发问的基金人士称。

  安硕信息财务负责人、董秘曹丰对上述疑问回应,“新股发行改革指导意见出来后,不允许超募,只允许转让老股,政策一出来,我们马上把这一信息告诉了股东,第一反应是大家不愿意转让老股;第二因为不允许超募,老股不转让不行,那么我们现在定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募集资金筹集完以后,转让的老股添了25%,不(全部)都转让了,在价格方面我们按着市场走;在减持意向上,这次减持完成之后,安硕发展三年内不减持;第四,锁定期结束后两年内累计不减持超过10%,这一条适用于我们两位实际控制人;剩下持股的董监高在持股锁定期约定是三年,有可能会延长,锁定期结束后两年内累计减持比例不超过20%。这是我们控股股东、董监高未来的减持意向包括公司对定价的意向。”

  从“马上发”到心存顾虑

  一夜之间,投行、询价机构心态突变。

  “拿到肯定要赶快发啊!”1月9日,深圳本地一家中型券商的资深保代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道。

  就在1月9日,新股还呈现“狂热”之势。13家公司发布了招股说明书。按证监会说法,1月份将有50家公司拿到批文。发行节奏上,多位受访投行人士表示,拿到项目的一般都会尽快发行。

  上述资深保代人士解释:“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一般拿到的项目都会选择尽快发行,原因一是排队企业压抑了很久,IPO停摆了一年多,他们排队排了很久,等得很着急,二是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对2014年市场不确定因素存在担忧。”

  而1月10日奥赛康事件后,操刀IPO项目的投行人士则对发行更多了顾虑。

  一家中外合资券商高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奥赛康事件透露出发行人和保荐商都有些浮躁,说白了是有点不负责任,不过这样高发的结果可能是谁都没有料到,以后的项目可能节奏趋缓,不管是发行人还是保荐商都会心态趋于平和。”

  对于市场上的打新机构来说,则更加关注IPO发行风险。

  “这个事情会影响到我们打新的态度,之后会更谨慎挑选公司。作为公募机构,我们虽然打新比较积极,并不是所有的新股都要参与,我们肯定要选治理机构好的公司。此外,还要看是否是朝阳行业。”1月10日下午,近期参与了打新的深圳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而就在前两日,他还兴奋表态要积极“打新”,“第一批肯定都要打啊。”言语间流露出对新股的高度热情。

  奥赛康为新股重启以来发行暂缓第一例,私募人士也怕“押错宝”。深圳一家有询价资格的私募机构人士近期积极参与了新股的路演推介会,他称,“关注到了这个事情,不过价格太高了,我们也不敢参与,会比较谨慎去挑选新股。”

  (本报记者林巧、支玉香对此文亦有贡献)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贪官最后陈述有人引经据典有人忆苦表功
  • 体育U22亚洲杯黑色3分钟!中国补时丢两球1-2
  • 娱乐汤唯被骗细节:接个电话去银行上钩
  • 财经人民币外升内贬:国内人感受越来越不值钱
  • 科技北京官方打车软件全面沦陷:不能加价
  • 博客中日关于“伏地魔”之争是说给谁听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学女老师环绕易教出伪娘女汉子
  • 张化桥:印度今天和明天的问题在哪
  • 徐天舒:互联网金融热背后的冷思考
  • 美国客:留美中国学生兴起代购热
  • 姚树洁:张艺谋被罚是没有交代的交代
  • 谢作诗:春运拥堵缘于城乡二元结构
  • 高善文:中国离债务危机有多远
  • 凯恩斯: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断崖式下滑
  • 陶冬:美非农失前蹄 欧央行谋后招
  • 黄有光:建议高考男女生分开录取
  • 江濡山:五问肖刚 你有杀手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