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22:32 券商中国

【相关阅读】华龙证券:债市下跌引发公司5亿违约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

债券下跌国海一负责人失联 董秘回应称正在核查

廊坊银行澄清:与某海证券无业务往来

国海证券股票今日临停 因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事项

  今天债市两个炸弹:国海证券一个债券团队负责人出国失联,请廊坊银行代持的100亿债浮亏巨大,国海直接不要了,章是萝卜章。某大基金货币(基金)爆仓,公司要赔6亿,世事无常,大家都捂好钱包。

  关于债券圈的这86字传闻,券商中国记者已经说不清在多少个微信群里反复看到过。86个字不多,涉及信息量却无限大,想像空间也无限大。一句话,从券商到银行到基金公司,整个债券圈,又无法安宁了。

  就在今日晚间,深陷传言漩涡的这几家机构,都在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应:

  绯闻主角一:国海证券债券团队负责人出国失联。

  最新进展:国海证券有关负责人给出回应,公司正在核查。

  绯闻主角二:华龙证券出现了约5亿元的债券交易违约。

  最新进展:这一事件属实,不过细节上和媒体报道存在出入。

  绯闻主角三:某大基金货币爆仓,公司要赔6亿。

  最新进展:华夏基金称旗下所有货币基金均正常运作,申赎照常,无任何特殊情况。

  绯闻主角四:廊坊银行代持100亿债浮亏巨大。

  最新进展:廊坊银行称与国海证券无业务往来。

  绯闻主角一:国海证券

  对于国海证券的传言五花八门,其中一条颇为夸张—— “国海资管债券爆仓,管理层全部失眠”。传言中提到,国海证券一债券团队负责人张扬失联,该人私刻印章,冒用国海证券名义进行交易。

  券商中国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国海证券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此事与公司无关,是一位已离职员工个人行为,且该员工并非债券团队负责人,而是其他部门员工。张扬已经离职,具体的情况还在调查,信息也还在搜集中,国海证券的交易并没有出现违约。

  绯闻主角二:华龙证券

  然而,就在国海证券“出事”消息刷爆朋友圈之时,另一家证券公司又爆出了债券交易违约的消息。

  先来还原媒体报道:

  12月13日华龙证券出现了约5亿元的债券交易违约,截至今日尚未解决。“做的是T+0+1交易,即交易对手当天买入,第二天卖出10年期的农发债券,但是由于价格下跌,第二天华龙证券直接不要了。”

  报道中还提到,“还不是私下口头说好了后来不要的,是前台外汇交易中心已经做了交易,第二天后台结算时华龙证券不做处理。资金面一紧张或者价格大幅下跌,出现头寸平不了的技术性违约很多,但是一般第二天就处理了,像这样恶意违约的从来没有过。”

  对此,华龙证券内部人士向记者确认,债券违约一事属实,晚间会发布回应的声明。

  上述华龙证券内部人士还对记者表示,这一事件属实,不过细节上和媒体报道存在出入。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的是,华龙证券多位高管今晚在研究出具针对此事的回应声明。但截至券商中国发稿,依旧未见华龙证券有声明发布。

  一知名评级机构分析人士对此评价称,这一事件的信号意义在于,目前的流动性很紧张,所以导致了违约,但通常情况下,如果流动性缓解过来,通常第二天这个事情是会解决的。“如果违约方第二天能够及时的弥补,问题就不大。”

  绯闻主角三:华夏基金

  上述传闻中提到的,“某大基金货币爆仓,公司要赔6亿”,绯闻主角正是华夏基金。

  华夏基金也在14日晚8:20在官微上给出了声明:

  市场传言某大型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爆仓,涉事基金公司需要掏自有资金填补亏损。目前我司旗下所有货币基金均正常运作,申赎照常,无任何特殊情况,特此声明。

  绯闻主角四:廊坊银行

  “请廊坊银行代持的100亿债浮亏巨大,国海直接不要了”,这一句传言,估计也是惊呆到整个银行业。

  廊坊银行声明中提到,该传闻属于谣言,廊坊银行与传闻提及的*海证券无任何业务往来,不存在传言中所谓的“债券代持”业务。

  在今年信用债发行暴增,一片欣欣向荣景象之下,内里却暗流涌动。一边是频频爆出的债券违约事件;另一边则是近期接连暴跌的债券交易市场。当下,看似普遍的债券交易代持,如今也成了众矢之的。

  上海一家私募基金负责人透露,在本轮下跌中,不少杠杆比较高的私募机构都出现了爆仓,人也直接“跑路”。他表示:“10月份以来,债市大约下行了60个BP,风险开始集中爆发。在价格的剧烈调整中,一些资管产品的杠杆过高就出现了爆仓。有的没有履约能力的私募基金,已经出现了电话打不通的情况。因此,一些券商做代持的,因为交易对手不能追加头寸,砸在了自己手里。”

  TIPS

  什么叫债券代持?

  “债券代持是债券交易的一种手段,且极为普遍。”据相关人士介绍,因为在中国缺乏衍生工具,不能轻易放大杠杆。债券代持,相当于变相的杠杆。以券商自营盘为例,买入债券,找人代持后获得资金,继续买入债券找人代持,1亿的资金可以放大到几亿,获得超额收益。

  具体来看,债券代持是指债券持有方通过银行间交易与代持方达成口头协议。约定将标的债券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代持方。经过一定期间再以事先约定的价格由债券持有方赎回;债券持有方通过支付代持方代持期间的资金使用费,保留了债券实质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代持方获得了代持期间让渡资金使用权费用包含在约定的赎回价格中。 

  从债券代的操作手法看,债券代持行为属于一笔现券交易及一笔相反方向的远期交易,类似于买断式回购的“买断+回购”模式,属于转移所有权的交易,与买断式回购不同之处是:买断式在回购期间,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但是回购协议签订在前,因此在回购交割之后所有权又回到正回购方手里,买断式回购虽然也存在违约风险,但是毕竟有前期的合同与协议的法律保障,而债券代持实践中都体现为现券买卖协议,对第二次回购的远期现券买卖并没有事前的协议,完全靠信用和所谓的口头协议来约束到期回购,到期交割时如果违约则无任何法律保障。

  据介绍,如果在债券交易后,央行上调银行准备金,导致资金面趋于紧张,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对于资金流动性的敏感,会导致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债券收益率与债券价格的负相关性,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此时最初的债券卖出方从利益角度考虑极可能不愿意按照原来商定价格回购由代持方持有的债券而给代持方造成损失。

  TIPS

  债券代持合法吗?

  “一直以来债券代持就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且处于一个政策真空地带。”一位债券分析师告诉记者,作为最大的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上一直以来就有许多“上不了台面”的虚假交易行为,此类交易包括代持、债市丙类户垫资、无实际资金往来的撮合交易等。

  正如该分析师所说,这些行为都曾造成不良影响。如云南富滇银行倒券风波、国信证券越权撮合交易造成6000多万亏损,及今天曝出债券代持丑闻。

  另一位债券人士介绍称,目前大约有三种债券代持存在不合规的灰色地带。

  一是,监管机构会按照债券交易量排名来进行优秀评定和国债承销资格,因此对于银行、券商来说,都有意愿成为代持方,用来冲击交易量排名。

  二是为了将利润转移释放,用来修饰财务报表。通常,在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一些机构为了掩盖债券投资的亏损,就以代持方式向其他机构转移这部分亏损。

  三是像银行在考核时点将债券暂时转出来降低风险资本占用量等。过去代持行为多发生在银行,现在券商和基金的需求量也在增大。

  “债券代持常常会造成交易价格偏离市场正常水平很多,给市场带来波动并影响正常交易。”上述债券分析师表示。

责任编辑:金黄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