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信托老地盘被券商蚕食鲸吞

2014年10月10日 03:02  证券日报  收藏本文     

  今年以来按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笔数算,质权人为信托的数量仅11.65%,而2012年这一比重超过50%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信托老地盘被券商 “蚕食鲸吞”

  ■本报记者 徐天晓

  在券商股权质押式回购业务大潮的冲击之下,今年以来,信托公司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市场的份额迅速萎缩。《证券日报》记者根据IF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共发生2750起左右,但其中,质权人为信托的仅为320起,市场占比11.65%。而质权人为券商的比重则超过50%。与券商股权质押式回购业务推出前的2012年相比,信托与券商的市场份额几乎对调。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业内研究员认为,这还是体现了券商不可比拟的资源及专业优势,券商掌握着上市公司“大小非”和大量股票托管的客户资源,股权质押仅是其为大股东提供的一揽子服务中的一部分,机制、效率更灵活快速。随着股权质押业务报酬率日益微薄,信托对于这一领域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

  信托份额仅剩零头

  记者根据IF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共发生了约2750起,其中,券商收获了其中的超过1500笔,市场份额达到了55.5%,而信托作为质权人的数量,仅有320笔,市场份额为11.65%,同期银行的数量为686笔,市场份额为24.98%。

  而在去年券商质押式回购业务推出以前,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市场则是另一番景象,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信托和银行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市场上占据的份额总计超过90%,其中,信托的比重在高点时可以占到50%,而彼时,券商的市场份额仅为10%左右。

  这也意味着,在股权质押市场上,如今信托和券商的江湖地位已经“对调”。

  上市公司股东在将股份质押给券商时,绝大部分是用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据业内研究员称,这一模式较之信托来讲,资金效率,包括资金到账时间,质押手续等都相对简便。最重要的是,券商掌握着上市公司“大小非”和大量股票托管的客户资源,股权质押仅是其为大股东提供的一揽子服务中的一部分,这是信托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两年前,股票质押业务的报酬率可以达到2个百分点,操作简单,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很多信托公司在那个时候推出了专门的股权质押业务的系列品牌,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这一领域的融资需求服务,部分信托公司一年可以发几十期。”有信托销售人员指出:“与房地产、基建等项目相比,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信托风险时能看到的,虽然这一业务的收益率会比市场上其它相比低1到2个百分点,但是也有客户会专门挑选类似产品。”

  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上现身较多的信托公司包括华鑫信托、华能贵成信托以及外贸信托等。

  收益降低信托放任萎缩

  “不过目前,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股东质押股票的资金成本要求有所下降,项目的报酬率大降,很多公司也就放任这一业务‘流失’了。”

  上述分析人士称,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类信托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8%左右。如中铁信托今年年中针对上海莱士大股东科瑞天诚质押股票发售的丰利系列1409期信托计划,投资人投资额度在100万元至300万元(不包括)区间,其预期收益率仅为7.5%;即便是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其预期收益率也仅为8.3%。同期的“丰利1408期”,预期收益率区间为7%-7.3%。信托公司的信托报酬率也普遍较低。

  更令信托业内人士紧张的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全力向券商倾斜,说明券商及其资管产品对信托公司这部分原有优质客户的竞争力明显增强,上市公司的股东也往往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股权质押业务只是体现出来的一点,券商资管的迅速发展,让这些上市公司股东将原本在信托领域从事的包括但不限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业务转移到了券商的名下,虽然具体份额的变化不好估计,但是对信托业的冲击应是很大的。”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股权质押上市公司券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反贪局:发改委落马官员家中藏超2亿现金
  • 体育詹姆斯回归首秀8失误 骑士负尼克斯
  • 娱乐木子美自曝与张歆艺前夫旧情:想看裸照
  • 财经油价今或迎七连跌 批发价回到4年前
  • 科技苹果CEO宣布出柜:自豪是同性恋
  • 博客贾玲:回应节目偷懒讨厌农村质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4名大一美女打造粉红城堡寝室(组图)
  • 邱国鹭:科技热的冷思考
  • 谢百三:股市处于牛市 来之不易
  • 杨国英:美联储退出QE对中国利大于弊
  • 商寅泉:任志强退休对房地产影响几何
  • 郎咸平:面对民企传承政府该做什么
  • 易宪容:QE退出不会让人民币重度贬值
  • 徐斌:中国大牛市假以时日大喷发
  • 叶檀:谁动了我们的一千亿美金
  • 马光远:“后QE时代”对中国四重冲击
  • 张明:全面降准的概率正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