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半年考东北最进步 两融助推转型进入攻坚战

2013年09月02日 05:12  理财周报 

  截至今年6月,中信、国君、海通、广发、华泰等都是两融业务中规模排在第一梯队的券商

  理财周报记者 蔡俊/上海报道

  证券业正经历艰难的行业转型,寻找新方向。

  根据18家上市券商发布的中期报告,今年上半年,东北证券业绩增幅最快,营业收入、净利润增幅同比分别高达54.6%和150%。太平洋则退步明显,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同比降幅分别高达26.6%和71%。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证券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至21.11亿元,海通证券以27.82亿元后来居上。

  证券公司能在一、二级市场萧条的情况下实现增速,主要是由于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助推业绩。相比之下,去年为自营、投行等增厚业绩的固收业务,今年却在债市风波的打击下,行情逐渐转冷。

  两融助推

  “几年熊市下来,券商意识到再依靠过去靠天吃饭的模式不可行,因此纷纷改变结构,瞄准类贷款的创新业务”,一名上海基金公司研究员告诉记者。

  实际上,就今年各家券商的中报业绩表现而言,虽然一、二级市场分别面临IPO停摆、股债双杀等不利局面,但众多公司依旧在惨淡市场中“杀出血路”,同比增幅实现较快增长。其中缘由,在于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约定式回购等类贷款业务的蓬勃发展。

  比如海通证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类贷款业务占总收入的28%。海通证券的收入结构方面,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创新业务分别占据41%、30%、28%。

  即使是上半年增速下滑的广发证券,在其半年报中也披露,两融业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其此块业务收入达到4.51亿元,同比增幅接近200%,一定程度上冲抵了IPO停摆给广发证券带来的冲击。

  “过去牛市时,投资者频繁地进出市场虽然能带动券商业绩,但造成的资本回报低效,实质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前述上海基金公司研究员表示,“监管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去年大力推动资本中介业务,希望券商从被动的通道转型成主动的流动性提供者。”

  截至今年6月,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都是两融业务中规模排在第一梯队的券商。由于两融业务是在通道业务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杠杆化产品,因此经纪业务雄厚的券商,该领域的发展也最为迅猛。

  不过,过于快节奏的进展也暗含风险。

  “类贷款业务的利率是对股市的先行判断。去年我们看空二级市场,所以利率调得较低,导致这方面收入增长不是特别快。现在很多券商利率拉得很高,虽然收入能在短期内拔高,但客户的利益会受到挤压甚至亏损,长久以往会有流失风险”,一名上市券商的中层人士告诉记者。

  固收转冷

  2012年火爆的固收业务,今年出现转冷迹象。

  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券商总计承销债券项目566个,同比增加近100个。实际上,对固定收益的重视始于去年下半年企业债的发行审核加速,带动了规模放量,从而券商在其中分得一杯羹。同期,交易商协会向多家券商开闸短融中票的承销资格,固定收益的蛋糕继续被放大。

  固收的火爆不止在投行业务出现。连续多年的熊市不仅挤压经纪业务的空间,券商的自营业务过去也因集中投资权益常年处于浮亏状态,但2012年,固收的火爆让券商看到了投资的潜在机会。

  “固收的利益链中,投行承揽项目时先将发行利率拉高,自营包销一部分,随后在市场上多次转手赚几次差价,这样就可以盆满钵满了”,一名券商固收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这样的模式造成去年券商既能在一级市场获取不菲的承销费,又能在自营投资中实现账面浮盈。随着IPO停摆与股市持续动荡,今年不少券商都计划在投行、自营等业务上继续加码固定收益。

  不过,债市风暴的冲击打乱了原本的节奏。

  “债券承销最赚的是企业债,毕竟规模一般在几十亿元。但债市风波后,企业债和IPO项目一样需要自查,手里的项目都被暂停。原本给予厚望的短融中票,实际是要和银行进行竞争,承销费率也只有千分之三左右”,前述固收人士对记者说。

  同时,今年6月股债双杀的行情也让不少券商的自营业务陷入僵局。广发证券今年上半年自营收入9.13亿元,虽然投资品种上选择减持权益,增持低风险的固收,但该块收入仍同比下降11.04%。

  上述固收人士说,“固收在投行和自营方面是联动的。项目难发、利率定不高,自营就不得不多吃进,但市场不好难有人接盘。去年转手赚差价的做法,今年就很难故伎重演。”

  转型尴尬

  “证券业的尴尬就在于资本冗余。上市券商拿到钱后不知投哪儿,排队上市的券商却资本金紧张,对其非常渴求”,前述上海基金公司研究员表示。

  实际上,如果按资本金比重划分券商各条业务线,可以分为传统中介业务、资本中介业务、资本业务。三者先后按不占资本金,占资本金不服务客户、既占资本金又服务客户,依次排序。

  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净利润同期下降6.18%。其中的部分原因,中信证券表示为布局资本中介业务和国际化业务,并提高了财务杠杆水平。

  “中信证券在国内券商转型中属于前列,但要从过去单一通道的模式向资本中介转变,这需要监管者的智慧与同行的勇气”,上述券商中层人士告诉记者。

  外部环境方面,由于资本中介业务本质是券商提供流动性产品,成为市场的组织者,因此做市服务是发展该业务的基础。然而,目前国内政策上仅融资融券、质押回购等少数领域涉足,并且还受比例、保证金等制度的诸多限制,整体机制并未得到完整的建立。

  同时,券商向市场持续注入流动性,势必会带来杠杆的提升。但在综合治理时期后,各家券商被严格监管以低杠杆的模式运作,导致证券业的ROE水平远低于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

  券商方面,靠天吃饭的心态也并未彻底根除。“创新业务虽然如火如荼,但期间得付出不少成本。相比之下,一旦牛市行情启动,不靠资本金开展的通道业务,赚起钱来就又快又多。现在很多券商比较茫然,实际上更愿意把钱投到地产信托”,前述上海基金公司研究员表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资委主任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
  • 体育皇马官方宣布签贝尔 9100万身价世界第二
  • 娱乐梦鸽做客新浪谈李案:我保护不是袒护包庇
  • 财经中石油有员工常年举报一把手
  • 科技手机固话今起实名制 新用户不实名拒入网
  • 博客毛泽东错过了朝鲜停战最佳时机吗
  • 读书皇家奇迹:历史上唯一修成金婚的皇后
  • 教育中国式幼升小:愁白了多少家长的头
  • 梅新育:中石油腐败案的启示
  • 管清友:下半年经济不会昙花一现
  • 刘石:人生本是一出戏
  • 龚蕾:叙利亚局势对全球经济影响分析
  • 谢百三:象朱镕基那样关心民生股市
  • 谢作诗:中美日三国经济学
  • 苏堤春晓:被译为时代广场的时报广场
  • 陶永谊:经济增长靠什么来推动
  • 叶檀:中石油落马高官与徐明性质相同
  • 徐小明:光大就是个倒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