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团队负责内部审计中石油监管之失
索寒雪
在北京二环路边的中石油总部门前,常年盘坐着一些从全国各地分公司前来“告状”的职工,内部腐败、不平等待遇以及养老问题等都是他们前来声讨的原因。
刚刚被披露接受组织审查的中石油副总经理王永春、李华林等4名高管,不知曾多少次从这些人身旁走过。
谁来监察高管?
“领导向我们传达了目前的要求——不造谣,不传谣。”一位中石油北方地区油田员工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记者接触的多位石油领域资深人士,都对中石油高管落马一事,发言谨慎。中石油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2012年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3.26亿元,其员工总人数超过160万。
而其监察部门也是央企中人数最多的监察部门之一。记者了解到,目前中石油监察部门由20多人组成,分为5个处室。
即便如此,中石油在监察方面依旧显得力不从心,“我们经常收到各种举报信,有时是几个案件在同时调查。仅仅靠我们20多人是根本不够的,还要从下属分公司调来人员协助调查。”纪检部门的人士表示,“我们采取的是一种综合的调查方式。”
“如果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当时在岗的人员已经调动,那么财务数据也很难查找。”中石油监察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的工作方式。
“中石油高层对反腐和纪检工作一直很关注,2010年,总部向我们部门拨款力度很大,购进了大量的技术设备。”上述人士表示,“我们这个部门也是由一把手直接管理,我们的要求是,对腐败案件一查到底。”这种监管模式,能做到多少程度的有效监管,还是一个未知数。
一位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常态的反腐监察,只是对个别人、个别事件的监察,实际上,可以看出,腐败最严重的是职权部门的高层。”
该人士甚至直接指出:“单位的审计部门会去审计自己的领导吗?中石油在每个下属公司都建立了纪检、监察、审计部门,但是,这种监察只对下,不对上。企业的审计权力和利益权力都掌握在同一人手中,监管实际上是缺失的。”
而在企业内部,常年举报油田一把手,成为了一些人的日常工作,“企业一把手现在是又要搞经营,又要维稳。”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人士表示。
中石油监察部门表示,目前主要信息来源便是举报,然而这种举报数量相对于中石油自身的调查能力很明显是不对称的。
每个环节都会有徇私的空间
中石油有自己的项目招标网站,但是真正实现项目招标透明化非常困难。
“比如,一个项目需要设计一段管道,其中就有很多门道。”一位曾经参与石油石化系统项目招标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可以要求设计人员,把管道和接口设计得很奇特,只有某一家企业或者两家企业能够做到,这样竞争对手会自动被排除。”
相反,“把管道设计得很普通,帮助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参与生产,也是在帮助竞标企业。”上述人士表示。
“只要是有巨额利益的,每一个环节,就都会有徇私的空间。”一位石油大学的老师向记者表示,他担任顾问的公司也一直在参与一些投标,“我也告诉学生,现在中石油的高管虽然被调查,但是整个体系还是根深蒂固的,不会产生任何方式方法上的动摇。”
从源头开始,中石油的纪检部门就需要与腐败进行斗争。
在油田开发上,中石油正在与民企进行一些合作,“有石油系统的人脉关系,这是最基本的敲门砖,这样可以送礼,能说的上话。”来自民企的石油勘探部门工程师隋经理表示。
“我们最近与中石油和中石化进行油田勘探工作,深深感觉到我们时刻处于不平等的待遇中。虽然垄断行业的大门向民营资本敞开,但是很多条条框框都在告诉我们,最好自觉离开。”隋经理透露,“此外,我们还要不断求助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勘探部门,因为只有他们掌握着最好的勘探技术。每个环节都牵扯到利益。”
此外,海外资产流失也是央企的重灾区。从总部所在地中国到被收购方资产所在地的地理距离和管理距离跨度很大,这也考验着管理流程。“比如央企聘请来的高管进入到海外公司,为了寻求私利,有些人会在当地注册私人性质的小公司,并逐渐转移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这种形式在国有海外资产流失事件中,屡见不鲜。”能源行业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