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迷茫揣测监管态度 创新大会规格低于去年

2013年05月07日 0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邱晨

  “今年应该是回归行业内交流座谈会的形式,规格没去年那么大。” 中部地区某券商高管称。

  一年一度的券商创新大会即将在5月8日召开,但从券商业内反馈的信息显示,今年创新大会的规格很可能较往年相去甚远。

  直到目前,券商业内仍在揣测新主席的施政思路。不少券商人士期待通过本次创新会议,摸清楚监管层对目前处在“十字路口”的创新纲领的真正态度。

  “今年的15条32项创新内容,在3月份以后就没了下文。” 上述券商高管人士称。

  创新大会规格低于去年

  时间飞逝,距离去年5月召开的券业创新大会已经过去了一年,但去年的备受瞩目的创新大会至今仍令券商业内记忆犹新。

  “去年是郭树清主席亲自带队调研,几乎每家券商都领了创新课题,并反复讨论、修改,直到5月份大会召开前落实成11条30项实质内容。”上述券商人士回忆了去年的情况。

  而在宣传方面,三大证券报在协会的授意下,对券商进行调研和报道,导致在会议召开前夕,舆论的焦点高度集中,备受期待。

  “事实上券商创新会议每年都召开,只不过去年特别受到关注而已。”深圳某券商资深人士透露。

  据了解,证监会每年都会召集各家券商负责人,以研讨会的形式讨论当年行业创新的内容,但在以往,会议主要是交流为主,会议后实质性的行动并不多。

  而去年在会后落实了11条30项创新内容,为业界首次。由此,去年例行召开的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也被冠以“券业创新大会”的名号,在聚光灯下受到各界关注。

  与去年情况有所不同,即将在本周三召开的2013年度券业创新会议,在各方面都显得低调得多。

  去年,各家券商带着自己的议题参会,今年多数券商只是在近期陆续接到了中证协开会的通知。而在此前,券商业内甚至曾一度揣测会议是否会延迟。

  “会议拟对证券公司相关业务领域中的创新实践、经验及体会进行交流。”在中证协发给券商的会议通知函中,已经明确透露出本次会议的主题将以总结和交流为主。

  而据媒体报道,“总结、巩固、规范、提高”将成为今年创新会议的关键词。

  且与去年高规格的广泛调研不同,今年在会议前夕,行业协会在券商范围内的调研和谈论力度大大降低。据记者了解,目前只有中国证券报在证券业协会的授意下,对少数几家大型券商进行调研和采访。

  券商迷茫揣测监管态度

  在今年会议的前夕,当前监管层对于创新的态度也变得“扑朔迷离”了。

  “目前监管层对创新的态度比较微妙。”深圳某券商人士直言。

  且近期诸多的事件令券商开始担忧,监管层对于自去年开始“大刀阔斧”的创新改革思路,有转变的趋势。

  “去年会后落实了11条30项创新,今年初曾经进一步提出过全年的创新计划,包括了15条32项创新措施,券商也领了创新课题,但这些在3月份上报给会里以后,就再没有下文了。”上述券商高管人士称,“而在去年,直到会议前夕,都还在反复讨论、修改当中。”

  据其透露,原来快速推进的许多创新项目都暂缓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近两个月来,监管层分别开展了针对券商资管业务和债券业务的核查行动。海通证券(600837.SH)等一批券商的部分资管遭到叫停,而债券业务核查也令券商的固定收益部门一片风声鹤唳。

  有趣的是,据记者了解,由于不明确监管层的态度,甚至一些被要求在创新大会上发言的大型券商负责人都感到迷茫,甚至要向媒体寻求意见。

  “要发言的人都不清楚到底是该鼓励创新,还是应该表态更注意合规。”某业内人士称。

  事实上,券商业内普遍期待通过周三的会议,收获一个明确的答案。

  “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当然是最好的,但慢下来总结和保证去年的创新的成果也是无可厚非的,希望尽快能够确定下来。”上述券商高管表示,目前的不明朗的态势,制约着券商新业务的开展。

  今年是收,还是放?券业从业者们有望在本周得到一个明确的信号。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北京出租车起步价拟调整为13元
  • 体育NBA马刺双加时胜 热火爆冷0-1公牛 视频
  • 娱乐曝张艺谋再婚细节 大岳母九岁 实拍
  • 财经事业单位曾试点养老金并轨 5年未果
  • 科技空姐网上代购案重审:一审获刑11年
  • 博客乐嘉:采访李亚鹏给我的强烈刺激
  • 读书叶群真相:林彪的事都要她当家
  • 教育高校另类毕业照走红:女扮男男扮兽(图)
  • 育儿居委会规定小学报名先提供母亲上环证明
  • 李迅雷:农业现代化难以挽回中国农村衰落
  • 朱宁:投机刚需在 房价难稳定
  • 沈建光:如何看美国就业市场回暖
  • 白明:美对华限购法案是大愚若智
  • 张五常:马歇尔的失误
  • 叶檀:全球黄金大转移
  • 张捷:辛普森案与朱令案看程序正义
  • 玄铁令:中国式楼市泡沫探源
  • 李光斗:农夫山泉告京华时报该不该?
  • 金岩石:赈灾的经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