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人才弱市大流失 经纪部门首当其冲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19日 04:59  证券日报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证券业执业人数已低于25万,创下自201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本报记者 崔业莲 见习记者 宋振怡

  “逃离证券业”,这是今年低迷行情下不少证券从业人员的选择。

  今年以来,A股市场屡创新低。弱市下券商纷纷选择减员增效,加剧了证券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从业者的流出,来自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证券业执业人数已低于25万,创下自2011年8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另一方面,投行人员流动性虽较经纪业务人员低,但也面临两难选择。某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选择继续留在公司,市场低迷的情形下僧多肉少,仍难生存。但如果选择主动跳槽,转会费比以往萎缩不少,且“2+2”的新规出来后,投行人才并不似以往那么稀缺,整体来看投行人才跳槽的机会成本太高,另外,目前也有部分保代考虑转身后的去向。

  证券执业人员降至25万以下

  在之前召开的各大券商中期策略报告会上,各券商分析师对下半年都抱有极大的期望,认为下半年行情会回暖,但是截至9月中旬,市扬行情依然低迷。据Wind数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8月,上市券商月度经营数据创下年内最低记录。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8月证券市场运行情况也显示,股指依旧延续了前三个月的颓势,8月上证综指平均收盘点位为2114.29点,环比下降54.51点,降幅为2.51%;深证综指平均收盘点位为876.82点,环比下降25.36点,降幅为2.81%,受此影响,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及成交金额均有所减少。8月两市参与交易A股账户数为1570.3万户,较上月减少68.42万户。持仓A股账户占全部A股有效账户的比重为41.25%,环比下降了0.12个百分点;空仓账户占58.75%,较上月增加了0.12个百分点。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证券行业112家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273.33亿元,仅为2011年上半年109家券商409.95亿元的66.67%。随着营业收入的大幅下滑,与经纪业务营收及利润密切相关的经纪人的收入也随之大幅下降。流动性极强的券商经纪业务人员,在低迷行情选择转行的大有人在。

  一位业内资深经纪业务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传统经纪业务收入下滑,在券商各业务部门中,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经纪业务。

  “营业部纷纷紧缩营运成本,部分营业部经纪业务人员近半数离职,各谋出路。入行多年的从业人员,虽说相对新人来说比较稳定,但也有许多人在业绩与收入的双重压力下,选择退出这个行业。刚入行的从业人员则更艰难,股市行情欠佳且时间短没有客户资源,收入不多很难支持下去。虽然各券商一直都在招人,但由于行情原因,最近招聘人数有所下滑,而且现阶段一些券商裁员比较严重。”

  另外,记者了解到,变相淘汰裁人则是券商经常使用的手法。某证券营业部人力资源部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内经纪人收益一般都是按每月分值来算,有些券商只提供前三个月有无责任底薪,新入职人员每月要求达到60分才算合格,转入正式员工要求半年考核一次,2个季度不达标者则自动淘汰。现在佣金下调,经纪人收入降低,但券商的考核标准并未下调有些反而更严格,这实际上就是券商在暗示客户经理主动辞职,毕竟净利润大幅下降营业部入不敷出,首要任务就是降低营业成本,所以精简人员是必然会进行的。

  截至9月18日,根据证券业协会网站数据显示,证券业执业人员总人数为24.7499万人,这是自2011年8月以来,证券业执业人数首次降至25万以下。对于此现象,太和顾问人力资本数据咨询业务副总监兼首席顾问蒲世林认为,“这和业务有很大关联,证券公司中很大一块需要投入大量人员的业务就是经纪业务,经纪业务中经纪人的占比又是最大,对于经纪人而言,经纪业务营收及利润的双萎缩必将对他们的收入回报带来直接的影响。

  与此同时,信托行业财富管理业务的逐渐扩大、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的需求加大、第三方理财市场的销售机会增多等因素,又助推了这部分人群的流出,在金融细分领域间流动。

  另外,近几年很多券商应政策要求,将很多经纪人转为正式编制员工,因此在刚性人力成本支出这块压力日益加大,当业务不景气时,不少券商肯定会选择减员增效的策略,这也导致了一部分人员的流出”。

  “虽然券商在大力发展创新业务,但毕竟创新业务发展时间较短,现阶段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依然是依靠传统的经纪业务。而在股市低迷、投资者失去投资意愿的现状下,券商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大幅减少,佣金不断下降,每月除去运营成本,基本都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由于运营成本与收入等多方面原因,不论是券商裁员还是自动离职,经纪业务的从业人员的大幅减少必然会发生。同时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券商经纪业务的转型乃大势所趋,依靠营销人员四处拉客户做交易量的传统盈利模式已不再奏效,针对营业部客户经理的人员精简则是未来必然会迈出的一步。” 某大型券商营业部高层人员表示。

  投行人员受市场影响面临两难选择

  据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各券商累计拥有投行人员近一万名。大券商和小券商投行人员的数量差距也较大。在市场行情不景气的情形下,投行人员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太和顾问人力资本数据咨询业务副总监、首席顾问蒲世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投行人员的发展在今年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下,受到很大的影响,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如果选择继续留在公司,并不是每个投行人员都有这么多项目资源可做,如果选择主动跳槽,但现在转会费比以往萎缩了不少,且“2+2”的新规出来后,各家的通道基本能够符合目前的项目资源储备,甚至是还有很多空余空间,所以投行人才并不像以往显现得这么稀缺,因此雇员在跳槽时与新雇主的讨价还价上,并没有太多优势,况且现在投行裁员的风声正起,如果企业裁员,通常是先裁掉绩效差的和司龄短的员工,所以整体来看投行人才跳槽的机会成本太高。”

  一家券商投行人员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出同样的看法。据他介绍,身边同事跳槽的人不多,一旦加入到投行这个圈子,了解到的也只是这个行业的经验,所以跳槽的同事基本没有选择改变职场方向的,还是选择去了待遇更好平台更大的券商,也有部分选择PE等其它领域。

  该投行人员还介绍,投行压力大,经常出差,“北京一个项目,上海一个项目,两头跑,但是今年行情不好,在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肯定会受到影响”。

  蒲世林认为,在选择跳槽的投行人员中,一部分是跳去小券商。“目前小券商还在搭建自己的投行团队建立自己的通道储备,一部分是跳去其他金融细分行业,比如信托、PE等,目前这两个行业发展势头要好于证券,一方面投行人才手上的一些资源在这两个行业依然能发挥不少价值,另一方面从工作内容上也较为接近,而且这两个领域的人才依然存在很大缺口,且薪酬待遇也有比较优势,还有一部分是离开了金融行业,到实体经济的企业里去做投融资管理、董秘、投资开发、战略等工作,相对压力会小一些,也能慢慢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这一诉求。”

  另外今年以来,投行部门收入骤降也是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共有140个项目成功IPO,募集资金合计925.61亿元,取得承销与保荐费合计50.22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33.01%、53.88%、50.27%。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今年仍有30家保荐机构零项目发行,占70家保荐机构的42.85%。

  另外一个某大型券商的投行部人员则向记者表示,受到市场行情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自营和经纪部门,投行还算相对稳定,券商投行将集体给保荐人降薪,确实有个别的券商投行部门取消了部分津贴,也可能会在业内扩散,但目前至少该券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投行部门的人相对稳定,跳槽或者转行的几率要比其他部门的人小一些。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我国12艘公务船同时进入钓鱼岛毗连区
  • 体育欧冠-C罗90分钟绝杀 皇马2度落后3-2曼城
  • 娱乐法国法院禁止刊英王妃半裸照
  • 财经日系车难局:金九银十中经历一场完败
  • 科技索尼等部分在华日企19日起恢复生产
  • 博客马未都:日本何时会说钓鱼岛是中国的
  • 读书太阳旗坠落:日军不愿提及的十大败仗
  • 教育高校现公主班全男班 29人班仅3名女生
  • 育儿女童幼儿园校车内死亡疑遭性侵犯
  • 健康新资源食品到底是什么 多少精子才能怀孕
  • 女性张曼玉猫头鹰T恤卖萌 富人税吓跑LV老板
  • 尚品中秋赏月餐厅指南 盘点表盘上的艺术绘卷
  • 星座测试手指测邪恶指数 你哪种爱情英雄
  • 收藏俄发现万亿克拉钻石 故宫文物被建议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