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融资融券争议声大 试点引而不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 05:59  天府早报

  备受争议的融资融券业务,在高调宣布启动试点之后,由于市场影响,进展远较预期缓慢。

  融资融券推进缓慢

  据了解,10月8日,证监会召集11家券商在北京香山召开座谈会之后,原定于次周发布的融资融券试点通知,因为决策层尚未掌握此项业务会对市场产生何种影响而延迟发布。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决策层面传达出的信息是,不少声音认为,在全球市场均限制“卖空”行为之时,国内推出融资融券业务似有鼓励“卖空”的嫌疑,有违全球金融市场的主流操作,因此需要对此项业务仔细斟酌。

  据了解,如果融资融券试点通知暂不发出,原定于12月前推出首单业务的可能性因此大大降低。

  按照证监会推出融资融券业务的原计划,预定在10月8日香山会议的次周,发布融资融券试点通知,然后各家券商根据通知上报材料,交证监会审核,并于10月下旬与11月初进行两次联网测试。在材料审核与联网测试结束后,确定试点券商名单,最终在12月之前可推出首单融资融券业务。根据目前事态发展,显然上述计划的推进目前并不完全由证监会主导。

  不过,证监会在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仍在推进。11家入围竞争首批试点资格的券商,仍按照既定时间进行了联网技术测试。

  再次启动仍受争议

  目前,融资融券业务是国际上较为成熟的证券交易方式。这一业务虽然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但也因提供了“买空卖空”的交易机制,容易对市场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备受争议。2006年7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随后未能在融资融券业务上有所推进,与市场对该业务的争议不无关系。

  在今年市场大跌之后,各相关部委均推出了提振资本市场的方案,融资融券业务亦被证券监管机构提上日程。10月5日,证监会宣布,经国务院同意,将于近期正式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而此时正值全球金融市场受次贷危机扩大影响而剧烈波动之际,多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因剧烈下跌而宣布禁止“卖空”交易,有些市场甚至暂时停止交易。

  因此,融资融券的再次启动,引起不少争议。事实上,监管层的初衷亦非单纯地发展创新产品,而是希望能够起到增加流动性的作用。由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阶段仅限于券商自有资金和证券,券商自有资金量远大于自有证券量,因此融资量要远大于融券量,对整个市场会有正面影响。

    相关评论:推出融资融券目前是否时机正好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