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4日13:5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9月14日消息,近期,伴随着黑色系、有色等商品价格大涨,A股市场中的周期股也走出一波“结构性牛市”。市场“炒周期”热情高涨,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以“新周期”为代表的经济多头已大获全胜,并注定载入史册。但在另一边,刘煜辉、李迅雷等则纷纷提出反对性观点,展开了一场围绕经济新周期的辩论。

  时至今日,新周期的辩论仍未停止,论战双方火药味十足,都在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总体上,以任泽平为首的坚定新周期的一方口号最响亮,但声援者数量处在相对弱势地位。

  任泽平最新发声:

  任泽平:新周期就是战略看多经济和股市 结构性牛市

  对大类资产的观点也非常简单,战略性的看多今年的A股,走得好的话应该是一个结构性的牛市,配置的方向今年上半年是周期、低估值真成长和改革的相关主题,周期主要是推中游崛起

  新周期支持者:

  中金王汉锋:中国经济正迈向新周期的起点

  我们综合分析之后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与2003年有些类似,并再次重申尽管路径可能依然曲折,中国有望在2010-2015年长周期调整后正在迈向新周期的起点。

  李慧勇:中国经济处新周期前夜 供给侧改革或被复制

  在对确定性高度重视的市场环境中,投资需要牢牢把握三大确定性,即经济复苏、流动性收紧和改革红利落地。中国经济总体处于新周期的前夜,投资可关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传统行业价值回归,以及改革红利的落地。

  安信证券赵湘怀:中报表明金融新周期刚启动

  2017年以来,尤其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行业正在进入新的一轮发展周期,这一轮发展周期下,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新周期质疑者:

  邓海清:新周期到来论全面证伪 降准时间窗口到来

  8月经济数据大幅不及预期,经济动能高峰已过、经济高点已现,“新周期到来论”全面证伪。6月经济数据大幅超预期,使得市场对于经济“新周期归来”充满 期待,但是,7月工业增加值数据实际6.4%,远低于预期7.1%,而此次8月经济数据实际6%,再次远低于预期6.6%,且为2016年二季度以来的最 低值,经济数据的大幅回落反映出经济动能高峰已过,“新周期到来论”被全面证伪。

  李迅雷:不认可新周期 建议加大金融资产配置比例

  如果考察所有非金融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发现还是在持续下降。企业的经营效益有好转,但没有更多的扭转。如果再仔细研究一下刚刚公布完毕的2017年上市公司中报,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的ROE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问题。

  姜超:只有地产泡沫消灭以后才有新周期

  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我相信常识,只有地产泡沫消灭以后,大家不靠投机致富而是靠工作努力致富,才会有真正的新周期。

  李大霄:中国经济是L型走平阶段 新周期是L型而非V型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参认为,中国经济是L型,各项经济指标,已经走出低谷,说明中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目前是下行阶段走平的阶段,新周期是L型,而不是V型。

  刘煜辉:中国经济从来都没有新周期 只有债务杠杆

  刘煜辉认为是金融泡沫拉长(需求)地产投资周期,叠加用行政压缩上游供给,造成了当前经济复苏的假象;甚至还将如今的金融信用周期描述为“婆娑世界”。

  国金李立峰:没有新周期 只有忽悠的老故事

  市场聚焦的一个核心矛盾点,将会是“供给侧收缩、环保限产政策”与“金融监管、经济去杠杆、货币中性、高基数来临”之间的对抗。另外,《减持新规》出台一个半月后,“精准减持”与“违规减持”有所增加,A股二级市场有转向“净减持”倾向,挫伤市场情绪。我们对市场延续偏谨慎的投资建议。再度强调“没有新周期,只有(忽悠)老故事”。

  曹远征: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新周期 也不会掉头向下

  中国既没有出现新的周期,但也不会调头向下。理由是,一个周期是讲需求的扩张引起开工率的提高,甚至今天的扩张引起的一个经济的上涨。但就中国经济来说,其实看到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注意到中国经济过去增长的因素,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都在发生变化。

  白重恩: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形成 新周期未至

  中国投资结构需要改善,消费增长的持续有赖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进出口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形势,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形成,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新周期。

  马光远:你们都在说新周期 我听到的仍然是一首老歌

  如果中国经济真的有什么“新周期”的话,我们理解的“新周期”将完全不同于现在业界讨论的“反弹周期”。笔者认为,我们理解的“新周期”起码有三个内涵

  潘向东:发财致富看周期 但需避免产生新周期幻觉

  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发现这两大理论都已“过时”,因此,马克思的经济危机论述已慢慢被研究者所遗忘。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者对于经济出现产出的下降等现象,都会归结为政治、战争、农业歉收以及气候恶化等因素。

  招商徐寒飞:智慧和胆能带不来新周期 期望大失望大

  商品、周期股票猛烈上涨,市场产生了“新周期”预期。近一个月以来,黑色、有色工业品出现持续上涨,而且带动一批相应的周期股出现上涨,上证指数更是再次创出1年半以来的新高,市场“炒周期”热情高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和周期股上涨,真的能够预期所谓的“新周期”吗?

  官方表态:淡化“新周期”之争

  央行主管媒体:淡化新周期之争 重视“新支撑”培育

  “新周期”之争的要义并非口舌之痛快,而是实干,通过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加强开放促竞争,从而不断形成“新支撑”,并让其发展壮大。最终让“新周期”不仅是指标的回暖,更是技术、模式和“新支撑”的全面升级。

  人民日报转载有关新周期评论:特别不赞同炒概念

  最近,经济界人士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有不同分析,也有不同说法。这是正常的。不过,全面客观地分析判断,则不可就“事”论“势”。对于经济新周期的讨论,亦应适当划分一些界限。

  胜负未分

  今年5月份以来,沪指涨幅已达12.4%,接近3400点,创业板的区间最大涨幅更是达到了16.8%,市场上关于牛市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有部分人认为新周期理论已被验证。但目前的状况和2014年底相比仍有较多不同,市场上看空的言论同样不少,且时间跨度还远远不够验证“新周期”的成立,可以说这场多空论战仍未分出胜负。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