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0日15:21 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作者 赵康杰

  对于IPO的发行,散户是一个什么声音呢?对此,《红周刊》记者走访了京城的一些营业部与投资者和客户经理进行了交流,同时也与《红周刊》读者群里的投资者进行了互动。大家都在盼望一个牛市春天的来临。

  对待IPO发行态度各异

  6月8日下午,《红周刊》记者来在北京东直门的中信建投营业部。由于网上炒股已经普及,昔日的散户大厅空荡荡,只有柜台前有几名人员在办理着业务。而这些办业务的人员也就成了记者的采访对象。

  刚刚办完业务的股民张先生,听记者说明来意后,就和记者攀谈起来。据他介绍,已有15年“股龄”,这些年在股市起起落落也小有斩获,但他也承认,自己在股票市场就是个投机者。对于目前IPO的发行节奏,王先生直言:“新股还是少发点好,这也是我身边不少股友的看法。现在行情不佳,单靠存量资金支撑,发行新股过多增加筹码必然会造成市场下跌。牛市多发一点市场应该不会有剧烈反应。用一句话说就是少发新股利于市场‘休养生息’。”

  随后加入讨论的赵先生是刚入市不到两年的股市“小白”。趁着2015年的大牛市将尽时入的市。结果被毫无悬念地套在了山顶,等到狠下心“割肉”时又不幸割在了底部,而且到现在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入市。记者了解到,也许是入市时间尚短,赵先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基本处于跟消息凭感觉炒股。“上半年听消息进进出出几次,都没有收获。现在处于空仓状态,我的感觉就是年景不好,很难有收成。”对于新股,赵先生反倒觉得增加IPO发行是多增加好的标的,他本身对于新股加快或者放缓并不敏感。

  积极参与IPO打新

  提到IPO就不能不提打新和次新股。

  在记者采访的投资者和读者中,几乎所有人都在参与IPO的线上或者线下打新,虽然中签率很低,但并不影响大家打新的热情。

  在《红周刊》读者交流群里,股民文先生对记者说。自己一直参与线上打新,不过上半年一直没有中彩票的机会。“不过说来也挺好笑哈,上半年没中签没赚到钱。反而是为了打新配置市值的大蓝筹让我有了不错的收益,比如中国石化农业银行。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一直涨得不错。”文先生说,发新股倒也没啥,只要不是开盘就破发,打新就是无风险收益。”

  至于说如果新股暂停发行,自己会不会出掉手里为了打新而配置的市值,他表示,自己的理念就是不要轻易卖出一只处于上涨态势的股票,只要股票能赚钱,就会一直持有。与发不发新股没关系。

  此外,也有读者齐先生对《红周刊》记者表示,“现在次新股市场不好,追次新股的股民可能没那么多了。可去年6月份上市的那批次新股,现在很多股价都已经跌去了一半。比如去年6月份上市的九之洋,我还申购过这只股票,九之洋开板后价格最高上涨到每股将近200元,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追了进去,而现在却下跌到每股仅60多元,太惨了。”齐先生向记者坦言:“其实,我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赞同停发新股,他们都高位套牢了,所以希望可以通过停发新股让市场回暖,但我认为即使停发新股带来了短期利好,但说实话很多投资者也都套在高位,暂缓发行也难回到成本价了,即使回到成本价也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期待牛市春天早些来临

  在《红周刊》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不少投资者也谈及对退市制度的看法,齐先生认为,完善退市制度是保护投资者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只要对上市资格的把关再严格一些,规定必须上市公司的主营利润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保壳’,比如一汽轿车必须‘用卖车来说话’,武昌鱼必须‘用卖鱼来说话’,只有这样,才能阻止一批垃圾企业靠卖房、卖地和政府补贴强行留在资本市场上祸害人。”

  开源证券某营业部的一位客户经理对《红周刊》记者表示:“新股发行节奏的放缓在其客户群体中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反响。“因为本身新股的中签率就不高,所以我的客户大多是怀着买彩票的心态来申购新股”。而至于IPO暂缓对市场的影响,这位客户经理表示:“就像人生病吃药,按照以往经验,IPO放缓都出现在熊市过程中,熊市代表股市处于病期,IPO放缓算止疼药,但是实际的药劲一阵也就过了,等药劲过了,市场还是会再熊一段时间。为啥之前有人说IPO暂停是吸雅片。”

  而谈到目前市场行情对其收入的影响时,该客户经理便向记者倒起了苦水:“我们每个月都有业绩考核压力,但现在的行情下,自然增长的客户实在太有限了,每天零星的几个新客户,还都是主要靠我们客户经理给拉过来的,我们公司默认佣金是万分之二,到我们公司开户的客户大都也就是冲着佣金过来的,也不知道熊市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和所有接受采访的投资者一样,王经理期待牛市春天早点来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依然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