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7日12:03 证券市场红周刊

  原标题:融资加速、解禁压力暴增,A股市场正经历一场很难化解的危机

  《红周刊》作者 刘增禄

  2017年以来,A股局势动荡不安,截至5月25日收盘,A股市场3241家公司竟然有超过1600家公司股价低于2638点时。对于市场的不景气,有人认为是IPO重启以来发行节奏太快打垮了向好行情,也有人认为是过万亿解禁股的陆续解禁导致市场承接力不足,可无论是每月超过40余家新股上市,还是每月超过千亿市值解禁股的解禁,在目前疲弱的市场中,它们都可能是压垮A股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汹涌而至的融资潮和减持潮,投资者何去何从?

  融资规模急速放大

  在过去的2016年,相较行情的萎靡不振,A股资本市场融资成绩可谓斐然。数据统计显示,在市场整体下跌12.31%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以IPO、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可交换债等不同方式累计发生的融资总金额却高达2.11万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了31.21%,一举改写A股历年融资总额的新极值。这是A股历史中第3个融资规模超过万亿元的年份,前两个年份为2010年和2015年,年度融资总金额分别达到1.02万亿元和1.61万亿元。

  IPO加速供给对资金面造成了极大的抽血效应,2016年至今,市场地此充斥了太多的声音,可实际上,与再融资相比,IPO抽的那点血还真的算不了什么。以2016年的融资数据看,IPO的总融资额为1496.08亿元,而增发的总融资额却高达1.69万亿元,不考虑配股等融资额,仅增发的融资规模即约为IPO的11.3倍。

  谈到IPO,2016年的A股市场,无论是新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融资总规模,都算不上是历史中的极值。A股IPO发行的巅峰时代为2010年,当年共有348家公司挂牌A股市场,年融资额高达4885.14亿元,至今这两项记录均未被打破。就新股上市数量看,2016年排名第3,弱于2010年、2011年;从融资金额看,2016年排名第4,弱于2010年、2011年、2015年。尽管在市场中,IPO一度被视为抽取市场资金的“洪水猛兽”,但在A股融资历史记录中,2016年则远没有达到其历史巅峰水平。相较之下,2016年,最大的权益融资是增发融资,其实打实地成为了A股最强的“抽水机”,一年的融资额远远超过2012~2014年3年的增发融资总额,更是超过近10年新股上市融资额。

  对于增发融资,尽管不如IPO在二级市场直接融资那样备受关注且容易引起市场担忧,但这否定不了已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的“抽血机”本质。在2016年和2015年两年中,仅增发融资总额就高达2.92万亿元资金。其中,在2016年实施增发的797家公司中,募资金额最高的中油资本(借壳上市),增发69.85亿股股份募资690.11亿元,排在其后的顺丰控股(借壳上市)、长江电力,募资金额也分别高达425.04亿元和422.8亿元,仅仅这3家公司,募资金额就已经超过了当年227家IPO的募资总额。

  也就在天量融资的2015年和2016年,市场还经历了数轮千股跌停洗礼,数千家公司的股价一朝回到3998点。或许是投资者对天量再融资的非议之声越来越明显,今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了再融资新规,加强了对再融资公司的审核,表面上看,今年以来完成增发的规模相较往年略有下降。截至5月25日,A股市场年内已经完成增发的公司有230家,融资总金额6158.9亿元,相较2016年同期市场中249家公司实施增发融资6321.59亿元有所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市场中仍有百余家公司增发获批而未发行的事实。增发融资表面上虽然减缓,但实际上有部分公司转向了其他渠道募集资金,如可转债、优先股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市场中的可转债发行动作明显增多,相较2016年21家公司提出了可转债发行预案,实际完成12家计融资总额226.52亿元而言,2017年目前已有86家公司推出了可转债发行方案,而仅完成融资的3家公司的募集金额就已经超过了2016年全年,达310.57亿元。

  相较增发融资的相对减缓,IPO直接融资在年内时间尚未过半,登陆市场的公司数量就已高达209家、融资金额1074.3亿元,相当于2016年全年新股家数和融资总额的92.07%和71.82%。对于IPO融资,从目前发行节奏看,年内新股融资规模超过2016年大局已定,甚至不排除有超越2010年峰值的可能。

  定增、IPO解禁压力不容小觑

  尽管从2015年、2016年的数据看,新股直接融资规模相比增发融资而言轻若鸿毛,但就今年以来的解禁规模看,IPO解禁股解禁带来的压力却是不容忽视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A股市场的解禁总市值约为2.67万亿元,这包括了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首发机构配售股份和股权分置限售股份四大类。其中,定向增发年内的解禁市值约为1.43万亿元,IPO解禁市值约0.94万亿元,两者合计占年内总解禁市值的88.8%。

  4月份以来,A股市场出现持续下跌,5月11日时,上证指数最低还触及3016.53点,尽管其后有所反弹,但随着“一带一路”峰会的结束,A股重新陷入下跌通道,其中,中小创的表现相对更为疲软。盘面上,次新股近日的暴跌已经成为了市场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多只个股的跌幅高达30%以上。对于次新股的暴跌,市场普遍认为,暴跌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限售股解禁压力的增强。

  观察2017年各月的解禁规模,5月份实则为相对低点,解禁市值排在年内第8位,而6月份更是年中的绝对低点,月解禁市值约为1107.66亿元,相比2月份3214.33亿元的年内高点,占比仅为34.46%。不过,在下半年的市场中,12月和9月的解禁压力仍相对偏重,其中12月解禁市值预计为3106.82亿元,9月的解禁市值预计为3055.49亿元,和2月份的高点几乎差别不大。从解禁股类型看,在5~10月份,市场中主要以定增配售股为最大比重解禁力量,而11月和12月则以IPO的首发限售股为主,成为期间市场中最大的解禁力量。

  我们知道,2015年11月重启新股发行并在2016年加速上市带来“全民抽奖”的同时,也带来了万亿级别的限售股悬而未发,重要股东后续的减持冲动对市场而言是一轮巨大的潜在压力。事实上,这一天早已悄然到来。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后上市的次新股中,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公司出现重要股东减持行为。如作为2016年上市的首只股票,高科石化今年1月6日后部分股权进入解禁期,在限售股解禁一周后,公司股东朱炳祥、陈国荣、王招明、许志坚4人即联合发布减持计划公告,计划在6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784.35万股,拟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8.802%,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5元。而就在减持计划发布刚满一个月,高科石化持股5.94%的董事陈国荣就落实了减持行动,2月6日~9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减持了83.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4%。与陈国荣的操作类似,2月10~14日期间,另一名董事王招明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48.68万股,占总股本的0.55%,持股比例从5.546%下降至了4.9999%。高科石化开了头,2016年上市的第2家公司高澜股份也紧随其后,在2月3日部分股权刚刚解禁10天后,公司的财务总监即于2月13日减持了30万股。与之类似,海顺新材启迪设计天创时尚等多家2016上市且目前刚刚进入解禁期的公司,也均在今年上半年遭到重要股东快速减持。

  减持规模与解禁规模具有一定同步性

  虽然限售股解禁并不等同于立马减持,但从历史数据看,解禁规模往往与减持规模具有较高的同步性。以2016年数据为例,年内解禁规模最高的12月份,解禁市值3249.28亿元,而在当年减持规模最高的月份恰恰也为12月份,共有365家公司减持了435.29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市场已有551家公司发生了减持行为,累计减持规模781.59亿元。观察发现,小盘股或估值相对高企的公司更易被大股东减持。目前市场中3241家A股公司的平均流通市值约为122.36亿元,而观察今年以来被大股东减持的公司,其中有441家公司的流通市值不足市场平均水平,占比高达79.85%。在估值上,目前全部A股的动态估值为18.03倍,剔除被减持公司中业绩亏损的个股(市盈率不具参考性),余下505家公司中有475家公司估值高于市场平均,其中有252家公司估值高于50倍,108家公司估值在100倍以上,而山东金泰光正集团深中华A龙泉股份亿通科技5家公司的最新估值甚至已经超过1000倍。这种现象表明,小市值高估值的公司更容易被减持。

  从行业角度进一步观察,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除了综合外,其它行业不仅均在年内出现了减持行为,且有22个行业的减持总金额超过了10亿元。在这些行业中,以计算机行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规模最大,累计减持了83.87亿元,银行板块减持规模最小,累计只有3995.12万元。在行业基本面上,计算机行业的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整体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净利润出现了42.81%的同比下滑,这在一季度仅有的6个业绩下滑的行业中表现最为不佳的。相较计算机股业绩不好遭遇大股东减持,今年以来累计减持金额排在第2、3位的房地产、建筑材料两大行业,无论2016年还是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都实现了不俗的增长。然而这些基本面的利好却依然挡不住股东减持的欲望。

  从被减持个股基本面情况看,551家公司中,今年一季度也仅有15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占比27.4%。例如,年内被减持了8359.48万元的坚瑞沃能,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68130.26%,如果说坚瑞沃能的增长因素稳定性相对较弱,主要是受益于合并报表范围增加了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而同样被减持了3947.2万元的乾照光电业绩表现则十分优异,净利润高达7598.9%的增长。业绩增长的主因是2016年下半年市场需求增长、部分产品售价有所提高,公司主营业务迎来较好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看,业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公司是采取增持或减持,但市场环境的优劣和估值高低才是重要股东选择增减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电白马龙头成近期减持新主力

  白马股的水面近期很不平静,在近期减持大潮中,有多只家电白马股的重要股东们选择了部分套现,这其中的意味让人遐想。

  从市场表现看,家电白马股在近期调整行情中股价迭创新高,这让很多没持有这些公司的投资者“羡慕嫉妒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股价同时创出历史新高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然而,就在近日,这两家公司却被重要股东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待遇。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持续“买买买”的同时,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何享健家族却在悄悄减持。如果说董明珠和何享健增减持格力和美的只是个人行为的话,那么其他更多的家电白马股高层齐齐抛售现象就不得不引起市场的注意了。

  今年3月10日~13日,海信电器股东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减持587.6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5%,累计减持1.15亿元。5月10日、11日,苏泊尔董事苏显泽减持16.29万股,涉及金额768.55万元,12日高管徐波减持4万股,涉及金额196.68万元;15日董事苏显泽减持1万股,涉及金额48.80万元。5月12日,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何享健减持3232.84万股,占总股本0.5%,共11.21亿元。5月15日,老板电器高管11人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共计283.86万股,涉及金额1.08亿元;高管沈萍萍竞价交易减持5800股,涉及金额24.36万元;16日监事张松减持12.35万股,共减持475.23万元……家电白马股股东们的集体行动,虽然可以解释为个人有资金方面的需求,但不排除目前的位置减持对自己是最有利的选择。

  在A股市场上,虽然白马股的基本面一直很优秀,但在目前经济变化日新月异,且科技更新换代加速的时期,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明天会更好,因此不排除这些大股东们趁着当前市场认可、股价较高、奇货可居的时候进行部分减持,毕竟在股票没兑换成真金白银之前,自己账户里的永远只是数字。然而,让人思索的是,家电白马股“内部人”的集体减持行为会不会预示着家电行业景气度正面临拐点的选择呢?

  除了家电白马龙头股集体行动外,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市场中还有101家公司遭遇过重要股东的清仓式减持。如减持比重较高的山东钢铁,2月24日晚间公告,天弘基金管理的天弘平安长江1号资管计划于2月23日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出售公司共计4.21亿股,减持比例为公司总股本的4.99%。减持后,上述资管计划不再持有公司股票。立霸股份股东江苏锦诚投资有限公司于3月16日、3月23日,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计减持94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875%,减持计划实施后锦诚投资也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伴随这些公司重要股东的清仓式减持,其股价多数呈现阴跌走势。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公司股东持股解禁后的首要目的就是套现走人,毕竟通过减持可以获得数亿乃至数十亿的现金,这对于很多公司股东的诱惑力是非常惊人的。就单个公司减持看,其对市场影响不大,但如集体行动,则二级市场还能否有能力去承接如此大规模的减持呢?伴随着近两年巨额融资行为的发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重要股东持股开始步入解禁期,他们所存在的减持冲动,对于贫血的A股市场而言,实在是一场很难化解的危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高艳云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