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07:52 新浪综合

  来源 天风研究

  作者刘煜辉

  大家好,很高兴跟大家有交流的机会。我交卷的时间比翟总早几个小时,我是昨天早上坐飞机时开始想的,问空姐要了纸笔开始写,晚上简单做了PPT,可能比较粗犷,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觉得权益投资的机会正在显著大于风险,这个心结其实九月就萌生了。

  我们可以客观地讲,中国的刚性兑付的金融资产的黄金时间已经结束了,刚性兑付的高夏普率时间可能已经关闭,在抑制负债驱动资产扩张的监管环境下,负债端产品的收益率的下降速度有可能会慢慢地变快,从而使得金融资产的收益和负债端成本倒悬的裂口开始收敛,所以金融资产定价会逐步向基本面回归。其实今天我们面对的这个过程,美国当年实际上已经经历过,中国只不过晚到了一步而已。2008年之前的十年中,pimco的债券基金的夏普率长期高企,年化7-8%的收益率,08年当利率中枢大幅下降后,债券基金夏普率显著下降,逐步被股票产品的夏普率反超。

  如果往这个方向变化,意味着我们权益资产的机会成本在下降,大家知道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间,股票市场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刚性兑付的市场,什么风险什么预期都在这个市场中进行交换,而且它是提现机,一旦有风吹草动,资金就会退出转向能够提供高确定性收益的产品中,股票市场过去一直笼罩在一个非常高的机会成本的压迫之下。但这个状态正在慢慢地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可能不是一个短期的,而可能是一种长期的趋势。

  9月20几号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会,聊的问题主要是房地产,房子这个事情现在是把我们的汇率预期搞坏了,全球对人民币的信用和政府信用产生了怀疑,对中美货币同盟对维护全球汇率稳定的承诺开始怀疑,这是我们认识这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基本前提。房子影响到了汇率稳定的问题,在前面几次房地产调控中是没有出现过的,这是第一次。我觉得这一次调控跟之前不一样,这是最重要的变化。问我怎么办?我说首先第一点,美元和人民币处在一个货币同盟之中,这是两个超级国家之间敲定的利益关系,虽然我们从来没有对外说过,实际上市场是非常相信,中美处于一个货币同盟。现在的房子把汇率和资产价格之间关系搞得这么背离,边际上出现了恶化,你要从重新拉回来,风险不至于短期内爆掉,你的政策指向只能有一个方向,就是回头把楼市浇灭,到此为止,至少阶段性告一段落。对于中国的楼市调控短期内没有什么办法,土地财政向税收财政短期内转化不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政府的供给能力短期之内也提高不了,短期内能够做的事情,只能是老办法。每次套路都一样,就是通过大量的行政方式,直接下去,把这个市场的流动性一下子打掉,换个讲话,通过行政的手段,短期内制造一个很大的市场摩擦,交易从高频迅速地转向低频,一下子变成有价无量的市场,从而减少和抑制资金向房地产的流动。我们并不关心这样的房地产调控的时间或者是某种具体的调控方式,对于金融投资来讲,我们关心的是调控以后会给我们的金融货币条件带来什么变化。

  这样的调控以后,你发现中国的货币和信用的关系,会发生一次象限的旋转,大概率会转向一个“宽货币+紧信用”的组合状态,至少预期会往这个方向走。一旦转到这个方向以后,在座的各位、所有做交易的人,大家又重新回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环境,就知道怎么玩了,金融资产各个子类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在这个条件下一般是非常清晰的。

  虽然我们空间镜像和历史上同样的时期比有所差别,毕竟利率中枢不一样,风险偏好起点也不一样,再加上有一个国家队的调控,但是资产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会消失,或大或小,还是存在的。所以为什么国庆节期间20几个城市调控政策出来以后,一开盘,首先债市大涨,接着股市强势,大家回到熟悉的关系中。

  我这个心思就是9月份开始就萌生的,观点不是很成熟。至少未来半年或者更长一点,我们看三个季度,可能是权益投资机会显著大于风险的时间。 如果以资产排序,我的大体排序是权益排第一位,商品排第二位,债券排第三位。

  我们展开来讲一下。大家知道全球正在经历大的资产周期调整,但是不同经济体在资产周期中间所处的位置不太一样,英国和美国基本上待在谷底,所以西方世界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样从谷底爬出来,这是预测未来拐点的核心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处于山顶上的中国,中国还没有经历一次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我们实际上处于资产周期的顶端,中国接下来怎么样从这个顶端往下走,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这个下坡的过程是不是可以以没有危机的方式进行。这个恐怕是全球交易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拐点的判断。

  我们简单看,第一个长期停滞的陷阱的趋势非常强。

  大家看一下,5000年以来利率的低点,我不知道这个图的数据是怎么找到的,上千年的利率水平的变化,有点神奇,还没有来得及问宏观组,反正说明这个趋势很强。把时间缩短一点,我们讲实际利率为负,在现代经济历史上也不鲜见,比方一二战和上世纪70s,但这一波出现的时间绵延得非常长,迄今都没有看到要结束的明显的端倪。从上次80年代开始,实际利率不断往下走,这个趋势的因素是足够的强。我不讲原因,因为要讲原因展开可能要讲半天。人口,技术革命,收入分配的扭曲都要讲。

  我讲点个人的判断,我同意翟总的观点,就是改变的时间,从感觉上面来讲还没有到来。原来我们以为会来得快多一点,11月份或是一个改变的点,就是如果川普选上去的话,可能会换一批人,把伯南克、耶伦所代表的笃信自由金融市场理论的政策操作者换掉,这个拐点我觉得有可能形成,利率的拐点、价格的拐点有可能形成。全球经济有可能慢慢地被带出这样一个长期停滞的陷阱。

  现在川普大概率选不上,美国选总统不像英国的公投一样,美国选举的制度是选举人票制度,你如果在这个州赢了,就是这个州的选民都归你,这个制度的不确定性比英国公投的小。我看市场很多评论和“624”英国公投相比 ,可能又是一个“624”,我觉得不可能,这是不了解美国的选举制度。

  现在看来,川普即便全赢下7个摇摆州的选票,他只有268张选举门票,希拉里即便都丢了,也有272张票,美国总统选举的玩法是270张就赢,所以川普想要翻盘的概率非常小,基本盘都翻完了,更何况川普全赢得剩下7个摇摆州概率比较小。川普代表对于30年,40年所形成趋势的强烈不满的社会情绪。如果把川普是风口上的一只“猪”的话,这一回不知道是因为风太小,还是川普本身的问题,猪太肥,就是没有吹起来,所以改变的力量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从正常的规律上面来讲,我的感觉也很正常。全世界都一样,用现在网红的话讲,就是表绿茶都干不过绿茶表。川普的流氓都在一张嘴上,其实我个人还是蛮喜欢的,他甚至有点宅心仁厚,至少那些曾经跟他好过的女同志们都说他好话,出来支持他,能做到这一点的人还真不多。不容易呀,用今天高大上的话来讲这就叫有“人性”,只有有“人性”的人才能可能去调和人和资本之间的尖锐矛盾,才能去调和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的尖锐冲突,希拉里这样的人是调不了的。30年,40年所累积的利益结构是非常坚硬的。

  全世界过去20年有三个最坚硬泡沫:日债,美股,中国楼市。谁与它作对,都会被干掉。从现在来看,比预想的还要坚硬,改变的力量还没有到来。川普这次没选上对欧洲大选可能都有影响,想改朝换代也没那么容易。这个状态下我们再去认知当前的货币政策,有一点应该是可以体会到的,现在的货币当局是不太担心通货膨胀的。为什么?因为所有的政策工具全在底部,一个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和一个躺在地板上的利率水平,要是真有通胀冒头,真正起来了,一巴掌就可以拍回去,足够大的政策空间。但在7月24日G20的成都会议之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负利率区间是应该避免的。8月份以后全球央行在行动的逻辑上出现了罕见的一致性,首先是日本央行,接着是欧洲央行,然后是“中国妈妈”打击了债券的拥挤交易,接着是耶伦在Jackson hole的讲话。其实都透露了一点,就是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负利率的区间我们是不应该进去,那是一个风险发散、不可收敛的未知的领域,如果进去,产生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机构会变成德银。这点共识从现在来看是非常明确的。从8月份以后,全球的资产市场这一次配置的调整,我认为是对负利率预期的一次修复和修正。为什么黄金跌,因为黄金对应的是对世界末日的崇拜,6月份之前,黄金崇拜达到顶点,很多人说黄金要到3000、4000,那是对世界末日的崇拜。也就是说,很多人当时相信中央银行无法阻止整个商业金融系统的利率滑向未知的负利率区间,从此在这个极不稳定的区间待着,对应的是这样的预期。

  当这个预期消失的时候,黄金就会回归到它的本源,没有什么大行情。所以,在当前的货币政策下我的认知有两点:一是不害怕通货膨胀,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二负利率是应该去避免的。从这两点去认知。

  首先货币政策不会主动紧缩,但是各大央行开始在零利率附近考虑构筑技术性的防御工事,我们看得比较明显,刚才翟总也讲到日本央行的考虑,开始摆弄利率期限结构,10年期利率在要零利率水平之上,潜台词就是QQE实际执行的规模可能远远低于计划,为什么呢?日本去年QQE的执行,是把日本当年所有新发的国债全部买下来还不够,还要把原有持有者手中持有的国债都要收买回来,才能完成QQE的计划。所以买到了负利率之下。现在要保持十年期国债零利率附近,意味着市场上可能会变得无债可买。

  我想这样的东西还会不断出现,耶伦在Jackson hole的讲话说要关心如果我们不加息以后,未来可能对于美联储带来的货币政策的机会成本,这样一些技术性的操作,这些东西我觉得未来陆陆续续可能还会出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零利率的附近构筑一个技术性的防御工事。央行对现状的挣扎会成为资产市场的高频振荡。8月份以来的全球利率反弹,我个人认为虽然不可持续,但是这个过程有可能会绵延到美国的12月份加息的靴子落地,落地以后这个利率又会软下来。

  我们再看一下目前全球机构的资产配置,过去持续的对于负利率的预期打得非常足,所以你去看全球资产配置头寸,现在过去集中:利率+现金。简单来讲这个方向比较拥挤。这个情况下,我们可以想象到一点就是全球的风险资产很难出现持续大跌,或者叫系统性风险的畅快的释放过程出现的概率小。现在大家的思路就是“谁爆跌就买谁”。因为现在能够看到的利空,都不属于我前面讲的改变的力量,比如说美国的加息、油价的上涨等等,这些都不是改变过去,30年、40年的趋势的这种因素,这种趋势的改变只能靠换人,现在人换不下来,还是这些人,必然带来的是原有政策的持续,只可能在原有的政策上面修修补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交易者逐步习惯逆向思维,就是“谁暴跌,就干谁”。

  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改变趋势的力量,我们可能要面对一个更长的时期。不要轻言某类资产的顶,真正拐点的力量出现的时候,五大类资产:股,债,商品,汇率,不动产很可能是同时见顶的。

  我们回头再看中国的情况,最近五年看下来,之所以今天把自己搞得比较被动,比较局促,我觉得最大的失误是什么?2012年是一个重大的分水岭,因为我们启动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金融自由化的繁荣。国企不改革,财政不改革,经济当中到处都是软约束主体的条件下,金融自由化单边突进,释放的只能是“洪荒之力”。把传统金融体系约束信用扩张的栅栏推倒以后,整个商业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创造的无限性一下子释放出来。现在大家做资管,拿起电话谈生意,上百亿地谈很普遍,中国今天金融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现在已经高达10%,这是一个非常荒唐的数据,美国那么发达的金融体系,它的金融业的增长值占GDP的比例只有6.5%,中国居然干到了10%以上,这个变化是从2012年开始,2012年中国整个金融业占GDP的比例是百分之六点几,不到四年的时间,增长了四个点。所以某种程度讲,中国靠金融业繁荣托举着羸弱的经济增速。洪荒之力最终会导致冲击本国的货币的定价,转化为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洪荒之力释放出来,三四年后我们看到的一个结果,就是一个个能够提供收益的非实体领域陆陆续续都被玩坏。期限利差被抹平,信用利差被抹平,按这个趋势推演下去,未来的流动性溢价差也会抹平。有的资金不得不改变自己,向传统的流动性欠缺的资产发动进攻,我觉得这一天迟早要到来。

  现在金融资产市场的各类资产,如果你用教课书我们在学校里面训练的那一套去衡量的话,说实话,它的风险收益的性价比都很差。大家都被裹挟着,同时耗损的是产业资本的利润率,一天一天地被金融资本所挤出。这就是我们过去看到三到五年的状态。应该说这一套东西能不断往纵深发展,我们必须有一套制度基础才能维持,才能让他走这么长时间不调整。这个制度的基础是天朝特有的“制度管制”,我们不让钱出去,关门放水泡资产,我们可以用非常迅速的行政措施,不让这个钱到这个市场,不让这个钱进入那个市场,我们甚至对某一类资产具体的买卖行为都要做出具体的规定,正是有这样林林总总的各种制度管制,才造就今天整个金融资产越来越差的性价比,越管制越资产荒,越荒越不进实体,大水漫灌债券市场和楼市,疯狂消灭一切收益率差。现在还没有停止,还在向纵深发展,他造就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当境外内的利差被压缩以后,资产gap裂口发散,资本外流。资产荒转化为货币贬值预期。

  对于今天来讲大家心里面都是很清楚的,最敏感就是时间,汇率(货币购买力)和资产背离可以维持多长时间,能否找到一个可控的收敛的轨迹,没有人能做到,大家都被裹挟潜行,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理性的,因为大家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利益的。有谁能在今天主动牺牲掉眼前的收益率,去为未来的不确定时间拐点去预备足够的流动性,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我觉得凤毛麟角,因为他将面临巨大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的耗损,也许这个危机拐点在两年以后发生,但这个领导可能一年以后就下课了。危机真正到来时,其实99%的人最后都逃不出来。

  大家都是裹挟往前走,统计学上有个贝叶斯概率。我认为我们现在就运行在“贝叶斯”世界里,用白话说就是边走边看,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儿,大家你推着我、我拥着你,往前走。从金融投资的角度,大家关心的也就是半年最多三个季度的事情,后面的事情也看不了多少。

  总而言之,对中国中长期的约束绕不过去的槛,就是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图)今年全球15个最大的经济体,除了中国外,今年中长期利率都是显著下降的,在6月份的时候,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比年初时还是上升的,现在下跌了13个bp,但是还是远远落后于其他经济体的降幅,在这个状态下面,应该来讲,如果没有汇率的问题的话,资金应该是回中国套利,你都是负利率、零利率,我这边的主权债还有2.8、3.0左右。而且现在只要资金回到中国,无论是购买权益,还是购买债券,人民银行简化一切的程序,欢迎你钱回来,但是钱就是不回来,就不结汇。每年产生的几千亿的货物贸易盈余就是不能转化为实际的外汇收入。私人部门还是在“资产美元化,负债人民币化”。

  这个状态最近有了些变化,开始从交易的角度产生一些乐观的变化。我们最近看到,看到这个图,8月底以后,由于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去杠杆打击中国债券市场的拥挤交易,利率出现了反弹,但这个时间持续的时间不到两周,之后又重新走上一个强的下行通道。谁在买?因为这段时间妈妈是比较紧的,妈妈一直在抬14天、28天的利率,大家都感觉到这个市场钱紧。但利率的预期比预想的要强,而且TF都创了新高。谁在买?主权基金逐步在购买中国国债,特别是最近几天。6月份那么大的利差的时候,那时候主权基金不进场,没有人买。现在开始买,什么原因?我觉得这个东西得好好思考一下。我个人感觉中美之间的货币同盟经过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开始集中调控以后,对这个同盟的怀疑正在下降,信心慢慢在恢复。

  第二个原因可能也是川普上不来,全球改变的力量没有到火候,国内把楼市浇灭以后,受到质疑的中美货币同盟的压力就迅速降下来,我们可以这样想,从主权基金的角度来讲,至少他们认为,人民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太离谱。我最近看到德银的一个报告,说人民币兑美元明年要贬17%,我觉得不靠谱。他们大概都不太清楚人民币的汇率的决定过程。经过去年那两次不打招呼的汇率闯关以后,大家都在猜中美之间背后可能形成了一个默契,尽管谁都不可能真知道,但市场非常相信。2月份的G20央行行长会议后,你看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远期价格非常“平静”,基差一点都不跳,跟去年811和今年1月4号时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不慌。你可以看到今年以来人民币非常明确地呈现出一个很清晰的双“锚”的体制,一个是美元,一个是一篮子货币,这两个“锚”谁弱,人民币和谁挂钩在一起。1-5月份的时候,美元弱,人民币和美元挂在一起,篮子货币指数贬值7%,6月份以后,美元逐步地走强,人民币和美元脱钩,但这个脱钩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美元兑非美元货币不能出现竞争性贬值,也就是说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指数你不能贬,只能横爬。这次到了人民币兑美元到了6.75,但人民币的一篮子货币指数稳定,甚至还往上翘,这个模式可能是美国人能接受的,中美所谓货币同盟的共识其实对应的是人民币的双“锚”制。

  一是川普上不来,二是国内把楼市按住,不让楼市往悬崖边走,对人民币信用的怀疑又会慢慢稳定下,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人民币出不了花,所以敢买中国的主权债券。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对于股票来讲,意味着我们心头最重的那根刺暂时可以缓一缓,以后会不会出来,我们不知道,未来半年倾向于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再回过头来看权益市场, 我个人认为一些技术性的条件都慢慢在准备。

  第一个是企业盈利趋于稳定,特别是传统周期类行业的企业盈利,包括我在内可能也低估了中国特色的所谓计划经济模式去产能,以及给市场所带来的影响。因为我们都是受西方经济学的训练,对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有天然抵触的情绪,这个可以理解,领导也是知道,这个话到中国你仔细推敲,做大做强的背后,实际上意味着过剩产能领域的企业数量显著地减少,用行政的方式,比如说武钢和宝钢合并在一起,如果这个行业集中度很低的话,产能肯定是去不了的,涨价过程当中,谁愿意把自己工厂关门,让别人赚钱呢。如果变激烈竞争为寡头垄断,托拉斯的方式,搞计划经济,调控价格,让整个行业慢慢恢复到它的盈亏平衡点之上。当然我们不认为这个方式是好的,但是可以说是理性的,因为这些资产让市场化方式去产能的话,银行无法承担的,整个商业金融系统压力非常够呛。现在这样弄,至少为接下来的财务的外科手术和其他处理方式争取了一些时间和空间。让时间去消化这样沉重的债务包袱,我觉得这个过程可能是这个市场低估的。

  第二个,现在是债券性价比比较差的时间。我们看到期限利差没有了,信用利差也没有了,收益率在产品端和资产端之间形成很明显的倒悬的裂口还没有收敛,怎么玩?金融监管的穹顶压下来,想赚钱变得越来越辛苦。

  第三个因素是流动性。虽然我们的货币政策边际上面不会更加轻松,但是也不会太紧。有一点是确定的,不管是否更宽松,这个市场都不缺钱。我们只要看“金融市场门口堆放的柴火”,有一个指标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就是银行对于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负债。这是随时可能转变为金融资产的钱,现实的钱。这个东西一直在高位,现在是16.4万亿,我觉得还会上升,所以市场是不缺钱的。

  第四个因素我觉得最重要,今年金融投资市场最重大的变化就是,传统负债型的机构是不得不向固定收益以外的金融资产发动攻击。简单来讲,我们权益市场未来可能面临的是一个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玩的人不一样。说不定我们经历了这么一个低利率的长时间之后,回头再看中国的股票市场,散户化的结构可能消失了,变成一个机构化的市场,这个转变就是在这样的通道中完成的,我觉得可能正在进行时。

  在今天的中国金融市场中,有确定性的资产,但是远远不能提供足额的收益率去cover交易结构的成本。我们也可以找到高收益的资产,但又没有直观的确定性,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负债型机构)来讲够不着。 第二,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失配的状态(利差损),特别在保险业非常严重,其实在银行资管领域,大家也面临这个头痛的问题。大家做的资产池子压箱底的那些存货随着到期越来越少,资产的久期远远短于负债的久期。保险来讲,2016年到2018年上半年有4万亿的协议存款。要回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压力。钱回来以后发现没有资产怎么办,11年做的5.5%的协议存款,现在回来,3%以上的资产都是很难找到,怎么办,到哪里去找资产,负债还在5%以上。保险业协会有一个研究,目前寿险行业15年以上的资产负债缺口超过5.4万亿,这是最大的缺口。 今年保险业最头痛的,远远不是安邦、宝能、生命人寿这些弯道超车的人,最头痛的是利差损。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找不到资产?怎么办?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的话,那就让世界改变你的内心。大家都被裹挟着怎么改变?

  改变的方式,无非就是这么几个:

  1. 海外配置,所以港股还有空间;

  2. 提升风险的偏好,改变对风险的感觉,改变对风险的认知,改变经营管理风险的方式和方法;

  3. 拉长资产的久期,去弥合负债的久期,减少利差损;

  4. 牺牲流动性,就是经常讲的银行未来的资管还是保险,共同的方向都指向另类投资,现在搞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方兴未艾。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讲,必然指向一个方向,就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目前中国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特别是产业资本对于金融资本,现在非常的不理解,心存敌意。比方说今年以来愈演愈烈的保险并购举牌,我个人觉得本质上还是一种财务行为,通过某种形式的集中持股,达到一定比例,能够举牌,然后就可以去和产业资本去谈,能够谋求一个虚拟的董事职位,一旦能够成为重要的少数股东,会计核算方法就可以从成本法转向权益法,用ROE来核算这一笔投资的收益,才能解决今天大部分机构所面临的非常头痛的困扰。毕竟ROE能够超过机构负债端成本的,在中国选择的范围还很宽广的,所以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讲,空间非常大,未来的指向非常明确,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这是解决问题的不可避免的方向。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作有多种形式,如与上市公司合作设立并购基金开展产业整合,以股权、债权、夹层等形式为企业并购重组、经营发展提供资金,以股权基金、PPP、资产证券化等形式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经营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在二级市场寻找具有优秀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

  我在飞机上就想到这么多,也不是很严谨,但是我想到的就是这些。

  如果要转变为盘面的变化,为什么卖方偏向谨慎?跟我们卖方的习惯有关系,我刚刚讲的这些可能卖方也看到了,大家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压力,没有办法说出来,或者需要得到一些更多的信息去证实这些技术条件的成立,这些条件就是“政治信号”。有这三个东西,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第一个,反腐是不是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最近中央台在黄金时间播出的《永远在路上》 ,按照我们行政的习惯,拍这么一个片子其实也可以理解就是对前一段工作的一种总结。过去运动式的结束以后,“永远在路上“就是已经进入一个制度反腐的阶段,当然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第二个,国企的“做大做强”,就是为了“去产能”。这个不讲了。

  第三个,对民资“原罪”的赦免。

  最近有两个代表性的人放出来了。一个是牟其中,这个是当年这个私人企业家精神的代表性人物,另一个是浙江广厦的楼忠福,有人就会想,他都能出来,那还有什么事不能放下的呢。

  当然敏感的政治窗口,卡位没有完成,大家很当心。但我想事物都有两面性,可能也是个好事,工斗工斗,惊起一滩鸥鹭。真有的话,反而可能为交易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进场的时间。这些东西都不能改变市场内生的一些东西。

  我的看法大体上是这些。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债务违约下的万亿投资机会

随着债转股和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深入推进,以及A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ST公司破产重组,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资产投资市常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市场上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以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普通投资者无需大规模购进美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规模卖出人民币、购进美元的投资行为已不可取,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对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换汇操作。

万达携巨资入侵好莱坞?

万达携巨资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享受产业落差红利的机会还有多少?

标普敲响中国信贷恶化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