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6日11:11 综合

  国泰君安策略周报:大宽松周期结束了吗

  货币大宽松周期是否已经结束?由于4月M2、社融等金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市场对货币政策边际趋紧的担忧明显增加,但我们并不这么认为。第一、4月社融和新增信贷有季节性和地方债务置换扰动,以及信用违约增多抑制债券发行、银行贷款审核趋严等原因。第二、从货币政策的目标看,虽然基于稳增长层面很难再支持大规模的刺激,但从防风险角度,供给侧改革推进以及对潜在金融风险的防范,均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来配合,政策转向短期很难出现。同时,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谈到:货币政策的基调仍然是“稳健”……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也说明货币政策尚未出现明显转向。短期的适调微调更多是为平衡稳增长与改革需要,无需过度担忧。

  供给侧改革与稳增长是否无法并行?本周经济、信贷数据好坏不一,叠加权威人士表态,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使得已经脆弱的市场预期再次蒙上阴影。我们认为第一,对于经济而言,当前复苏惯性仍在,4月经济数据虽多数不及预期,但地产和基建依旧表现亮眼;同时基建投资也维持平稳增长,在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诉求下基建投资仍有望持续。第二,稳增长与供给侧改革并非两个对立面,当下的稳增长更多是为未来的改革提供稳定的环境和充足时间。我们更应该看到改革之后传统龙头在优胜劣汰中实现重生的可能,短痛之后的重生对市场同样具备价值。中长期视角看,供给侧改革有望推动更长、更稳定的盈利周期。

  政策博弈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本周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了较大扰动。虽然政策变化对部分转型和题材股形成了较大压力,但也看到,监管趋严将从中长期角度更有利于市场监管和保护投资者权益,引导A股市场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监管政策的边际转向也推动股票市场建立新的风险定价体系。我们注意到自3月12日记者会以来,关于注册制、战略新兴板暂缓,5月9日以来,据财新网报道,监管层考虑收紧中概股回归A股,到限制四大行业跨界并购,再到研究改进退市机制,都显示监管政策边际转变。这意味着接下来一个阶段市场和上市公司都有必要更加重视内生业绩增长。

  业绩为王时代来临。随着监管政策边际转变,部分转型和壳资源短期风险偏好继续承压,下一阶段配置方向仍继续向业绩稳定型品种和高股息、低估值价值蓝筹集中。主要受益标的:1)业绩确定增长、景气回升的食品饮料(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家电(苏泊尔/新宝股份)、航空(南方航空)等。2)高分红、低估值的蓝筹,银行、电力(黔源电力)等。主题投资推荐东北振兴主题(智云股份),移动支付主题(飞天诚信),无人驾驶主题(亚太股份/巨星科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йҪصĵ

ΪйҪصĵǡ֤Ͷгȶ͡žΣṹھЭƽͬʱҲòĿѡأȡᡣ

ά

ǰAɸĸҪìʲô

йתȱֱʵֲ֧ǵǰAɸĸҪìܣӿȷעƸĸ·ͼʱڸĸսϣҪַʱгԹĸ֧֣עҪĻʩ裬ҲDZСͶߴʩǰᡣ

DzǺͶѡ

ڰôڼѾأҵʲծҵʵʩϸŴծİҵٸIJѹҵΣֱ٣ͥĿǰծˣƽÿͥҪÿµ20%룬Գÿծ

˭вԪĩտ񻶵ĵ

вԪܹĩտ񻶣гͶĽʵƶȽϴ©¡AɵгǷͶġͶʡĻˣвԪûݡĩ֡ûгɡɡǵıһĻҲͲΪˡ

0